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倭名将戚继光:只因投靠一文臣,遭万历皇帝弃用

 茂林之家 2023-02-16 发布于湖南

明朝中后期,倭寇在沿海地区横行,进行劫掠和走私勾当,是朝廷最为头疼的边患。

面对凶残的倭寇,明朝军队常常“溃不成军”。

然而,戚继光却能接连取胜,打得倭寇不敢来犯。按理说,这样的人才,皇帝应该重用才是。

可是戚继光却在万历十三年被罢官,从此被皇帝弃用。

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1

英雄人物,也得低头行贿

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是朝廷命官,但由于明朝官员工资低,他又是个清官,所以戚继光的生活非常清贫。

从小戚继光就对军事很感兴趣,父亲发现了这一点后,非常高兴,不仅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还悉心教导儿子文化知识。

故而,戚继光不光是名将,还在书法和文学方面造诣颇深。

戚景通对戚继光要求非常严格,既日常教导他清正廉洁,又要求他懂得忠孝大义。

17岁,戚继光因袭父职而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在看见山东沿海的倭寇所犯下的种种恶行后,戚继光痛恨不已,挥笔而就:“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理想是美好的,但是戚继光很快便遭遇到挫折。

文章图片2

在担任蓟昌保定练兵事务时,戚继光负责保卫首都北大门,由此可见,朝廷对他还算蛮器重的。

然而,当戚继光将自己想要训练十万士兵、需要征集粮草和制造武器等一些规划上交给朝廷时,他的请求却被朝廷大臣强烈反对。

这些大臣以朝廷国力空虚等借口,指责他的要求太过分了,最终只拨给了戚继光三万士兵。

其实,朝廷是不信任戚继光,害怕他用这十万士兵做些不臣之事。

戚继光遭到了这个挫折,只是稍稍打击了自信心,想要努力练兵。

可是随之,他的职位也被人调换,原本可以节制蓟州、昌平和保定三处总兵及以下。

却被任命为蓟镇总兵,变为了昌平总兵、保定总兵同一级别的了。

文章图片3

看着自己的权力缩小,戚继光心里难免抑郁和愤慨,发现相对于边疆的外贼,朝廷那些掣肘自己的大臣才更能给自己添堵。

从这时候起,戚继光便改变了心态,认为在腐败的朝廷中,若是坚决不同流合污,便会遭遇打压,也难以施展才智。

因此,戚继光开始积极处理和文臣的关系,想要为自己找个靠山,也曾有过“贿赂”之举。

戚继光眼光独到,选择了张居正作为自己抱大腿的对象。

当时张居正只是翰林院的一名普通大臣,并没有成为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

可能是由于张居正是戚继光这种官职低微的将军,少数能够巴结得上的人物,也可能是戚继光目光如炬,在看到了张居正的政治见解后,认为其日后必能有所发展,所以选择了张居正。

面对戚继光的讨好和送礼,张居正也做出了回应,在1553年推荐戚继光担任署都指挥佥事,去抗击山东的倭寇。

文章图片4

张居正之所以能接受戚继光的巴结,一方面是看出了戚继光的能力,想要依靠戚继光发展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是与戚继光感同身受。

毕竟张居正同样出生于寒门,是从小便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却屡经坎坷和磨难。

辽王朱宪㸅不学无术,为人傲慢,因为嫡母老拿同龄人张居正打击自己,便趁着给张居正中举庆贺时,将张居正的祖父给用酒灌死了。

而张居正能够成才,一路上也遇到过不少贵人,比如说顾璘和徐阶。

因而张居正懂得贵人的重要性,愿意给戚继光这个受到文臣打压的武将一个机会。

文章图片5

抗倭名将,成于张居正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随着张居正的一步步升职,戚继光在军中也越来越说得上话。

在万历登基时,张居正已经成为了内阁首辅,对于戚继光在军事、边防的众多举措建议,都予以支持。

那么,戚继光到底取得过哪些成绩呢?

