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言 慎言 善言

 尚廉心语 2023-02-17 发布于江苏

到慎言再到善言,这是一个人讲话能力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标志着他的处世能力逐步提升到新的台阶。

多言,这是一个人学说话的初级阶段。身处温馨的家庭,在爱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面前,应充分敞开心扉,多说多听多交流,享受他们的接纳包容与鼓励支持,多言无妨,充分表达。“童言无忌”嘛!

孩子你尽管畅所欲言,同时虚心接受长辈的教导与指点,为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交往交流充分准备。

要利用各种场合历练自己,提高胆量,增强自信,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语言表达的精准度与艺术性。

多言,一般不适合于成年人!《道德经》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人说的话多,往往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沉默,把话留在心里。俗话说“祸从口出”,也是劝诫世人不可狂妄多言!

慎言,指说话要谨慎。慎言不是不言,慎言者懂得有些话不能张口就说,“任情绪之发,逞口舌之快”,终将追悔莫及。常言道“逢人只说三分话”,“话到嘴边留半句”,因为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

那是什么话不能乱说呢?一般来讲,有损人格尊严的话不宜说出;道听途说、不可信的言论不可传播;带不良情绪抱怨赌气的话、涉及自己或别人隐私的话,不说为好;有关公众人物、触及政治话题,表达尤需谨慎;还有,传街坊八卦,易惹事生非。借用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名言总结就是:“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在“说与不说”拿捏不准的情况下,宁可选择“不说”!不说,不会惹事;说了,或遭麻烦!

“少说多听,谨言慎行”,是对爱说爱表现者的忠告良言!

善言,并不是只说好话、讲恭维话,而是善于表达,说的恰到好处,标志其讲话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

善言者,能把握说话的时机,亦能拿捏说话的分寸,还能揣摩对方的心理。他说的话,人爱听;他说的话,暖人心;他说的话,非但不会给自己添麻烦,恰能给自己的个人形象增色“加分”!

真正达到“善言”的水准,需要长期自我修炼,经过多种场合的锻炼,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指点,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少不了“伯乐”的认可与鼓励。

“知识常更新,思维需开阔,见识更广博,思想不落伍。”会助力你的语言表达,不同凡响,语惊四座。当然也有那种天生具有语言禀赋,会说话善辞令之人!

忽忆起,刚满六周岁的孙子,不久前的一次答问,让在场人为之惊叹!

那天,他正与小伙伴玩的欢,一位长者逗他道:”毛豆,马上我家小宇回来了。你说,是跟小宇哥玩,还是跟他(指眼前的小伙伴)玩?”

如何回答这个“二选一”的问题?岂料毛豆语出惊人道:“大家一起玩呗!”不禁让这位长者伸出大拇指,赞叹道:“满分!”

孩子天真,不谙世故,不会去讨好对方,或讲的就是心里话,“小朋友们一起玩,无亲疏之分!”,尽管如此,还是让成年人刮目相看。

又想到,曾经一校领导对某青年教师的上课评价道:我觉得他就是一名“年轻的老教师”。这句看似矛盾的说法,自然吸引了听众的关注。

该领导随后解释道:说他年轻,这,大家都理解,还不到三十岁,才工作一两年。说他老教师,或认为我表达不恰当,可从他上课的水平看,特别是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业已达到从教多年的老教师水准。假以时日,我可以断言,他将成为我校的一颗璀璨的新星!

从此,“年轻的老教师”便成为该教师的代名词,这简单的“六个字”,也深深激励着这名青年教师的业务进步与提升。大家更对领导的能言善言,其表达能力超乎寻常,赞不绝口。

如何做一个善言者?不善言辞的我无经验可谈。但我明白几个原则:其一,言不伤人,“恶话善说”。溢美之词,无需成本;其二,说话实在,发自内心。可别让对方觉得客套虚伪、带谄媚之嫌;其三,表达有新意,言谈带创意。有时不必直接答问,以比喻谚语来说明更合适;有时看似“不着边际”的话,对方稍作思量后顿悟,其表达效果和影响力或将大放异彩。

言谈是伴随一生的修行,它彰显的是内心世界,也是个人素质与才能的展现。愿我们充分认识,勤于学习;刻意练习,不断进步;善于总结与反思,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内涵素养,彰显高雅言谈。成为被人看好、受人欢迎的善言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