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天矩地:伏羲女娲的图像

 恶猪王520 2023-02-16 发布于新疆

没有规矩 · 不成方圆

Image

伏羲女娲是汉画中常见的一对神祇(qí)。先秦典籍中伏羲与女娲分属于不同的神话系统。女娲的原型应是抟(tuán)土造人、衍生万物人类的始祖神,在神话的流传发展过程中,她又被赋予了种种神绩,如炼石补天、治水等。伏羲又称牺、伏牺、宓羲、庖牺、包牺、牺皇等,原型应是古史传说中的文化英雄,被认为是最早发明网罟(gǔ)教民渔猎、作八卦、制定婚娶礼俗、制琴瑟乐器及乐曲等,此外其他一些人类生活发明等也被归为其名下。战国秦汉时期是伏羲女娲形象形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汉代,受社会意识、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影响,伏羲、女娲逐渐固定成为对偶神,有关伏羲女娲共同的神话传说也日益丰富。汉代伏羲女娲被并称为“三皇”,人们将他们作为古代帝王和始祖神加以崇拜。汉代社会各阶层对伏羲女娲的尊崇也最终影响到汉代的丧葬礼俗,伏羲女娲画像广泛出现在墓室及其附属的祠堂、墓阙(què)等建筑上。

汉代人们认为伏羲女娲的文化英雄、祖先神地位可起到护佑墓主魂灵,赐福于生者的目的。从图像上看,汉代的伏羲女娲形象已经固定为上身人形下躯蛇体(或龙体)。一般认为,伏羲女娲通常手持规矩,表明他们在神话传说中的规天矩地、规范社会的文化英雄、始祖神的地位。伏羲女娲多以对偶交尾的形式出现,这是女娲创造人类神话的反映,不仅表明了两者对偶神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繁衍子孙的祈愿。伏羲女娲的对偶形象也是汉代阴阳观念的产物。古人认为阴阳调和方可趋吉辟凶,祈得福祉。伏羲女娲手中各托有日月,以日月比附阴阳和谐。东汉以后随着神仙思想的流行,伏羲女娲又成为仙界的成员,护佑死者魂灵升仙。

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女娲画像见于屈原《楚辞·天问》中的楚国宗庙内。在汉代伏羲女娲画像已经为比较常见的题材。东汉王延寿在《鲁灵光殿赋》记述了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之子鲁恭王刘余修建的灵光殿壁画中绘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的画像。根据目前整理的资料看,汉墓中伏羲女娲画像在西汉中期已出现,主要集中在洛阳地区西汉中期至东汉前期的壁画墓中。

汉末社会动荡、经济凋敝,至曹魏西晋时期统治者力主薄葬,由此引发丧葬制度变革,进而导致了中原地区盛行的画像墓全面衰落,伏羲女娲画像也几乎不再见于中原地区墓葬。但魏晋北朝时期北方边陲如河西地区的墓葬和石窟中以及辽东高句丽墓葬中仍可见有伏羲女娲画像。

伏羲女娲图

唐代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群中出现了大量伏羲女娲图像,时代属于麴(qū)氏高昌时期和唐西州时期。伏羲女娲图画质地为绢和麻,一般是将画用木钉钉在墓顶上,画面朝下。少数画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画多呈上宽下窄梯形。画面正中为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上身着袍服相拥,下身为蛇身相缠绕。多数画像是伏羲居左女娲居右,伏羲持矩,矩上多有墨斗;女娲持规。伏羲女娲四周绘有日月、星辰。日中多绘金乌,月中绘玉兔、蟾蜍、桂树等。伏羲女娲的面貌及服饰既有典型汉人形象,也有西域少数民族高鼻深目、卷发虬髯(qiú rán)、胡服的形象。

Image

伏羲女娲像页

绢本,设色

纵左222.5厘米,右231厘米

横上115厘米,下94厘米

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图上彩画人首蛇身男女二人,均着窄衫小袖绛红色胡装,二人腰相连,共着一条白裙。男居左,无须,头戴笼冠,张左手执矩,矩上有墨斗(已被腐蚀)。女居在右,束高髻,张右手执规。男女上身相拥,中间两臂相连,下尾盘曲相交四节成螺旋状。两人头上有圆轮,周画圆圈以象征日;尾下有下弯月牙一,周画圆圈以象征月。画面四周面遍布大小相等的圆圈,部分以线相连象征星辰。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伏羲女娲绢画系1963年4月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1963年12月由新疆博物馆拨交故宫博物院。据阿斯塔那古墓考古报告中所示,同期出土的此类绢画共有数十件。在墓室中一般都是画面朝下,用木钉钉在墓顶上。一般认为伏羲所执矩象征地,女娲所执规象征天,用以配合画面上的日月星辰,为墓室营造一个小宇宙。

