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 | 你知道宜兴的“五朵金花”吗?

 ThinkfunQd 2023-02-16 发布于山东

宜兴古称阳羡,位于江苏省南部、太湖西畔,有着7300多年的制陶史,2200多年的建县史,是一座因陶而兴、因陶而名的城市,是享誉中外的“中国陶都” 陶文化已成为宜兴最鲜明的城市特质、最独特的文化元素。除了紫砂之外,宜兴还有精陶均陶美彩陶青瓷 ,它们并称为宜兴的“五朵金花”

紫砂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这句古语所言的便是盛名在外的宜兴紫砂。爱茶的人无不以紫砂壶为最佳茶器,而紫砂壶中又以宜兴出品为上品。紫砂的制作工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化遗产,至今仍为广大陶艺爱好者所青睐。紫砂含铁量高、可塑性好,色泽古朴雅致,不仅可用于制壶,亦在盆瓶雕塑、文房雅玩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图片

名称:玉璧壶(老段泥) 作者:国家工艺美术师蔡一强  

青岛信号山紫砂博物馆监制出品

图片

砚台(清代) 青岛信号山紫砂博物馆藏品

精陶

20世纪60年代,宜兴出现了一种陶瓷新品,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兼具陶和瓷的特点,其白洁无暇、晶莹夺目的外观酷似细瓷,但又不是瓷,而它所具备的一些性能,又有别于陶器。它,就是精陶。精陶制品呈色稳定、和谐悦目,造型简洁凝练,胎质素朴厚重,同时具有较好的耐冷热激变性能和较高的抗冲击强度,以其生产的餐具、咖啡具、茶具等一度畅销国内外市场。

图片

精陶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青岛信号山紫砂博物馆藏品

图片

徐安碧精陶作品 《书画通景瓶》

均陶

 宜兴均陶,即均釉陶器,又称“宜均',自宋代起,就以独具特色的制作工艺、端庄典雅的造型和富有特色的釉色著称于世。史有记载的名窑有明嘉靖、万历年间欧子明的'欧窑',和清乾隆、嘉庆年间葛明祥、葛源祥的“葛窑”。均陶之美,首在釉色,有蓝均、红均、铜均、白均等数十种,宜兴均陶完全是宜兴本土制器, 拇指堆花技艺更是独具一格。均陶的制作工艺也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以蓝均最为珍贵,素有“灰中见蓝晕,艳若蝴蝶花”的美誉。

图片

珍品均釉缸(清·嘉庆) 作者:葛明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