分享

刘魁立,汉族,1934年9月4日生,民间文艺理论家。河北静海(今属天津)人

 xianfengdui111 2023-02-16 发布于河北

刘魁立

【简介】   【文选】

  刘魁立,男,1934年9月4日生于河北省,汉族。我国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哲学博士(俄罗斯);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新疆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民间文学论坛》杂志主编;全国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1986-1995),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AFNS)会长,世界民俗学者组织(FF)全权通讯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俄罗斯科学院民间文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顾问。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民俗学及民间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欧洲民俗学。

一、 个人简历:

  1950-1953 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学习。
  1953-1955 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任外语语法教员。
  1955-1961 在莫斯科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学习,后转入研究生院专攻民俗学;
       1961年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1997年获俄罗斯哲学博士学位。

  1961-1979 在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
  1979-1985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5-1994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任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1990-2001 《民族文学研究》杂志主编。
  1999-2000 在日本国斯拉夫研究中心,任客座教授。


二、 主要学术活动

  刘魁立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国民间文艺学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学科建设。他早年在俄罗斯留学研究期间,曾多次深入原苏联各地区进行民间文学考察,他搜集的故事曾在俄罗斯民间文学作品集中出版。六十年代以及八十年代至今,在中国各地多次深入农村及边远地区进行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的考察活动。1956年及1960年曾经结合我国民间文学状况,发表《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和《再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两篇长篇论文,全面阐述田野工作忠实记录的原则,引起民间文学工作者的一场大讨论,对民间文学的搜集和研究产生了有益的影响。1979年协助贾芝等民间文学工作者前辈,参与恢复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工作及筹备全国文代会的工作。随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书记处书记职务。并参与筹划中国民间文学(民间故事、民歌、民间谚语)三套集成大规模搜集和编辑工作,同时担任艺术科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副主编。1982年受命协助钟敬文等民俗学前辈筹备成立中国民俗学会。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任首届秘书长,继而被选为副理事长、理事长(1999年至今)。1985年以来,担任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从书》主编(现已出版蒙古族、藏族、纳西族、傣族、彝族、仡佬族、赫哲族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30余卷)、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民族文学分支副主编;曾主编《中国民间文化丛书》(包括《中国神话》、《中国民歌》、《中国民间信仰》、《中国民间工艺》、《中国民间年画》、《中国民间音乐》、《中国民间舞蹈》、《中国民间传说》等14种,第一、二版,1990,1995,浙江教育出版社)、主编《原始文化名著译丛》(包括《原始文化》、《人类学》、《金枝精要》、《比较神话学》、《月亮神话》、《面具的奥秘》、《图腾崇拜》、《金叶》、《西方神话学论文集》等十余种,1989—2001,上海文艺出版社)。

  长期以来,刘魁立先生积极参与和推进中外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学术交流,在国际学界深有影响。1994年与日本著名学者稻田浩二教授、韩国著名学者崔仁鹤教授共同筹划,成立了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并被选为学会副会长,同时担任中国分部负责人,2000年被选为会长。1995年始,多次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访问学者、外国留学生讲授《欧洲民俗学史》课程。八十年代以来,多次参加在芬兰、南斯拉夫、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在中国台北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学术论文,并多次在芬兰、南斯拉夫、俄罗斯、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的有关刊物上发表论文。

  刘魁立教授的主要著述有《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获全国文联“山花奖”理论著作特别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合著3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俄罗斯民间文学专辑》,《苏联文学》1984年);《欧洲民间文学研究中的神话学派》(《民间文艺集刊》第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世界各国民间故事情节类型索引述评》(《民间文学论坛》创刊号1982年);《欧洲民间文学研究中的流传学派》(《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3期);《重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文学评论》1984:6);《〈金枝〉论评》(《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3期,此文曾获民间文学银河奖);《历史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类型学研究》(《民间文化讲演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 等,并出版多种译著。

  近年来,刘魁立先生主要致力于民间故事学和民间叙事传统的理论研究,著述颇丰,在学界引起极大反响。主要代表作有:《中国蛇郎故事类型研究》(在日本大阪“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上的学术报告,以中、日、韩三种文字发表,1997年10月);《论中国螺女型故事的历史发展进程》(以中、日、韩三种文字发表);《论19世纪下半期俄国北方民间文学讲述人和演唱人》(以俄文撰写, 《斯拉夫学刊》2000年)。 《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故事类型形态结构分析》(《民族艺术》 2001:1);《〈民间叙事的生命树〉及有关学术通信》(《民俗研究》2001年:2)等,其中他从方法论意义上提出的“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活鱼儿是要在水中看的”等学术理念,不仅创立了故事研究的文本解析模型,同时建构了民间叙事传统研究的动态观照方式。


