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进去深秋,下雨降温,对于怕冷的人来说,真的是太难了!尤其是女性朋友们,容易手脚冰凉,甚至气虚无力,动不动就感冒。那为什么会手脚冰凉了,又该如何缓解和调理呢? 手脚发凉,多属阳气不足 霜降前后,天气开始变得寒冷,很多人的手脚温度似乎也和天气一样冷了起来,手脚发凉,甚至睡眠时暖不热被窝。 最近有位王女士过来咨询,今年才33岁,生完二胎后前不久刚刚结束产假,恢复上班。最近这段时间,天气降温明显,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王女士感觉手和脚一直凉凉的,怎么也暖和不过来。由于工作压力较大,加上还要照顾孩子,面部生起了黄褐斑,疲劳乏力,甚至还出现了月经不调的症状。 格格健康潘医生在详细了解情况后,认为王女士这是典型的肝郁脾虚,需要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肝郁会造成不达四末,也可以表现手脚发凉、月经不调。”建议用肝郁调经膏调理。 潘医生表示,手脚发凉的人,多属阳气不足。冬季天地肃杀,天地万物呈现沉降收敛封藏的特性,血不能被气推动到四肢末端,手脚得不到温养而发凉。 “阳气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部分,而阴气则是有凉润、宁静、抑制作用的部分。从中医上来说,手脚冰凉多是阳虚所致,阳气亏虚,气血便会运行不畅,不能够温煦肢体,因而导致了手脚冰凉。”郭医生说,阴阳不平衡,常因温煦能力降低,虚寒内生,影响对全身的温养作用,出现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气机运行不畅,则影响血液运行,更会加重手脚冰凉的症状。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手脚冰凉? 有统计显示,超过半数的女性有这种手脚跟着天气变凉的现象。生活中之所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遇到这种情况,是因为女性在经期、孕期和产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虚,更容易引起手足冰冷。 女性长期手脚冰凉,大多还会伴有:饮食睡眠欠佳,身心疲惫等不适的感觉,不少女士还伴有月经不调、痛经、月经量少、脱发、健忘等一系列的亚健康表现。 针对秋冬季节的手脚冰凉,有什么办法缓解?又怎么调理和改善? 1、打开心结,放松心情,进行精神上的调节。情志太过,可伤阳,《景岳全书》云:“怒本伤肝,而悲哀亦最伤肝阳”,《内经知要》注云:“恐则阳衰”,情志过极,会伤及阳气。 2、泡脚。俗话说:寒从脚起,进入寒冷的秋冬季节,要照顾好我们的脚,进行脚部的保暖御寒。所以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15-20分钟,并对脚底进行适当的按摩,特别是涌泉穴,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寒症,使脚部变得温暖起来。 3、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功效,特别适合冬日早晚食用。面色发黄无光泽、怕冷、倦怠等血虚阴寒体质的人群尤其适合。 格格健康提醒广大女性朋友,身体过度怕冷,说明身体在发出求助信号,需要及时地调整。如果经常怕冷的人,建议尽快改正不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多调补身体。相信身体中的阳气充足之后,就不会经常感到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