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磁共振检查可检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警惕不明原因腰背部疼痛

 旧葫芦 2023-02-17 发布于北京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导致脊柱、骶髂关节、髋关节等出现强直性的改变,严重者整个脊柱会像竹子般僵硬,甚至畸形、致残,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眼、肾等多器官损害。发病时,患者疼痛难耐,备受煎熬,并且该病会绵延一生,因此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遗传、环境、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多基因遗传病,主要的易感基因是HLA-B27。此外,一些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志贺菌、沙门菌等,可能激发机体的炎症和免疫应答,造成组织损伤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为0.25%~0.5%。好发人群为16~30岁的青壮年,男性占90%,有明显的家族史。

临床症状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常表现为腰背痛伴晨僵,在夜间或久坐时症状较重,活动后可以减轻;晚期可出现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随着病情进展,整个脊柱常自下而上发生强直,可伴多发骨关节破坏。

强直性脊柱炎能否被治愈?

虽然以目前的医学手段,强直性脊柱炎暂时无法得到根治。但如果早发现早治疗,药物即可控制,并能大大降低该病带来的痛苦,防止脊柱关节变形、残疾。尤其是年轻患者,尽早得到科学的治疗,可以达到生活几乎不受影响的治疗效果。

强直性脊柱炎如何早期诊断?

胡剑波指出,典型强直性脊柱炎X线和CT检查可表现为椎旁韧带骨化,椎体形态呈方形,脊柱呈“竹节样”改变,椎小关节及双侧骶髂关节骨质破坏或骨质融合等。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X线及CT检查可无明显阳性改变,但骶髂关节MRI检查具有高度的敏感度。早期磁共振检查可出现骶髂关节骨性关节面毛糙,出现局限性侵蚀及硬化,有小囊变区、关节面水肿等改变。双侧骶髂关节磁共振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常表现为腰部疼痛,因此极容易被当成普通“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而延误病情。因此,胡剑波指出,40岁以下青壮年如果出现不明原因腰背疼痛,休息后无明显缓解,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时感腰背部僵硬,夜间翻身困难,晨起发僵明显,轻微活动后症状减轻或消失的情况,最好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