  三、主要科研成果:

  1. 《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获全国文联“山花奖”理论著作特别奖(一等奖);
  2. 《俄罗农奴制改革时期的民间故事》,俄文,1961年,莫斯科;
  3.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合著1—3卷,198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4. 《神话新论》主编之一,198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5. 《俄罗斯民间文学专辑》,1984年,北京,《苏联文学》;
  6. 《神话及神话学》,《民间文学论坛》,1982年;
  7. 《欧洲民间文学研究中的神话学派》,《民间文艺集刊》第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8. 《世界各国民间故事情节类型索引述评》,《民间文学论坛》创刊号,1982年;
  9. 《欧洲民间文学研究中的流传学派》,《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3期;
  10. 《重要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文学评论》1984年第6期。并收入张岱年主编《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第5卷,大象出版社,1999年;
  11. 《文学和民间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2期;
  12. 《和平与劳动的颂歌》,在中国文艺界纪念芬兰史诗《卡勒瓦拉》出版150周年报告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此报告获得芬兰国家颁发的奖章和证书。中文稿发表于《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2期;
  13. 《〈金枝〉论评》,《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3期,此文曾获民间文学银河奖;
  14. 《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叙事文学》、《阿尔泰语语系民族叙事文学与萨满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年;
  15. 《民族文化发展谫论》,在民族文化国际研讨会上的报告,以中、英文发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
  16. 《〈福乐智慧〉的象征体系》,在《福乐智慧》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西城研究》1994年第1期;
  17. 《论民间文化的比较研究》,在1996年“东亚民俗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一集,民族出版社,1997年;
  18.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1982年在日本民间文学学术会议上所作专题报告,以日文发表,载日本《中国民话之会会刊》,1984年;
  19. 《赫哲族史诗〈伊玛堪〉》,1990年在苏联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国际学术会议上的专题报告,以俄文发表;
  20. 《中国多民族民间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在莫斯科第一届“传统文化与生存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以俄文发表,载《文化传统与生存环境》一书,莫斯科,1993年;
  21. 《额尔古纳河畔中国俄罗斯族》,在俄国赤塔国际学术会议上的专题报告,以俄文撰写,并录有摄像专题资料,载《西伯利亚和美洲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继承性和生存环境》一书,赤塔,1995年;并作为重点文章(除刊发正文外,还利用封二整版介绍该文)在俄罗斯民俗学权威杂志《古俗今存》发表,莫斯科,2001年第2期;同时被译成日文,发表于日本《民众》杂志,第42期,东京,2001年3月。
  22. 《论中国文献载录的和口头流传的笑话》,在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上的报告。以中、日、韩三种文字发表,载《韩、中、日比较说话学术大会。笑话的类型与特征》一书,汉城,1996年;
  23. 《中国蛇郎故事类型研究》,在日本大阪“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上的学术报告。以中、日、韩三种文字发表。1997年10月;
  24. 《历史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类型学研究》,在中国首届民间文化高级研讨班上的学术报告,载《民间文化讲演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
  25. 《论中国螺女型故事的历史发展进程》,以中、日、韩三种文字发表;
  26. 《韩、中、日说话比较研究》一书,1999年,汉城;
  27. 《论19世纪下半期俄国北方民间文学讲述人和演唱人》,以俄文撰写,
  28. 《斯拉夫学刊》,札幌,2000年。
  29. 《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故事类型形态结构分析》,《民族艺术》 2001年第1期;
  30. 《〈民间叙事的生命树〉及有关学术通信》,《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

  四、主要译著:

  1. 《科拉·迪·里恩齐》,恩格斯青年时代所著诗剧,译自德文,初载《新发现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后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 《序幕》,长篇小说,车尔尼雪夫斯基著,译自俄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3. 《母权制》,译自拉法格《原始文化论文集》,载《民间文艺集刊》第六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4. 《列宁年谱》第一卷、第二卷,译自俄文,三联书店,1984年;
  5. 《故事形态学》,弗·普洛普著,译自俄文,即将出版。
  6. 《世界文学史》,八卷集,俄罗斯科学院著,中译本主编,已列为出版局 “十五规划”重点图书,将于2004年出版。

