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35季 2021中考备考反思

 冯二马的小悟 2023-02-17 发布于山东

嗨,大家好!

一、备考反思

按照语文试题各题型分布顺序,对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三大部分进行备考总结。

(一)积累与运用    

考查特点:语文试卷前三个选择题,侧重于考查字音字形、成语运用近义词辨析、语句衔接等题型。字音字形侧重于考查多音字、形近字、常用易读错字;成语和近义词侧重于考查感情色彩、使用对象区分、意思运用等方面;语句衔接侧重于句式照应、意思相关、总括句的判断等。

备考反思:在平时的备考中,我们对六册课本上的字音字形、成语进行了充分复习,但是在实际的考试中,同学们还是容易丢分。

究其原因,识记到运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字音字形题考查在具体语境中的语言文字运用,不是对课本字词的直接考查,而是一种变型。需要同学们在识记的基础上,区分形近字、多音字、常用易混易错字,还要学会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进行综合运用。

成语备考除了识记意思以外,还要注意一下方面。一感情彩色,这个不多说了;二大词不能小用(比如“日理万机”多指高级领导人,不能随便用);三语义是否重复(比如“遍体鳞伤”意思就是满身是伤,不能再和“浑身”“全身”连用);四使用对象是否恰当(比如“赏心悦目”“叹为观止”的主语是人,主语换成物的时候,前面必须加“令”,令人赏心悦目或令人叹为观止);五望文生义也是很容易犯的错误(比如“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化大,不能理解为大海和农田;“万人空巷”多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不能误用为巷子里没人静悄悄)等等。

语句衔接的备考对孩子们来说是难点,对我来说更是难点。大家都知道语句衔接侧重于语感的考查。可是这个语感怎么来的,绝非是一日之功,还是要靠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也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语文学习方:多读、多背、多记。总感觉自己这个方面的备考很空,作为老师不能给学生立竿见影的学习方法很惭愧,因为语感的提高真的需要长时间的功底。

病句和标点的备考,个人感觉比语句衔接得分快。病句侧重于句式杂糅、成分残缺、否定不当、搭配不当等,备考时有明确的技巧可点拨,但是这个病句学生除了掌握答题技巧,还是要依靠自己的语感。标点考查侧重于常用标点的特殊用法。比如问号常考连续问、倒装问、选择问;引号常考间接引用、直接引用;顿号常考三类不同层次的并列用逗号,并列谓语补语用逗号,约数中间不用顿号;书名号和引号的区分,破折号和冒号的区分也是常考考点:另外一些特殊用法,比如说话人在前面|、在中间、在结尾时,冒号、逗号、句号的运用也会考到。

文学文化常识这两年明显侧重于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比如古代计时单位“更定”是几时;“社稷”的含义等等,文学常识国内的侧重于作品与选篇,比如《战国策》《左传》《史记》三部作品的作者、朝代、哪篇课文出自哪部作品常考;国外侧重于国别、选篇。

名著导读更多的侧重于对细节的考查,在备考的时候既要整体总结,也要细节赏析。也就是初中三年要整体规划,带领学生真读,细读。

综合性学习比较多样,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比如图文转换、采访、对联、新闻标题等等,在备考时每类题型做完,还要总结做题规律。比如采访题要让同学们总结设计采访问题最好分阶段设计(前期如何准备、中期遇到困难如何克服的,后期规划),这样就防止同学们设计的采访问题意思重复,导致得分低。

专注的小可爱们!

(二)阅读理解

考查特点:诗歌侧重语句赏析、手法鉴赏、情感分析等;古诗文,课内识记,课外运用。现代文侧重于信息筛选与概括、语言赏析、手法鉴赏、内容主旨理解等。

备考反思:诗歌鉴赏常见的五大类型:品味炼字类、名句赏析类、情感主旨类、手法鉴赏类、想象描述类。在实际备考的过程中会发现无论哪一种类型,都离不开对语言的理解,只有读懂才有可能做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文言文备考还是要加大阅读量,见多才能识广。加强对课内重点实虚词的积累,另外加强对古文的阅读。

现代文肯定是备考重点。因此我们也花了大量的备考时间,最后发现技巧点拨基本固定,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重点,比如对说明方法的考查,答题步骤很固定:运用了……说明方法,说明了……特征,使说明更加准确具体。大部分同学说明方法能答对,但是对句子内容的分析会出现偏差。

认真备考的样子,真美!

(三)写作

考查特点:材料作文是近几年的常考热点类型,根据去年高考题考了演讲稿,所以应用文也是一种考查类型,比如书信、演讲稿等。

备考反思:写作是备考的难点,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技巧也是固定的,语文老师和同学们几乎都知道,开头结尾最好用排比、景物描写,中间最好有过渡等等技巧。但是在平时的写作中真正实践起来,好作文还是很难写出来。孩子们之所以词藻贫乏、语言干巴、材料陈旧,还是阅读少、经历少。

一切的技巧最终要落脚在同学们的语言表达上,然而同学们的这种能力千差万别,所以语文表达能力的提升是今后教学的重中之重。

中考前一天,首导发的粽子,一定高中!

二、重新开始,如何教学?

如果重新从初一开始教学,个人有以下想法。

首先课内注重对语文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有升学压力,对于应该掌握的语言专业知识必须扎实。比如今年高考题中考了“反复”这个语文课程中的专业手法,类似于这样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必须加强培养。

其次,加强古文阅读。从初一开始,帮同学们选择国学经典开始阅读,积累文言知识,培养语感是一个方面,另外可以学习古人智慧,养成高尚品德。如果可以,从《论语》《资治通鉴》等开始,加强学生对古代经典的阅读。

再次,加强现代名著阅读和积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好处不多说了。

同学们写作文为什么做不到古今通用,因为对古代不了解,对现代不熟悉,又缺少人生经历,要想提高写作水平,语文素养,阅读是敲门砖。

另外要加大语文综合实践性活动的组织,比如演讲、书法、整本书阅读、研学。让同学们去经历,去历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或生活情境中去运用语言,提高表达能力,从而沉淀心性,发展思维,启迪智慧。

最后,写作教学。以课本为根,向课外拓展。虽然自己教了很多年学,也就是在今年备考的过程中,才发现教材真的是很好的写作范本。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侧重了阅读教学,忽视了教材的写作功能。人教版每个单元后面的写作活动就是很好的写作指南,一定要好好研究和利用。

中考备考还有很多方面,原则上要细致、要全面、要深入。今年的备考还有很多要反思的地方,比如自己在时间上因为个人原因,开始的很多时间靠不上。但是同学们却给了我最大的理解,感谢孩子们,限于能力水平今天先反思这些。

中考录取比例1:1,这意味着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很多人认为高考很重要,但是中考更是很多孩子命运的转折点。作为老师,期待通过自己的反思给孩子们更大的帮助,更期待孩子们能战胜自己,赢得中考。

且行且思,努力前行!

愿所有的孩子们前途似锦,有梦为马,仗剑天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