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偏偏这两个地名反复出现在广东人的族谱中?

 天宝堂一山人 2023-02-17 发布于广东

如果你和广州当地人喝茶闲聊,你一定会听到他们说自己的族谱记载,他们的先祖是从南雄珠玑巷迁过来的。如果你和梅州客家人喝茶闲聊,那么你听到的就是根据他们的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是从宁化石壁村迁过来的。一条巷道、一个村落,为什么会成为让那么多的广东人念念不忘的记忆?

文章图片1

卫星地图看南雄、宁化地形

宁化石壁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古属汀州府宁化县)宁化县,被称为客家祖地,据说现在的广东客家人的先祖从中原南迁入闽后,辗转到了汀州宁化石壁,然后又迁入广东梅江一带,经过数百上千年的繁衍发展,才有了今天广东客家的局面。

文章图片2

宁化石壁-图片来自网络

而南雄珠玑巷,则常常在珠江三角洲广府人的族谱中出现,传说族人始祖因宋代苏妃(或称胡妃)之祸,由南雄珠玑巷南迁避居。因此,珠玑巷被称为广府人的祖居之地。但是我们仔细想一下就会清楚,无论苏(胡)妃之祸是否确有其事,与南雄是否有关,但仅仅因为一次孤立的事件就引发大规模的移民,并且持续数百年的,显然是非常荒谬的,纯属扯淡。而且关于部分姓氏族谱中所记载的传说和所谓“公文”的真实性,已故著名史学家陈乐素在《珠玑巷史事》一文中已做了很全面的论证,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来看看。事实上,南雄珠玑巷不仅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同时珠玑文化也是南雄客家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南雄珠玑巷有103姓、197族客家人。

文章图片3

珠矶古巷-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中原南迁汉人走过那么多地方,福建、广东范围这么广,为什么偏偏这两个地方会反复出现在广东各姓的族谱中?其实是由这两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文章图片4

群山包围南雄

先说南雄珠矶巷。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珠玑巷是在中原人南下岭南、从江西跨越大庾岭进入南粤疆土的唯一交通要道。岭南在古代中原人眼中是一片荒蛮之地和烟瘴之地,因此那些因躲战乱而南逃的中原人是不敢一下子就深入岭南的。当到了地势比较平坦的南雄时,就选择在这里暂时安家。而且那时人口也没那么多,这里的土地也足够养活这些人。因此这些人这一停就是上百年,直到被下次战火席卷和随着该地人口渐繁,可用之地渐少,部分人又开始了第二次迁徙,向珠江三角洲发展。经过繁衍发展,便有了现在的格局。

文章图片5

同样被群山包围的宁化石壁

再来说宁化石壁。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宁化石壁也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盆地。闽赣交界由于有武夷山相隔,因此交通不便,而石城到石壁的隘口比其它闽赣交界的隘口更为低矮,陆路交通相对比较方便,而且宁化还是闽江赣江、韩江的源头,水路交通便利。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唐末黄巢起义军自北而南,自江西、浙江进入福建、广东,而又北上江西,转了一大圈,但却没有进入宁化,宁化成为了远离战乱的现实版“世外桃源”,成为了避难最安全的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唐末南迁汉民以迁居宁化为最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