刘魁立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所属类别 :

政治人物

刘魁立,汉族,1934年9月4日生,民间文艺理论家。河北静海(今属天津)人。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61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副博士学位。历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著有《民间文学的搜集工作》、《俄国农奴制时期民间文学的幻想与现实问题》、《民俗学:概念、范围、方法》,译有《列宁年谱》等。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刘魁立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1934年9月4日

  • 毕业院校

    哈尔滨外国语学院、莫斯科大学

 
  • 职业

    社会科学家

  • 主要成就

    发表《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

  • 出生地

    河北静海

  • 代表作品

    《民间文学的搜集工作》

目录

1简介

2学术活动

3学术言论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刘魁立,汉族,1934年9月4日生,民间文艺理论家。河北静海(今属天津)人。

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61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副博士学位。历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著有《民间文学的搜集工作》、《俄国农奴制时期民间文学的幻想与现实问题》、《民俗学:概念、范围、方法》,译有《列宁年谱》等。

折叠学术经历

1950--1953 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学习。

1953--1955 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任外语语法教员。

1955--1961 在莫斯科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学习,后转入研究生院,专攻民俗学,1961年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1997年获俄罗斯哲学博士学位。

1961--1979 在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

1979--1985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5--1994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任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1990--2001 《民族文学研究》杂志主编。

1999--2000 在日本国斯拉夫研究中心,任客座教授。

折叠学术职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新疆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民间文学论坛》杂志主编;全国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1986--1995)等职。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AFNS)会长,世界民俗学者组织(FFN)全权通讯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俄罗斯科学院民间文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顾问。

折叠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中国民俗学及民间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欧洲民俗学的研究。

折叠编辑本段学术活动

刘魁立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国民间文艺学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学科建设。他早年在俄罗斯留学研究期间,曾多次深入原苏联各地区进行民间文学考察,他搜集的故事曾在俄罗斯民间文学作品集中出版。

六十年代以及八十年代至今,在中国各地多次深入农村及边远地区进行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的考察活动。1956年及1960年曾经结合我国民间文学状况,发表《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和《再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两篇长篇论文,全面阐述田野工作忠实记录的原则,引起民间文学工作者的一场大讨论,对民间文学的搜集和研究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1979年协助贾芝等民间文学工作者前辈,参与恢复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工作及筹备全国文代会的工作。随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书记处书记职务。并参与筹划中国民间文学(民间故事、民歌、民间谚语)三套集成大规模搜集和编辑工作,同时担任艺术科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副主编。

1982年受命协助钟敬文等民俗学前辈筹备成立中国民俗学会。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任首届秘书长,继而被选为副理事长、理事长(1999年至今)。

1985年以来,担任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主编(现已出版蒙古族、藏族、纳西族、傣族、彝族、仡佬族、赫哲族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30余卷)、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民族文学分支副主编;曾主编《中国民间文化丛书》(包括《中国神话》、《中国民歌》、《中国民间信仰》、《中国民间工艺》、《中国民间年画》、《中国民间音乐》、《中国民间舞蹈》、《中国民间传说》等14种,第一、二版,1990,1995,浙江教育出版社)、主编《原始文化名著译丛》(包括《原始文化》、《人类学》、《金枝精要》、《比较神话学》、《月亮神话》、《面具的奥秘》、《图腾崇拜》、《金叶》、《西方神话学论文集》等十余种,1989-2001,上海文艺出版社)。

长期以来,刘魁立先生积极参与和推进中外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学术交流,在国际学界深有影响。1994年与日本著名学者稻田浩二教授、韩国著名学者崔仁鹤教授共同筹划,成立了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并被选为学会副会长,同时担任中国分部负责人,2000年被选为会长。

1995年始,多次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访问学者、外国留学生讲授《欧洲民俗学史》课程。八十年代以来,多次参加在芬兰、南斯拉夫、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在中国台北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学术论文,并多次在芬兰、南斯拉夫、俄罗斯、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的有关刊物上发表论文。

