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他酣畅笔墨下,大海也可以意味深长

 教授的拐杖 2023-02-16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风雨过后,海波如碧,鸥搏长风如叶卷,浪击岩石似雪涌。点点白帆,经过风雨的洗礼,带着未知的期许,载着闯海的人们,驶向天际。

文章图片2

一幅《风舟图》让沉默的大海饱含情绪,激荡的浪花,潮湿的海风,仿佛触手可感,闭目可嗅。被媒体誉为“中国画海第一人”“中国海洋绘画重要奠基人”的李海涛的酣畅笔墨下,大海也可以意味深长。

文章图片3

李海涛:1932年生于青岛,满族。北京画院教授。195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河南艺术学院,以擅画海形成个人风格,成为当代中国权威海洋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获中国优秀民族艺术家称号、中国老教授协会文艺委员会会员、山东潍坊美术专修学院名誉教授、新加坡新神州艺术学院高级荣誉顾问。2019年2月15日,李海涛病逝,享年88岁。

获奖作品:

1951年《炊事员彭才》获华东文艺检阅三等奖。

1961年《师与徒》获郑州市优秀作品奖。

1980年《晨光曲》获北京市年度优秀作品奖。

1984年《森林》获全国环保美展一等奖。

1989年《金光闪烁的海洋》选入23届蒙特卡罗国际大展。

1994《春曲》获马尼拉国际邀请展金奖;《雾海茫茫》获新铸杯美展特邀荣誉金奖;《雾航》获首届全国民族百花展荣誉金奖。

1995年《苍龙月夜入海图》获全国少数民族美展优秀作品奖。

1996年《春潮颂》获海峡两岸书画名家联展一等奖。

1997年《三羊开泰图》获纪念周恩来100周年全国美展一等奖。

1998年获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金星奖”;《舟过浪无痕》获BESEPO国际美术节汉城展“国美会奖”;《醉涛迎舟》获第6届日中水墨画交流展银奖。

文章图片4

李海涛与“海”有着不解之缘。他出生于黄海之畔的青岛,自幼就对海洋有着天然的亲近。他与新中国第一位海军司令员肖劲光的女儿肖凯结为伉俪,夫妻二人最理解肖劲光“爱海、护海”的坚定信念。

文章图片5

中国画中鲜有以海洋为创作对象,而李海涛用双脚丈量中国的海岸线,并探索用中国画的方式,将海洋雄浑妩媚、波澜壮阔的画面艺术化地呈现,对推动中国海洋绘画具有开拓性的重要贡献。

文章图片6

1991年,李海涛先生在现在的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中国国画绘画历史上第一次海洋绘画专题个人展览,这是根据媒体有据可查相关“海洋绘画”的最早报道。画展同时展出李海涛先生创作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幅表现中国海疆全貌巨作《海疆万里图》,该长卷是李海涛先生从1985年至1990年,行走了祖国31000多公里海疆,以五年时间创作完成的巨作,创造了中国当代美术史单幅作品创作周期最长、深入生活时间最长、行程最长的三项纪录。

文章图片7

一幅画,是我们通向“过去与未来”的钥匙,透过李海涛笔下波澜壮阔的大海,我们仿佛能看到百年前在硝烟中沉没的“定远舰”,看到身着白色制服的海军官兵抛向大海的海祭花瓣,看到在“福建舰”下水后,福州市民在沈葆桢和萨镇冰墓前,献上的“福建舰”照片……

文章图片8

2006年,在李海涛、肖凯夫妇倡导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以推动中国海洋绘画为目的创作研究机构“中国海洋画研究院”。研究院画家来自海内外,均是华人的以海洋水墨绘画作为主要研究创作对象的专业画家。2016年在祖国宝岛台湾又成立“中国海洋画研究院分院”。

文章图片9

李海涛从艺七十余年来,画过山水、人物、羊、和大海,都取得了很高成就,是中国海洋绘画的重要奠基人,对推动中国海洋绘画具有开拓性的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画海第一人”。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文章图片32
文章图片33
文章图片34
文章图片35
文章图片36
文章图片37
文章图片38
文章图片39
文章图片40
文章图片41
文章图片42
文章图片43
文章图片44
文章图片45
文章图片46
文章图片47
文章图片48
文章图片49
文章图片50
文章图片51
文章图片52
文章图片53
文章图片54
文章图片55
文章图片56
文章图片57
文章图片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