Image

伏羲女娲像页

绢本,设色

纵左199.6厘米,右175厘米

横上82厘米,下53.7厘米

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图上彩画人首蛇身男女二人,均着大袖裙襦汉装,二人腰相连,共穿一条白裙,白裙角饰云头纹。男子居左,微髭(zī),高髻,张左手执矩,右手执剪刀状物搭于女子肩部。女子居右,束高髻,张右手执规,左手执剪刀状物搭于男子肩部。男女上身相拥,下尾盘曲相交两节成螺旋状。两人头上有圆轮一,轮中已残损,漫漶不清,周画圆圈,以线相连象征日。两人尾下有月牙一,内画玉兔,周画圆圈以线相连象征月。画面四周遍布大小相等的圆圈,以线相连象征星辰。

Image

Image
Image

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伏羲、女娲图

Image

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伏羲、女娲图

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Image

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伏羲、女娲图

Image
Image

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伏羲、女娲图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Image

现藏韩国中央博物馆

Image

伏羲女娲像娟画

纵长143、上宽110、下宽82厘米

吐鲁番市巴达木墓地

麴氏高昌国时期

现藏吐鲁番博物馆

顶部微残,三块黄娟缝制,呈上大下小的梯形,人头蛇身缠绕,女娲头梳高髻,手持规,伏羲头戴冠,手持矩、墨斗,上下左右为星辰。

伏羲女娲画像砖石/壁画

伏羲女娲画像还广泛见于画像砖石中,已知在河南、山东、安徽、陕北、四川、江苏、北京、云南等地的汉画像砖石上均有发现。

Image

伏羲女娲画像石,东汉

Image

伏羲女娲画像石,东汉

Image

女娲·双鹿·双虎图

纵88厘米,横66厘米。东汉时期。出土地不详,私人收藏。画面中间有一人首蛇身怪,或为女娲,双臂半弯呈敞开状,左右为一雌一雄的鹿,面向左方。下方左右分立二虎,均面向左方,右边虎位置稍高。

Image

贵州金沙伏羲女娲汉画像

Image

伏羲女娲画像石(东汉,河南南阳)

河南地区的伏羲女娲画像以南阳地区为代表。时代集中在东汉时期。南阳是河南汉画像砖石出土集中的地区之一。伏羲女娲或单一出现,或对偶出现。伏羲女娲手中所持物多样化,有芝草,华盖、规矩或捧月。

Image

巨人及伏羲女娲画像(河南南阳唐河县针织厂东汉墓)

Image

伏羲女娲·高禖图(汉画像石,河南南阳魏公桥汉墓

Image

伏羲女娲画像砖

东汉文物,高100厘米,宽33厘米,河南南阳新野樊集乡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Image

河南南阳麒麟岗汉画像石墓前室墓顶画

Image

南阳麒麟岗汉画像石墓墓门 门楣底面画像拓本

左.女娲    右.伏羲

Image

河南唐河县阳湖出土。女娲正面立,双手托举月轮,伏羲倒立,双手托举日轮,二者尾部相交,且呈现上下颠倒对应状态,表达了阴阳交互的寓意。

Image

伏羲女娲画像石(江苏徐州)

以安徽萧县和江苏淮北、徐州等地出土为主。时代集中在东汉时期。伏羲女娲或龙尾和蛇尾,多在尾部饰有鳞片,尾部或相交或分开。伏羲女娲多双手拱于胸前,一部分画像手中持物,有规矩、日月等。

Image

西王母·开明兽·伏羲图 

纵104厘米,横83厘米。东汉时期。安徽萧县出土,私人收藏。此石为一石二画。主画面分三层,由上至下第一层刻有西王母端坐在昆仑山上,戴胜,左右有羽人为其取食,山下有二兽奔走。第二层中央有一九首开明兽,前面七首,尾部二首,均面向左。画面左端有一只猫头鹰探出头来。第三层刻有十字穿环图案。该石侧面刻有一伏羲,头上有山形冠,双手拢于胸前,蛇躯,鳞身。

Image

女娲图

纵103厘米,横34厘米。东汉时期。安徽萧县出土,私人收藏。与下图同为一墓作品。此石为浅浮雕。画面中为女娲,人首、蛇躯、鳞身,头有发髻,犹如日月,身着襦衣,身下有兽足。画面右方刻有水波纹。

