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帝国的匕首见过没?

 江畔独步寻花66 2023-02-17 发布于河北

“礼服”匕首的概念在第三帝国时期流行起来,几乎每一个兵种、准军事机构,甚至很多非军事机构,都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匕首。1933年,索林根市派出一个代表团,去见德国的新领导人阿道夫·希特勒,递交了一份请愿书,请求纳粹党采用各种军刀、匕首作为党员身份等级的象征。中世纪以来,索林根一直是高级锋刃武器的制造中心,全球闻名;德国一战战败以后,索林根制造业受到严重影响,很多工匠失业。希特勒和一些同僚为了纳粹的意识形态,采用(甚至复兴)了中世纪某些方面的德国文化,当即批准了这个建议。

纳粹生产了很多类匕首,第一种1934年启用,发给纳粹党私人警察武装“冲锋队”。索林根的铸剑师模仿了16世纪具有典型德国风格的“瑞士”与“霍尔拜因”匕首。设计有一些简化,但主要特征保留不变——I形刀柄,握柄呈棕色,由胡桃木或类似的木材制成。刀身宽阔,刀尖呈矛头状,蚀刻有铭文Alles fu%u308r Deutschland(德语:一切属于德意志)。不久,又出现一种十分类似的匕首,供纳粹的精英卫队——党卫军使用。

党卫军匕首和冲锋队匕首几乎一样,但刀柄为黑色,刀身铭文也不同:Meine Ehre hei%uDFt Treue(德语:我的荣誉是忠诚)。陆海空三军的匕首各自不同,最有特色的可能是第1式空军匕首,典型的“霍尔拜因”风格,柄头呈圆形,较大,十字护手有翅膀造型。

纳粹党所有机构都逐渐获得自己的礼仪匕首,如摩托化运输队(Motor Transport Corps)、国家政治教育中心(the National Political Education Institute),还有Hitler Jugend(德语:希特勒青年团),类似英国的童子军,但其建立的主要目的在于向青少年灌输纳粹思想。此外,还有邮政保护部(Postal Protection Service)、水上治安警察(Waterways Protection Polic)、外交官部(Diplomatic Service)、红十字会、国家林业部(National Forestry Service)。就连消防部(the Fire Service)都给消防员发了仪式用斧头,给军官发了匕首。

最有特色的民用匕首,是Reicharbeitsdienst(德语:帝国劳动服务团)的匕首,设计上故意追求粗糙,像是工匠的工具,一般被称作“hewer”(直译“伐木刀”或“煤矿刀”)。刀身宽阔,用于劈砍;握柄由鹿角制成,还有一句相称的铭文:Arbeit adelt(德语:劳动使人光荣)。很多种匕首还有特别版,专门供军官及典礼场合使用。

最少见的礼仪匕首之一,是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Grand Admiral Erich Raeder)负责颁发的海军礼仪匕首,目前认为存世的只有六把。刀鞘装饰极为华丽,刀身由大马士革波纹钢制造,柄头上有一纳粹卐字标志,由17块钻石组成。

第三帝国对匕首设计有一种近乎迷恋的狂热,其他国家都没有。不过,很多国家确实使用了礼仪匕首,只是规模远没有第三帝国这么大。20世纪50年代之前,苏俄与其他很多受到其影响的国家为陆海空军官发放了匕首。有些南美国家也采用军官匕首。日本也在军界采用了礼服匕首。但如今这一传统基本被废弃,只有收藏家才会保存这些匕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