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1-6年级(下)全册语文在线课堂 ![]() 谁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谁都知道6-12岁是阅读能力 (即学习能力的基础)长足发展的最黄金时期。 新课标也对阅读提出了要求: ![]() 从三年级开始,阅读量迅速增大。 孩子们阅读的书,每本字数约为10~15万字。 粗略换算,按照优秀水平,三年级每学期要读4本,四年级读5本。五年级开始,又来一个直线拉升,每学期起码读个9本。 一般情况下,每学期也就5个月左右。五年级孩子,每月读一本只是合格阅读量。每月读两本才达优秀。 家长或者老师可以统计一下,有多少孩子能够达到这种阅读量,有的孩子可能一学期下来都没有读过几本书。 我们常说“多阅读”,这里的“多或少”,都是很个人的感受。新课标目前提供了校内学习的阅读量要求,给予了精准对标。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书是有了,孩子不读怎么办? 下面就来看看如何引领孩子读书。 制定读书计划 1 确定数量 2 确定书单 其构成如下 课本“快乐读书吧”提及的书目; 本学期课文的出处书籍; 匹配本学年的名著; 其中,“快乐读书吧”里的书,还有年级匹配的名著是必读的。 点击下面蓝色字体,可以找到快乐读书吧的链接 小学语文1-6年级《快乐读书吧》完整书单(附电子书下载方法) “快乐读书吧”里面的书现在都有网上都有,可以成套购买。 名著书单可以参照下面书目: 不过课文出处的那些书籍选择起来就会相对困难一些,比如四下选择过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但是并不代表其诗集适合小学生们阅读,但是学过冰心的《繁星》就可以把其诗集《春水。繁星》买来给孩子读,当然这仅仅是对阅读能力强又有兴趣的孩子适用,属于拔高性要求了,这个可以孩子自选或者家长看后推荐孩子阅读。 ![]() 杂志、报纸补充:这个就根据兴趣选择了,喜欢哪一类型就可以订阅哪一类型的报刊。 这个主要是保证孩子的阅读题材多样性和时效性:时政新闻、新锐文学都有。孩子不需要受成年的阅读品味制约,而是由编辑进行把关了。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小方法 1:生活中还原故事 2:角色互换 家长和孩子一起找一本有对话的书,然后和孩子分角色读里面的内容;读完后再角色互换来读。 比如读《灰姑娘》,孩子一会儿当灰姑娘,一会儿当姐姐妹妹,一会儿当王子,一会儿当后妈……相信他会有不同的想法,那么对故事的理解也会不同。 3:给读物画画 每一个故事都是有若干情节构成的,孩子读书时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情节画下来,加上泡泡对话框。 比如学生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时,就让他们根据词的内容画了相应的画。 ![]() ![]() ![]() 4:画一幅思维导图 读完比较厚重的一本书后要理解故事情节或者了解人物形象,作者思想等都可以画一张思维导图来理清故事内容,突出重点。 ![]() 读书的交流形式是可以QQ群、交流读后感等。 第一阶段:定出必读书目。(9月《昆虫记》,10月《爱的教育》,11月《成语故事》,12月《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共同商议每周利用哪些空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并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如:至少看多少页,可以有针对性地互相提出与书本有关的内容来一起阅读的伙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