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课堂纪律

 风动流年暖心情 2023-02-17 发布于河南

(2213)

闲话课堂纪律

什么是课堂纪律?网上给出的答案是:课堂纪律是指为保障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设置的行为标准及施加的控制。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条件,有助于维持课堂秩序,减少学习干扰,也有利于学生获得情绪上的安全感。

在现实中,不同的老师,对课堂纪律的理解也可能意见不一。

一部分老师会认为,课堂纪律嘛,就是惩戒,就是批评,就是严格要求。然而,在我们身边,我们经常也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老师,很负责任,对学生要求也十分严格。每天上课表情严肃,不给学生一点好脸,学生也都十分怕他。但是他的课堂效果并不一定都好。甚至还会造成极个别学生的故意对立。

也正因为此吧,我更愿意把“纪律”当作一个名词。它代表的应是一个过程。我们教育学生要守纪律,实际上就是在教育学生以一种自己认为最恰当的方式去听讲学习的过程。从这个意思上说,课堂纪律与我们老师的教学工作息息相关,尽管也许会有一部分老师会忽视了它。他们想教给学生的是内容,而未必是成为一名好学生所应具有的习惯。有时候,我们的老师会用奖惩机制来约束学生,并认定学生知道该如何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他们认为,当老师讲课的时候,学生都要全神贯注地看着老师;当老师让大家看书的时候,学生都不会做小动作或者说话。我们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从之前上课的经历中,已经对课堂上的正确方式有所了解。实际上,如果学生没有按我们的要求听课,最说得通的解释就是我们并没有教他们该怎样做。

在纪律的约束下实施教学,这在教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中是一种前端性投资,这需要大量的规划。学生的坐姿、记笔记的习惯以及回答问题的方式等等,这些都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的练习。不过,投入心力强调纪律会产生令人吃惊的效果。其实许多学生都希望达到你的要求。他们只是在等教师来教他们怎么做。

另一方面,我们说课堂纪律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应具有的一些习惯。那么,学生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课堂习惯或纪律?我一直以为,对于中学生来讲,他们已经有了思维,已经有了分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能力。这时候,如果我们过分地强调遵守纪律,或者说,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要求太严、太紧、规矩太多。也许还会把学生引向死板或者逼向对立的方向上来。

当然,我并不是说课堂纪律不重要。确实,课堂上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纪律来约束,但过分地强调纪律或者习惯,也必然会拒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纬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比如“食不言,寝不语”、比如整齐划一地要求学生腰挺直,目不斜视。如果学生都机械的像个木偶,像个军人,没有了天真,没有了活泼,那就不正常,就不是十三四岁的孩子应有的样子了。要知道,学生就是学生,好动贪玩是他们的天性,哪怕偶尔的说话,偶尔的小动作,也都再正常不过。

总之,在课堂上,我们不要太过于看重所谓的好的课堂纪律,有时候,我们也不妨大度一点,豁达一点,给学生多一些自由的空间。死气沉沉的课堂不一定都好,充满激情的教室也许更加能够出彩。

课堂纪律,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