Image

伏羲图

纵103厘米,横32厘米。东汉时期。安徽萧县出土,私人收藏。与上图为同一墓作品。此石为浅浮雕。画面中为伏羲,人首、蛇躯、鳞身,头戴有冠,身着襦衣,身下有兽足。画面左方刻有水波纹。

Image

安徽萧县圣村M1前室北壁门楣正面画像 

Image

女娲(汉画像石,江苏徐州)

Image

伏羲图

纵118厘米,横33厘米。东汉时期。江苏徐州征集,私人收藏。此石为阴线刻,图中为伏羲,人首蛇身,头戴武冠,手环抱胸间。

Image

伏羲女娲画像石(江苏徐州)

Image

伏羲女娲画像石(陕西绥德刘家湾)

陕北地区的伏羲女娲画像数量不多,集中在东汉中期。伏羲女娲画像多与其他祥瑞动物如青龙、朱雀、白虎等共同组合。伏羲女娲形象多为人首蛇身,双手多拱于胸前,少见手持物。

Image

女娲(汉画像石,陕西绥德)

Image

伏羲(汉画像石,陕西米脂)

Image

盘古抱伏羲女娲像(汉画像石,山东沂南北寨)

山东地区的伏羲女娲画像时代集中在东汉时期。伏羲女娲手中多持有规矩,尾部多做蛇尾或龙尾,或相交或分开。此外东汉时期山东地区伏羲女娲多与西王母形象在一起。西王母的崇拜与流行与汉代人们渴望长生、求仙的思想信仰有很大联系。在西王母神仙世界中伏羲女娲作为对偶神配置在西王母左右两侧,而西王母处于主神的位置上。

Image

伏羲·鸡头神图

纵110厘米,横23厘米。东汉晚期。山东临沂(yí)出土,原石现藏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立柱正面画像为伏羲,人首蛇身,头戴武弁(biàn),身着襦衣,身下有兽足,面向左侧。立柱侧面画像描绘了一鸡头人身怪与一兔。鸡头神与牛头、马头神一道为西王母身边常见的仙人或神怪侍者,其身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Image
Image

伏羲女娲(汉画像石,山东临沂白庄)

Image

西王母·祥瑞·乐舞图

纵75厘米,横78厘米。东汉时期。山东滕州出土,私人收藏。此石为残石,一石二画。主画面右部残缺,表现的是祭祀、升仙的画面。画面分三层,由上至下第一层中有西王母戴胜,女娲、伏羲分立左右,手持便面,长尾相交。女娲身后有两人做拱手状,一半跪一直立。另有三条鱼,有一人在捕鱼。捕鱼人身下有一人持牍而立。画面左下角有二人相对而立。其余部分可以看到有鸟、熊、兔等动物,以及鸟头人身怪和马头人身怪。第二层画面中,最左端有一人,其右有天马,在空中飞翔遨游的仙人均左向行进。右端有一人骑马。第三层画面中,可辨识的至少有八人,画面中央似为二人击鼓。左侧有手持便面之人、吹竽之人等。其侧面画像从上至下依次为乐舞、蹶张、击鼓、持彗。

Image

西王母(汉画像石,山东滕州桑树镇)

Image

山东滕州马王村出土画像石拓本

Image

西王母·异兽图

纵75厘米,横75厘米。东汉时期。山东微山出土,私人收藏。该石为祠堂画像。画面正上方端坐着戴胜的西王母,其左右分别为伏羲、女娲,二者长尾相交,手持便面。画面中遍布了各种兽首人身怪、异兽。图像较为漫漶,不易分辨。

Image

汉代画像石西王母(中)与伏羲女娲图

东汉永和四年(公元139年)

纵56.5厘米、横67厘米 

山东微山县两城乡出土

Image

凤鸟·人物·女娲·玉兔图

纵89厘米,横61厘米。东汉时期。山东苍山出土,原石现藏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画面分为两层,用水波纹和垂幛纹隔开,周边为从帷幔简化变形而来的垂幛纹。上层画面表现的是羽人侍凤。凤鸟的长尾上翘。最右端有二鸟争啄一鱼。下层分两格,左格有三名仪卫,均面向左方,右边二人持戟(jǐ)。右格中有一人首蛇身的神怪,从发髻判断应为女娲,尾部有一鸟。神怪下方还刻有一只玉兔,呈直立揖(yī)拜状。

