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晴雯被赶出大观园,仅仅是因为得罪了谁吗?

 半瓣花上阅乾坤 2023-02-17 发布于北京

晴雯被赶出大观园,不仅仅是因为得罪了谁。
得罪王善保家的是明面的,得罪王夫人也是明面的,甚至王夫人怀疑晴雯会像妖精一样勾引宝玉也是明面的。
但这些都不是晴雯必须出去的理由。因为这些理由像极了“莫须有”。
其深层次的原因,即在于王夫人在宅斗背景下的不得不然。
我们且看王熙凤在建议王夫人抄检大观园时候是怎么说的:“ ……再如今各处的丫头也太多了,保不住人大心大,生事作耗,等闹出事来,反悔之不及。如今若无故裁革,不但姑娘们委屈烦恼,就连太太和我也过不去。不如趁此机会,以后凡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一则保得住没有别的事,二则也可省些用度。太太想我这话如何?”
说到底就是王夫人想要保住家风,保证宝玉不被绣春囊事件牵扯(这件事至关重要),顺便趁机裁员。
也就是说,邢夫人想趁绣春囊事件拿捏王夫人,王夫人为了给对方一个交代,只好自己断臂求生,借助抄检大观园来整顿家风,既保证自己的管家权名正言顺,也保证宝玉不被身边人拖累。
当然,也有人可能会说,王夫人赶走晴雯是因为晴雯是贾母的人,不是她的人。
不过,袭人最开始其实也是贾母给宝玉的,但她通过主动向王夫人靠拢,获得了完全的信任。
而且如果说王夫人敢借这个机会对贾母示威,表达对“木石前盟”的不满,那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因为被赶出去的,除了晴雯,还有丫鬟司棋、入画,还有宝玉屋里的芳官、四儿。
她们可并不都是贾母给宝玉的。
司棋确实犯了大错,被赶出去也正常;入画不过帮助兄长私下传递,可赶可不赶。
唯独宝玉屋里的人,赶走了不少,而且都是他得意的。
其实从王夫人的角度来说,裁减宝玉的丫头最符合她的利益。这不仅是因为宝玉屋里的丫头本来就多,有很多根本用不着,还因为宝玉最容易被丫头蛊惑。
芳官怂恿宝玉要柳五儿,合伙斗倒干娘,确实对宝玉有坏的影响;四儿私下里说同日出生就是夫妻,说明她有非分之想。这些都是明摆着可能引诱宝玉作怪的。
晴雯呢?一没有明白得罪王夫人(仅仅是因为感觉长得像上次骂人的丫鬟,这无异于莫须有的罪名),二没有明白勾引宝玉,但因为王善保家的说了坏话,而晴雯的长相性格又实在太符合狐媚子的人设,在这种情况下,王夫人自然只好“疑罪从有”了。
原来王夫人自那日着恼之后,王善保家的去趁势告倒了晴雯,本处有人和园中不睦的,也就随机趁便,下了些话在王夫人耳中。王夫人皆记在心里,因节间有事,故忍了两日,今日特来亲自阅人。一则为晴雯事犹可,二则因竟有人指宝玉为由,说他大了,已解人事,都由屋里的丫头们不长进,教习坏了。因这事更比晴雯一人较甚,乃从袭人起,以至于极小作粗活的小丫头们,个个亲自看了一遍。
为了维护宝玉的名声,王夫人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愿放过一个。
宅斗当前,她不能给任何人留任何口实。
否则,不仅管家之权丧失,连整个二房都会因为宝玉的事情受到莫大的牵连。
相比之下,晴雯算什么,金钏儿这个侍奉了她多年的丫鬟,还不是说甩耳刮子就甩耳刮子,说撵就撵出去了?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当袭人建议王夫人让宝玉搬出大观园时,王夫人对袭人那样语重心长地说:“你今日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因为在王夫人看来,宝玉是她唯一的宝贝儿子,不能有任何闪失。
简单来说,晴雯被撵出大观园属于绣春囊事件造成的宅斗升级引起的蝴蝶效应,也是她个性“风流灵巧招人怨”的必然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