折叠主要著作

近年来,刘魁立先生主要致力于民间故事学和民间叙事传统的理论研究,著述颇丰,在学界引起极大反响。

《中国蛇郎故事类型研究》(在日本大阪"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上的学术报告,以中、日、韩三种文字发表,1997年10月);

《论中国螺女型故事的历史发展进程》(以中、日、韩三种文字发表);

《论19世纪下半期俄国北方民间文学讲述人和演唱人》(以俄文撰写, 《斯拉夫学刊》2000年);

《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故事类型形态结构分析》(《民族艺术》 2001:1);

《〈民间叙事的生命树〉及有关学术通信》(《民俗研究》2001年:2)等,其中他从方法论意义上提出的"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活鱼儿是要在水中看的"等学术理念,不仅创立了故事研究的文本解析模型,同时建构了民间叙事传统研究的动态观照方式。

1. 《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获全国文联"山花奖"理论著作特别奖(一等奖);

2. 《俄罗农奴制改革时期的民间故事》,俄文,1961年,莫斯科;

3.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合著1-3卷,198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4. 《神话新论》主编之一,198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5. 《俄罗斯民间文学专辑》,1984年,北京,《苏联文学》;

6. 《神话及神话学》,《民间文学论坛》,1982年;

7. 《欧洲民间文学研究中的神话学派》,《民间文艺集刊》第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8. 《世界各国民间故事情节类型索引述评》,《民间文学论坛》创刊号,1982年;

9. 《欧洲民间文学研究中的流传学派》,《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3期;

10. 《重要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文学评论》1984年第6期。并收入张岱年主编《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第5卷,大象出版社,1999年;

11. 《文学和民间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2期;

12. 《和平与劳动的颂歌》,在中国文艺界纪念芬兰史诗《卡勒瓦拉》出版150周年报告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此报告获得芬兰国家颁发的奖章和证书。中文稿发表于《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2期;

13. 《〈金枝〉论评》,《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3期,此文曾获民间文学银河奖;

14. 《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叙事文学》、《阿尔泰语语系民族叙事文学与萨满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年;

15. 《民族文化发展谫论》,在民族文化国际研讨会上的报告,以中、英文发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

16. 《〈福乐智慧〉的象征体系》,在《福乐智慧》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西城研究》1994年第1期;

17. 《论民间文化的比较研究》,在1996年"东亚民俗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一集,民族出版社,1997年;

18.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1982年在日本民间文学学术会议上所作专题报告,以日文发表,载日本《中国民话之会会刊》,1984年;

19. 《赫哲族史诗〈伊玛堪〉》,1990年在苏联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国际学术会议上的专题报告,以俄文发表;

20. 《中国多民族民间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在莫斯科第一届"传统文化与生存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以俄文发表,载《文化传统与生存环境》一书,莫斯科,1993年;

21. 《额尔古纳河畔中国俄罗斯族》,在俄国赤塔国际学术会议上的专题报告,以俄文撰写,并录有摄像专题资料,载《西伯利亚和美洲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继承性和生存环境》一书,赤塔,1995年;并作为重点文章(除刊发正文外,还利用封二整版介绍该文)在俄罗斯民俗学权威杂志《古俗今存》发表,莫斯科,2001年第2期;同时被译成日文,发表于日本《民众》杂志,第42期,东京,2001年3月。

22. 《论中国文献载录的和口头流传的笑话》,在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上的报告。以中、日、韩三种文字发表,载《韩、中、日比较说话学术大会。笑话的类型与特征》一书,汉城,1996年;

23. 《中国蛇郎故事类型研究》,在日本大阪"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上的学术报告。以中、日、韩三种文字发表。1997年10月;

24. 《历史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类型学研究》,在中国首届民间文化高级研讨班上的学术报告,载《民间文化讲演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

25. 《论中国螺女型故事的历史发展进程》,以中、日、韩三种文字发表;

26. 《韩、中、日说话比较研究》一书,1999年,汉城;

27. 《论19世纪下半期俄国北方民间文学讲述人和演唱人》,以俄文撰写,

28. 《斯拉夫学刊》,札幌,2000年。

29. 《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故事类型形态结构分析》,《民族艺术》 2001年第1期;

30. 《〈民间叙事的生命树〉及有关学术通信》,《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

折叠主要译著

1. 《科拉·迪·里恩齐》,恩格斯青年时代所著诗剧,译自德文,初载《新发现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后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 《序幕》,长篇小说,车尔尼雪夫斯基著,译自俄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3. 《母权制》,译自拉法格《原始文化论文集》,载《民间文艺集刊》第六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4. 《列宁年谱》第一卷、第二卷,译自俄文,三联书店,1984年;