Image

龙·太一·伏羲·女娲图

纵57厘米,横62厘米。东汉时期。山东苍山出土,原石现藏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此画像石分为图像和文字两部分。文字部分模糊不清,待进一步释读。图上方是呈飞舞状的左向翼龙。下方是太一神左右拥抱伏羲与女娲,伏羲、女娲各手持一物,面对太一。太一头戴山形冠,两臂为翅状,胸部刻有两乳,下着短绔,应为主宰阴阳的大神。一说为“高禖(méi)”。

Image

伏羲·女娲·西王母人物图

正面纵133厘米,横72厘米;侧面纵165厘米,横23厘米。东汉时期。山东枣庄出土,原石现藏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此石为一石二画。正面的大面积图画有伏羲、女娲,胸部抱日月。整幅画面似太极图,大致呈中心对称。伏羲、女娲身旁各有一头戴尖顶帽的胡人。另一幅图像位于此石侧面,画面较漫漶。大致有二十五个人或神怪,最中央或为西王母,西王母左右两边为一些持笏(hù)拜谒的人,最两端为一些兽首人身的神怪。

Image

女娲图

纵104厘米,横30厘米。东汉时期。山东枣庄出土,私人收藏。此石为浅浮雕。图中为女娲,上身做妇人装扮,下身为蛇躯。女娲身边绘有祥云。

Image

伏羲·女娲·铺首图

纵102厘米,横20厘米。东汉时期。山东枣庄出土,原石现藏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画面中上部分是伏羲、女娲,伏羲头戴笠,女娲梳髻,状似羊角。伏羲、女娲并肩而立,长尾相交,有三环,周围伴有祥云。下方有一人面鸟身神,怀抱太阳,鸟做铺首衔环状。鸟下方有一尖锥物。

Image

伏羲女娲与东王公

山东邹城市郭里乡黄路屯村出土,东汉中期画像石。整个画像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面部分刻东王公拱手端坐,两侧为手举日轮的伏羲、女娲,东王公的下部为伏羲女娲交尾图。画面的下部刻三鸟啄鱼图。东王公是作为仙界的最高统治者西王母的配偶而被创造出来的,因而东王公形象的创造本身就具有生殖崇拜的意义。在仙界中,东王公又承担着独特的职责与功能,即仙界的最高统治者,掌管着长生不死的大权。而伏羲女娲交尾图与东王公的组合,则表明东王公所具有的长生不死的意义是与生殖崇拜紧密相连的。

Image

山东梁山后银山汉墓前室西壁壁画摹本

伏羲位于西壁上部中间偏右,朝向左,头后有“伏戏(羲)”题记。伏羲左侧壁画大量剥落和漫漶。伏羲身 后有一只凤鸟,其下为车马出行队伍。

Image

伏羲画像(汉画像石,山东费县垛庄)

关注公众号:古代艺术

Image

山东费县潘家疃出土画像石拓本

左.伏羲  右.女娲

Image

伏羲女娲(汉画像石,山东嘉祥武氏墓群武梁祠)

Image

伏羲女娲图(汉画像石,山东省武氏祠)

Image

四川郸县一号石棺上伏羲女娲

四川地区的伏羲女娲画像集中在东汉至三国蜀汉时期,见于汉阙、崖墓墓壁和石棺上,画像砖上也有出现,其中以画像石棺上最为集中,画像多刻画在石棺挡头处。伏羲女娲多对偶固定出现,尾部均为蛇尾,或相交或分离。部分伏羲女娲画像生有双翼。伏羲女娲多手中持物,以手托日月较多,日轮和月轮中常有金乌、玉兔或桂树造型。另外可见持有规矩、嘉禾、乐器、巾带等。这一地区的伏羲女娲画像造型丰富,姿态极富动感。

Image

重庆璧山县蛮洞坡崖墓出土的伏羲女娲

两人搭肩并排而立,分别执日月;两腿之间各有一蛇,蛇头直指伏羲女娲胯下的生殖器部位,下部是两蛇交尾。

Image

伏羲女娲(合江1号石棺,1984年8月出土于四川合江镇张家沟)

Image

伏羲女娲(合江4号石棺,1994年4月出土于四川合江县公安局宿舍工地)

Image

女娲补天(汉画像砖,四川新津)

Image

四川成都市郊出土的东汉伏羲女娲画像砖

Image

四川东汉墓石棺上的伏羲女娲画像

Image

东汉伏羲女娲双龙画像砖

1969年四川省彭山县碱厂崖墓出土。长37.5,宽45厘米。现藏四川博物院。砖为近正方形,模制,浅浮雕。图为上下两部分,上为一座双阙式建筑,左有一执芴官员,躬身迎接,阙内一人跪拜;右为伏羲女娲二神,其尾相绕后延至砖的下部,呈一对巨龙,画面构图巧妙。画面上方在祀庙中跪拜的妇人,可能是没有后代,正在向具有司婚姻嫁娶和繁衍后代之功力的伏羲女娲二神祈告,盼望神灵给予保佑,赐予子嗣。