其一,抗击倭寇。戚继光带领着自己创立的戚家军,在东南沿海一带横扫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嘉靖、隆庆、万历年间,保卫边境和平,总计杀掉的敌人不下十万。

其二,创制武器。原本明军的武器装备比较残破,戚继光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在改造旧式武器的同时,又注重引进新式武器。

比方说火器快枪,口径大小没有统一的规格,便导致炸损等情况时常发生。

戚继光经过研究,给快枪制定了统一的标准,从长度、重量到口径和内膛,都严格把控。

对于制造好的快枪装药和使用标准,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这使得炸膛等事故鲜少发生。

文章图片6

从葡萄牙引进的火炮佛郎机,明军也由于制炮工艺不规范、标准不统一,而出现了发射无力或致炮体损伤的事故,戚继光通过调节口径、规范工匠,解决了这一问题。

戚继光根据蒙古骑兵的特点,改良了弓箭、镋钯等武器,让它们成功克制敌人。

另外,戚继光还发明了“自犯钢轮火”,它通常与石炮连用,将这种东西布置于城墙之下或者敌人兵力集结的地方,等蒙古骑兵误踩,便会被炸伤。

戚继光曾经靠着这种“地雷阵”,击溃了蒙古骑兵,而被加封为太子太保。

其三,军事著作。靠着练兵和打仗总结的经验,戚继光又写了两部在军事上地位较高的兵书,也就是《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张居正对于戚继光非常支持,钱粮、武器、兵力这些打仗的必备资源,只要戚继光提到,张居正便努力在皇帝面前为其争取。

戚继光在军事上的改革,也是张居正大力支持的成果。

文章图片7

明朝边境有御史巡逻的习惯,为了“堵”住御史的嘴,边境将领不得不讨好巴结,反而让守将分心,难以训兵。

当戚继光向朝廷提及这一弊端时,张居正便通过种种手段将御史这些巡逻机构都给撤了。

若是朝中有官员企图为难或者是构陷戚继光,都会被张居正调离或者罢黜,让戚继光在军事上不至于束手束脚,能够发挥所长。

戚继光也很识时务,不光日常孝敬礼品,还在张居正回乡为父亲奔丧时,派上一队士兵护其安全。

为了防止自己在回乡期间有人对戚继光不利,张居正还特意让梁梦龙担任戚继光的直接上司,梁梦龙是张居正的门生,自然不会为难戚继光。

由此可见,戚继光和张居正互相帮衬,发展事业,可谓是黄金搭档

文章图片8

皇帝弃用,败也张居正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万历皇帝也开始清算张居正的“朋党”。

在张居正病逝四日后,御史就弹劾他以前所举荐的潘晟,万历将潘晟罢官,给了朝中文武大臣张居正“失宠”的信号。

大刀阔斧改革了十年的张居正,虽然为国家每年能赚几百万两白银,让国家粮食十年无忧,修筑长城,知人善任,保护了边界安宁,却也得罪了很多人。

张居正本身并不清廉,大权在握,家中藏匿千万两白银,所以万历要翻旧账是很容易的。

万历皇帝不光是抄了张居正的家,还剥夺了张居正生前家族获得的玺书、诰命等荣誉,将张居正所犯下的罪过一一列举了出来,家属要么饿死要么被流放。

要不是朝中舆论过大,万历还想把张居正开棺鞭尸。

万历为什么这么恨张居正呢?

文章图片9

一方面是因为在万历小的时候,张居正教育得过于严厉了。

另一方面,是因为张居正专权独断,当万历皇帝长大后也不愿意放权,在朝堂上说一不二,万历为了不让其他臣子学习张居正,便极力败坏张居正的形象。

以戚继光和张居正的关系,肯定是要被归结于朋党一类的。

但是戚继光立下了很多战功,杀了他是难以服众的,况且戚继光又没做过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

因此,在张鼎思进言戚继光不适合再在北方任职时,万历皇帝下令将其调往了广东。

三年后,在朝臣第二次弹劾下,戚继光被皇上罢免了所有职务。

戚继光郁闷的回到了家乡,此时的他已经57岁了。

文章图片10

在他59岁时,朝中御史傅光宅曾经向皇帝举荐过戚继光,却被皇帝怒骂了一顿,罚俸两月,这意味着,皇帝永远不可能再启用戚继光了。

戚继光的妻子王氏乃是将门虎女,父亲曾是戚继光的顶头上司,自己武艺高超,平日里也非常彪悍,戚继光非常害怕自己的妻子。

虽然如此,王氏的有勇有谋,也对戚继光的抗倭事业给予了很大程度的帮助与支持,平日对戚继光也还算不错。

可是,戚继光却因为王氏没有给自己生下儿子,觉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对不住祖宗,便在外面纳了3个妾,偷偷的养着。

文章图片11

这些妾室共生了5个儿子,王氏发现后,愤怒不已,拿着刀大吵了一顿,最终在戚继光苦苦哀求中,王氏选择过继小妾的儿子和戚继光继续过下去。

在王氏的儿子夭折,而戚继光又失去了官职后,她毅然选择离家出走,还带走了所有的财产。

被抛弃的戚继光晚景凄惨,无钱看病,在六十岁时病逝。

抗击倭寇和蒙古部落各十几年的民族英雄,就这样陨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