5. 《故事形态学》,弗·普洛普著,译自俄文,即将出版;

6. 《世界文学史》,八卷集,俄罗斯科学院著,中译本主编,已列为出版局 "十五规划"重点图书,将于2004年出版。

折叠编辑本段学术言论

折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之前,身为博导的刘魁立一直在象牙塔里做学问。如今,刘魁立终于可以学以致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学术支持。在他看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看重的是它们所体现的民间文化内涵,因为这些内核的东西损失起来是很快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对于这些文化内涵的理解也随之不同,因此它们就显得更加珍贵。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就在于这些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

我们的要求是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民族价值、具有完整的保护规划,更重要的是看是否濒临灭绝。我看了浙江开出的这份初拟名单,这些项目都很有代表性,但是否濒危我就不太了解了。里面好多项目不仅仅是浙江自己的,更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影响深远。比如龙井茶叶生产技艺,我不知道在现有的茶叶制作过程中还保留了多少,但它显然是杭州人智慧的结晶,对于茶文化功不可没。它的相关文化内涵应该得到非常好的保护"。刘魁立介绍,从目前全国各地反馈的信息来看,浙江在保护工程上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进行得非常好,在对老艺人的寻访组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折叠谈民族节日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个民族友好相处,彼此尊重,我觉得在大多数民众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的许多少数民族的群体,我们这些手足兄弟,同样的应该过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比如说许多民族过自己的三月三,这些在地方法规里面已经有了相应的规定,我觉得这些民族传统节日,同样的应该受到尊重,也应该有相应的庆祝的时间,这一点我相信在许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有相应的规定,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们少数民族兄弟同胞在这一方面的权利。

民俗是一个传统,在整个社会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会有非常重要的一些传统,但有些传统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其中包括比如人为的原因、自然的原因,它会被我们遗忘。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它也会召唤人们回忆起这种传统给我们的益处,使我们能够重新恢复这些传统,让这些传统在我们建设新生活的道路上机会发挥它可以发挥的作用。正像传统节日这样,被遗忘了,或者是被冷落了一百年之后,现在我们的党和国家又特别的关注我们人民群众的这种节日体系,使它能够在我们整个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我想这样一件事情说明,只要对我们有益处的,对未来建设有帮助的这些传统,一定会得到我们尊重的。我想民族文化的复兴也许可以指日可待。

折叠所获奖项

刘魁立教授获第二届钟敬文民俗学奖,作为受奖人,刘魁立教授在会上发表了自己数十年来从事民俗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真切感想,最后他说:"让我们挖掘我们心中的'神性',让我们以钟老的精神为榜样,为中国民俗学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

刘魁立 (1934~)
  河北静海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研究生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历任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民族文学研究》主编,研究员、教授、哲学博士。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民俗学论集》,主编《原始文化名著译丛》、《中国民间文化》丛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神话新论》(合编)、《维吾尔木卡姆研究》(合编),译著长篇小说《序幕》、《列宁年谱》(一、二卷)等。
民俗大家刘魁立:听风 采风 追风
2016-06-19

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他最早将欧洲民间文学理论引入中国,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故事学理论,在其大力倡导下,中国民俗研究开启了共时研究的学术新景象;他提出的共享性原则及整体性保护原则,已成为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在他担任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期间,他带领民俗学者推动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的融合。

时光倒回一个甲子,莫斯科郊外的村庄迎来一支民间文学考察队。巨大的风磨下,荧荧如豆的灯光里,人们围坐在民俗歌手旁,听他们用歌声诉说生活。队里的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我们就像那风磨,收集着风,让它发挥功效。

那一晚,刘魁立和民间文化一生结缘。

追随风的脚步、聆听风的语言、传递风的力量,六十年来,他从未停歇。

“老百姓的习俗和文化就像风,来无影去无踪,但人人都可以感受风的喜悦。”老人拢一拢松软飘逸的白发,抿嘴一笑,“于我而言,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和吸纳是一种幸运,这是历史对我的眷爱。”

民俗,描述浓浓的乡愁

“当你进入民间文化这一领域后,就像有一把绳牵着你不由自主地往前走,让你有一大堆的问题想一探究竟。”

