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师讲述:《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

 大山860 2023-02-16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图片
书籍推荐

图片

图片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本书收录了南怀瑾先生于二十一世纪初有感于文化教育之重要而亲自撰成的《中国文化教育的自诉》一文,以及其后有关文化之根本主题的多次讲课的整理,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叙述清晰,论说深刻,或讲述了从远古至清代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教育、生活以及与政治、经济交互影响所产生的演变;或讲述了二十世纪以来教育的发展历程,从人生目标、家教、师道等方面漫谈教育;或简论儒家的发展历程,认为本质上影响中国民间社会的并非儒家或孔孟之教,而是杂家、阴阳家和道家之学;或纵谈中学与西学的体用问题,指出近百年来中国是“西学为体,西学为用”,怀疑自家文化,但又对西方文化认识不清,对国际情势、整个社会环境、个人前途以及手边事业等都很茫然,等等。此外,他还就如何学佛、神通与特异功能、商业道德、文学与修养等方面进行了漫谈,对众所关心之话题给予启发。

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

周朝中叶以后,尤其从春秋时代开始,民风渐变,井田公有制度也渐行衰弊,从士而仕的社会风气渐变,师道的尊严也渐形独立,于是便有民间自由讲学,私人传道授业的形式产生,其中影响最大的人物,就是大家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事实上,我们所知道春秋、战国百家之学的诸子,都是来自民间社会私人讲学所产生的自由分子,也即是古书上所推崇的特立独行之士,并且大多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人物。你如不信,必须要冷静去研究思考一番,便可知道了。

春秋、战国这三四百年之间,在我们历史称作乱世。姑且不谈历史的统一观点,更不论政权的一统,单从社会文化教育自然发展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值得好学深思的一代。

在这三四百年中各种各类的学术人才,值得我们师法者,实在太多。但人才都不是公家教育所培养的,他们都是来自民间,是私人自学而成的。这岂不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