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 | 李伯杰 姜丽:“中世纪”:黑暗时代还是光明的前奏?

 月亮是什么 2023-02-16 发布于浙江
图片

欧洲历史上,5至15世纪这一千多年被称为“中世纪”(Mittelalter)。所谓“中世纪”,顾名思义,就是既非开始,亦非结束,而是夹在两个时代当中的一个中间部分。“中世纪”这个名称乃是中世纪末文艺复兴的发明。1200年,西妥教团僧侣约阿希姆·封·费奥尔(Joachim von Fiore)从基督教教义出发进行思考,对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时代作了划分。他说,当时的人们是生活在“media aetas”,即“中间的时代”,也就是说,生活在上帝形成肉身与上帝重返人间进行末日审判这两个时代之间。不过,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中世纪概念,则是基于15、16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思考。他们也同样对时代作了三段论的划分,但是他们摒弃了宗教的思维方式,把自己同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视为一体。他们认为,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光辉灿烂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难以逾越的辉煌时代,而他们自己在精神上则是古典文化的后裔;他们继承了古典文化的精髓,正在创造一个同样辉煌的时代,一个新的时代,即德语中的“Neuzeit”,显示出充分的自信。至于从古典时代结束到他们的时代之间的时代,是历史的低潮、人类文明的沉沦,因而只是一个过渡阶段。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一脉相传,是继续对中世纪的批判。也正是从18世纪起,“中世纪”的概念在西方学术界得到确认并沿用下来。

如上所述,自文艺复兴以来,中世纪就一直受批判,被认为是一个“黑暗时代”(finsteres Zeitalter)。但是自18世纪末的浪漫派以来,中世纪又受到了浪漫运动一脉许多人士的顶礼膜拜。德国浪漫派作家诺瓦利斯就非常向往中世纪,认为那是一个幸福、美好的时代,整个时代中充满统一与和谐,人的完整性还未丧失,还没有像近代人那样必须忍受分裂的煎熬。浪漫派一脉人士认为,中世纪是一个理想社会。那时,人人笃信基督教,教义指导着人们的生活;那时民风淳朴,秩序井然,世界是清晰、透明、单纯的,不像现代社会这样复杂、混沌、捉摸不透。此后,德国民族主义兴起时,民族主义者也一再打出中世纪的旗号,以弘扬民族文化,因为古典文化是世界主义的,而中世纪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色彩,符合他们的民族理念。第三帝国时期,希特勒也在中世纪找到了他所需要的东西,如日耳曼传统、精英意识、领袖崇拜等等。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战后的德国人对于中世纪感到有些尴尬,旗帜鲜明地认同、颂扬中世纪,免不了有纳粹遗少之嫌,但是德意志民族与中世纪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是难以割断和割舍的。所以许多人只好采取回避的态度,视而不见。法国人就没有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包袱,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宣布自己是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的子孙,既不引起别人的猜疑,自己也不感到任何不安。

过去的时代可以让人们怀旧,后世的游人站在中世纪的古堡上发思古之幽情,怀想当年骑士们出兵放马、人喊马嘶的景象,的确是一种乐趣。不过十九世纪初以来,中世纪在德国和西方文化上还具有一个特殊的功能,人们往往借中世纪来逃避现实的困扰,于是中世纪变成一个避难所。每当社会遭遇危机时,中世纪便出现在文学艺术中;每当人们感到恐惧、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就在精神上逃亡到中世纪。所以时至今日,以中世纪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源源不断地出现在文化市场上。总而言之,中世纪可谓是一个百宝箱,人们可以各取所需,每个人都可以在中世纪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种通俗文学中的中世纪与真正的中世纪不可同日而语。在德国,中世纪是指从加洛林王朝到宗教改革的历史时期,但是德国的中世纪在德国人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真正的结束则晚得多,远远晚于英法等国。这漫长的时间自然孕育着巨大的变化,无论在社会的经济基础,还是人们的观念上,早期中世纪与晚期中世纪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可“一言以蔽之”。

中世纪的分期:一般把中世纪分为三个时期,即中世纪早期、中世纪中期和中世纪后期。

·中世纪早期(Frühmittelalter):6世纪至11世纪(500~1050);

·中世纪中期(Hochmittelalter):11世纪至13世纪(1050~1250);

·中世纪后期(Spätmittelalter):13世纪至15世纪(1250~1500)。

中世纪的欧洲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神权至上。基督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支配着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上帝是一切思维和行为的出发点。历史学家评论说:“一般地说,在中世纪,家庭、职业和公众生活全都受教会的约束。因此几乎没有一个文化领域不为教义的改变或新的信仰所触动:艺术、科学(神学、历史、法律)、教育和习俗等等均由于教会方面的变动而受到影响,有的被引入新的轨道。”教皇作为上帝在人世间的代表,其权威亦可想而知。就德国而言,基督教会在德国的势力较之在其他国家更大,对德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一是各民族文化的共性比较强,个性还未凸显。这是由于基督教的统一作用,更是由于民族国家还未形成,民族文化的特点还不像近代这样突出,文化的整体性比较强,拉丁文对“土语”,即民族语言的优势明显。许多文化现象都是欧洲国家共有的,如骑士文化、大学教育体系、教会文化等等。鉴于教会在德国的势力特别大,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形成较之其他许多民族更晚,德意志民族国家的产生就更晚。中世纪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等级社会。人因其出身或职业被分成不同的等级,严格的法律规定了各等级的权利和义务,等级之间的鸿沟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到了近代,等级变成阻挡时代前进的最大障碍,旧时代与新时代在等级问题上产生尖锐冲突,导致了革命的产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