在俄罗斯选择研究生专业时,其他中国留学生往往选择研究普希金、高尔基、果戈理,刘魁立说了句“他们研究精英,我研究世俗”,毅然选择了民间文学。

1961年,学成归来在黑龙江大学任教的刘魁立,为考察全省范围内民间文学的蕴藏和流传情况,组织了多次采风。

宁古塔的朝鲜族老奶奶说,有一个勤劳朴实的人,做善事后仙人赠给他一件神奇的衣服,穿上它可以隐身、可以飞翔。地主老财知道以后,把衣服强抢了过去,要了起飞的口令。但在离地的那一刻,地主忘了问降落的口令,从此,贪婪的地主变成了一只乌鸦。

“多有意思!”扛着两个铁疙瘩的刘魁立听呆了。那是一台十几公斤重、有30年工龄的钢丝录音机和一个更沉的稳压器。他用长木杆抬着两个“宝贝”,一村一村地走访记录。回到祖国的他,用惊异和兴奋形容当时的感受。

“远离祖国的人,他对祖国的观念,除了包含父母、人民、土地、教育之外,还包括对风俗习惯、吉庆活动、故事、儿歌等等的眷恋。这一切融汇在一起,才构成一种乡恋的深厚情感。作为认识人类社会的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民俗学包含着民族的自我意识和民族情感,也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实际内容。”刘魁立豁然开朗:民俗,原来是一种乡愁。

他深知,只有更深切地理解这种乡愁,才能探寻它能为人们的心灵带来什么。选择了体验式调查的刘魁立,几十年如一日地下乡调研考察。

他去福建看醉龙。壮小伙子们扛着木龙舞蹈,有人负责在人们舞蹈的过程中,拿坛子往每个人的嘴里倒酒。龙舞不歇,舞者纷纷仰头喝酒,酒水哗哗淌了满嘴满脸。

刘魁立问一个汗流浃背的舞者:你累不累?对方回答:一点不累。

“那一刻,他和他所在的群体、环境以及他心目中的世界,美好而又和谐。”刘魁立说,自己能体会这样的美好,每一次美好的感受都使他终生不忘。

他去象山参加开渔前的祭船头仪式。香案上摆满鱼、肉、水果,唱戏之前先拜妈祖。已不出海的老把式先拜,再是出海的青壮年拜,最后轮到家属拜。

轮到家属的时候,所有守候在旁的妇女争先恐后涌上前去、呼啦一片跪下,祈祷丈夫与儿子平安归来。那一瞬,刘魁立的眼泪湿透手绢。

追风路上,把美好的感受和美丽的乡愁转化为动能,民间文化就能成为人们前进的动力。《刘魁立民俗学论集》、《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在他的努力下相继问世。

“成名于翻译引进理论、擅长故事学、率先在国内使用共时研究法,引领风气之先的刘魁立是中国民俗学界当之无愧的学术领袖。”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施爱东这样评价。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心疼刘魁立,“那么大年纪,还不遗余力地奔波各地做调研。”

他说,自己曾问过刘魁立:累么?“一点都不累。”刘魁立给出了和舞者一样的答案。

非遗,朝着心灵的走向

“非遗就像我们小时候喝的母乳,不管后来怎么成长,都依赖于这个底子。”

10年前,吴元新在一次工艺展上初识刘魁立。当时,包括他在内的不少传承人都在思考要不要改行。

展会上,一位长者来到展位,逐一和每个人交流。

“他希望我们坚持下去,他让我相信,国家对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越来越重视。”吴元新说。临走时老人建议,在传承的同时也要开发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类。

这位老人就是刘魁立。

“很多踟蹰前行的传承人从他的鞭策和鼓励中获得了温暖和勇气,这是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巨大动力。”吴元新说。

刘魁立却说,不计其数的传承人,也是他的力量之源。

湘西凤凰,做纸糊狮头和龙头的聂胡子已经好几年招不到徒弟了,他自己上山选竹子,在家剖成竹篾;自己上山采草,削皮做成纸捻。“总不能在我的手上把湘西的纸活做坏了。”聂胡子告诉刘魁立。

“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纯洁而善良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情趣和志向会特别受到熏陶。你会见贤思齐,希望自己也拥有同样美好的心灵,这便是一种民族精神。”刘魁立说,这些传承人的名字烙印在传统之中,他们信奉的精神将带给人支持和激励的力量,他也因此找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遗是什么?