Image

四川简阳鬼头山三号石棺后挡画像拓本

Image

重庆璧山出土石棺侧板

Image

重庆璧山出土石棺侧板

Image

四川江安县桂花村一号石室墓出土一号石棺后挡

Image

四川南溪长顺坡砖室墓出土二号石棺后挡

Image

四川郫县新胜出土石棺后挡

Image

伏羲图画像砖

魏晋,一级文物。2001年高台县骆驼城西南苦水口1号墓出土。砖长41厘米,宽21厘米,厚7厘米。画砖位于1号墓前室顶部,作为藻井使用。伏羲人首蛇尾,头戴三樑冠,着交领广袖袍服,腹部绘一轮红日,红日中墨绘三足乌,手中持规。伏羲女娲为汉魏时期流行于河西地区的神话传说,是河西魏晋墓葬中常见的题材。作为藻井的伏羲女娲图出现较少,十分珍贵。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Image

“左日右月”伏羲女娲图棺板画

前秦,一级文物。高台县许三湾西南墓葬出土。长223 厘米,宽52厘米,厚5厘米。画面竖构图,内容基本采用轴对称构图法。作者以墨笔绘人首蛇身的女娲、伏羲形象,女娲挽髻,伏羲头着冠。女娲、伏羲胸前各有一圆轮,女娲胸前圆轮内墨书“右月”,伏羲胸前圆轮内墨书“左日”。两神蛇身交缠,成“8”字状。该画构图奇特,寓意深刻,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这种图案一般出自夫妻合葬墓中,以木板钉在墓顶上,或覆在尸体上。伏羲、女娲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始祖。据说伏羲教导人们从事生产,女娲教导人们婚姻伦理。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Image

伏羲女娲图棺板画

1998年新城魏晋墓南墓区出土。这副完整的木棺由棺身和棺盖组成,棺盖内侧有一长方形凹面,内彩绘伏羲女娲图。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两尾相交,伏羲在右,左手执矩,女娲在左,右手执规。伏羲女娲周围饰云气纹。棺身呈长方体,两档头用墨线勾画星象图,棺内侧四壁彩绘帏帐、绢帛、蚕茧等图形。

Image

女棺伏羲女娲图棺板画(局部)

Image

男棺伏羲女娲图棺板画

2002年新城魏晋毛庄子墓出土。男棺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人物脸部表现侧面,较清瘦,蛇尾相交,周围纹饰似条条飞腾的龙。女棺内顶绘伏羲女娲日月星河图,画面为竖图,图四周为连绵起伏的群山,上半部为伏羲女娲相对而立,伏羲在左,右手执矩,头戴山字形冠,留八字须,着宽袖交领衣。女娲在右,左手执规,飞天髻,脸部丰腴饱满,着宽袖交领衣。蛇尾单交,上有网格纹。下半部为日月星河,日上月下,日中画一乌,月中绘一蟾蜍,中为星河,并用红线勾出了星座。

Image

重庆永川冰槽画像石棺

Image

《伏羲女娲图》(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图中右侧为女娲,手持规,左侧为伏羲,手持矩。

Image

陕西靖边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伏羲、女娲图像

Image

洛阳卜千秋墓脊顶伏羲壁画

Image

洛阳道北石油站墓墓顶壁画(左:伏羲,右:女娲)

伏羲女娲图与DNA双螺旋结构

Image

沃森和克里克

1953年,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英国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弗朗西斯·哈利·康普顿·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与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Dewey Watson)共同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二人也因此与英国分子生物学家莫里斯·休·弗雷德里克·威尔金斯(MauriceHugh Frederick Wilkins)共同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这枚奖章现保存于百慕迪再生医学中心 。

Image

1983年《国际社会科学》试刊插图

据资料记载:伏羲女娲像中的双螺旋结构图形,与近代科学家发现的化生万物的基本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双螺旋结构图形惊人的相似。两者相隔千年以上,如此巧合,使人不可思议。如此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极大兴趣,并以“化生万物”为名,在1983年该组织主编的《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试刊号的首页发表,引起巨大轰动,纷纷进行研究,但至今未得其解,成为当代考古学上一个神秘的谜。

来源:网络

深度文旅 | 4.28—5.6:五一心灵之约,漫游中国石窟走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