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先生胸骨后、胃灼热隐痛按痰热阻滞,邪在少阳用经方小陷胸汤和小柴胡汤治愈。

 杏林仁者 2023-02-17 发布于河北
武先生胸骨后、胃灼热隐痛按痰热阻滞,邪在少阳用经方小陷胸汤和小柴胡汤治愈。
武先生,49岁。2022年9月18日初诊。自述胸骨后、胃灼热隐痛,泛酸,中药,西药吃了有时好,有时坏,反反复复5,6年了,饮食正常,我查看患者舌质红,舌苔淡黄而厚,脉弦。
胃镜检查有胃窦处糜烂,食管近贲门处有糜烂斑,确诊为慢性胃炎,慢性食管炎。
我诊断为痰热中阻,少阳经气郁滞有关。
治宜清化痰热,活血通络。
方:柴胡,黄芩,煅瓦楞,桔梗,麸炒枳壳,姜半夏,全瓜蒌,黄连,吴茱萸,乌贼骨,青皮,当归,川芎。10剂,每日1剂,水煎,一日服三次。
药后复诊,患者反馈服药后胸骨后、胃灼热隐痛,泛酸均好转,因患者药出门打工,不能煎熬中药,所以配代用茶巩固治疗,此后又服用中药代用茶3个月,另外嘱咐患者注意饮食和情绪调理,近日患者反馈症状完全消失,饮食正常,没有做胃镜复查。
病例方药分析:胃部、胸骨后(食管部位)疼痛不舒服虽然与胃有关,但与少阳也有联系。因少阳主胸胁,从经脉而论,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皆从缺盆下胸中贯膈,循行于食管之分野。食管与胃,虽然管腔相通,血肉相连,但在人体,因横膈而分为上、中二部,膈上属胸,膈下属胃。反流性胃病涉及少阳、阳明两经。此类病情较为复杂,兼有痰热中阻、少阳经脉郁滞。痰热阻于胃,累及少阳,出现胆胃不和的情况,所以会有胃、胸,胁痞结胀满,疼痛,或反酸,或呕恶等症。小柴胡汤治少阳病,病位以胸胁为主。小陷胸汤是治疗痰热阻滞胃、涉及胸膈的经方,又加当归,白芍和血活血,黄连,吴茱萸,煅瓦楞,乌贼骨制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