“非遗保护,是一种文化自觉。”刘魁立顿了顿,又笑着补充一句,“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说,非遗就像我们小时候喝的母乳,不管后来怎么成长,都依赖于这个底子。”

口头传统、各种表演、各式工艺、人们关于自然与宇宙的实践……弥漫的、共享的非物质文化,存在于人的头脑中、记忆里、情感上,它关乎我们心灵的走向,推进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正是广大民众参与创造并在生活中不断演绎的非物质文化,让人们增进历史感、激发创造力。

刘魁立找到吴元新,邀请他和女儿在自己主编的《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编写《蓝印花布》这一卷。

“手工艺人极少研究理论,刘老师希望我们通过资料的整理、理论的提升,实现更好的传承;他也知道,年轻人通过研究才能喜欢,只有喜欢才能传承,这是为年轻一代铺路啊。”吴元新说。

在刘魁立的影响下,吴元新开始了立体式传承保护的进程:开设家族式染坊、开办蓝印花布博物馆、收集整理实物遗存、在高校开设课程。

“我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女儿毕业回到南通老家成了我的接班人。”吴元新说,刘魁立对非遗的理念和观念已在交流中平等、平静地传递给两代人。

“刘老师首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原则与整体性保护原则,为非遗的继承和保护提供了杰出的理论支持。”施爱东说。

4个月前,刘魁立80岁生日那天,收到一封来自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的贺信。信上说:我们为您及您在民俗学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的研究、在组织贵国的民俗学运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工作的成就感到骄傲。

节庆,那密叶中的疏花

“如果生活是一棵常青树,那么,淡雅而辛劳的平日就是繁密的树叶,逢年过节便是树上美丽的花。”

“元旦是不是新年?”刘魁立露出了孩子般狡黠的笑容,“100多年前我们就管1月1日叫元旦,但你看,那天商人照样出摊卖货,他们没把元旦当回事;可是,大年初一你再出门看看,大家都收摊回家了。”

他记得幼年时,农历七月七,庭院中放碗水,水面上放根针,女孩子会对着水面祈祷找个好丈夫。他最爱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皎洁的月光下,喝上一杯桂花酒。

一生从事民间文化研究的刘魁立,一直在寻找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口。他给出的答案是:传统节日。

大雁南飞、燕子归来、布谷鸟叫、杨柳发芽、桃李开花,我们祖先对时间制度的总结诞生了24节气。春节、端午、清明、中秋,人们借由节日展示自己的服饰、美食、工艺、才艺和情感,民间的生活形态都在传统节日里体现。

“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时间系统和文化观念,它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刘魁立说,所有的民族传统节日都是以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假如既有传统、又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传统节日没有在法定假日体系中得以体现,是个巨大的缺憾。

“推动民族传统节日和国家法定假日的融合,有助于恢复民族文化的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激发民间创造力。”他说。

从2005年开始,他担任会长的中国民俗学会,连续三年以“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为议题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多国民俗学家讨论各国传统节日与现代国家公共假日的关系,用意明确:推动传统节日和法定假日的融合,将民族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体系。

在确定国家时间制度的时候,假如没有把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其中会怎样?

刘魁立分析说,一方面,民众历史传统的文化情怀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抒发;另一方面,可以在多方面发挥重大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资源被白白地浪费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化传承、情感认同、民族认同。

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文化部委托,刘魁立率领中国民俗学会完成了“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他亲自执笔主体论证报告,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流变和文化内涵进行阐解,对节假日体系改革问题提出建议。

努力有了结果。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公布:除春节长假之外,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假日,各放假一天。

“这是群体的力量与历史的必然,我们只是在必然中起了偶然的作用。”刘魁立平静地说,又添上一句,“消息传来时,内心感受真是分外强烈。”

下一步,老骥伏枥的他还想呼吁把长假放在传统节日里,让假日的平常变成节日的不平常。“如果生活是一棵常青树,那么,淡雅而辛劳的平日就是繁密的树叶,逢年过节便是树上美丽的花。”在《密叶疏花说春节》里,刘魁立这样写。文章的开头引用了一首北京民谣:新年来到,糖瓜祭灶;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子要戴新呢帽,老婆子要吃大花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