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充电概念

 HNXT蓝蓝的天 2023-02-17 发布于湖南

事件背景

    2023年2月14日,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以340票赞成,279票反对和21票弃权,通过了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这也表明,欧洲将在2035年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券商指出,海外充电桩配套建设不足,政策推动下欧美充电桩需求有望快速放量。当前海外欧美地区新能源车的车桩比较高,美国约为18:1,欧洲约为12:1,配套建设明显不足。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期限为2023年至2025年。通知提出支持换电、融资租赁、“车电分离”等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公路沿线、郊区乡镇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际快充网络建设,加强停车场站等专用充换电站建设,推动充换电设施纳入市政设施范畴,推进充电运营平台互联互通,鼓励内部充电桩对外开放。

    据报道,小鹏G9将于2021年8月启动预订,9月正式上市。该款车亮点之一是采用了800V SiC(碳化硅)高压电驱平台,可达到95%的高效输出,综合续航里程提升5%+,还能使得补能效率大大增加,充电5分钟续航可增加200公里。

     800V高压平台以超预期的速度在电动汽车领域渗透,从去年开始,国内的车企包括比亚迪、吉利极氪、北汽极狐、长城蜂巢、广汽埃安、东风岚图、小鹏汽车等纷纷宣布上马基于800V平台架构的产品。

高压快充概念集体走高,香山股份两连板,通合科技等大涨

时间:2023.02.15 10:02

      充电桩概念近日持续活跃,高压快充类股集体走高,截至发稿,万祥科技涨近16%,通合科技涨约12%,香山股份连续两日涨停,蓝海华腾涨超10%,永贵电器、盛蓝股份、英可瑞、星云股份、欣锐科技等涨超5%。

    香山股份昨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即将于近期推出自主研发的首款直流充电桩—— “大白”。首先,其额定输入电压380V,输出电压高达1000V,可保持在全电压段恒功率输出。再者,搭配7寸高亮彩色触摸屏,配合Joycharge APP提供给用户丰富的交互体验。最重要的是,公司更注重充电过程的安全保护,在直流桩产品上迭代升级,提供更精准,更可靠,更全面领域的保护。总的来说,在整体电池领域技术的突破以及快充趋势下,公司的充电桩模块和整体解决方案具备更高的技术壁垒公司日前还表示,随着海外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海外对充电桩等新能源产品的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重视海外新能源市场的机会,子公司均胜群英近期加速开拓欧美市场,出口了“均悦·享”等欧标智能交流充电桩。通合科技日前表示,公司的充电模块主要应用于公共充电桩中的直流充电桩。后续公司将结合客户及市场需求等陆续推出相应高功率等级充电模块。

       川财证券指出,补能效率为当前充电桩主要痛点,大功率直流快充与换电互补有望成为主流补能方式。一辆纯电动车通过直流充电桩充满电量需要几十分钟,通过交流充电桩充满则需要几个小时,充电效率相差较大。而国内桩企在早期布局时,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往往以建设成本较低的交流桩实现规模优势,导致目前充电桩的分布仍然呈现交流桩数量大于直流桩数量的特点。下阶段的行业竞争将围绕补能效率展开,大功率直流快充和换电将成为公共桩的主要形式,同时要解决在快速充电时高温对电池的损耗问题。该机构表示,看好充电桩领域:大功率直流充电桩核心组件充电模块供应商,相关标的:盛弘股份、科士达、通合科技等;快充液冷散热系统环节,相关标的:英可瑞、永贵电器、英维克等。

查看附件

申万宏源: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突破10% 换电重卡领域值得关注

时间:2023.02.10 17:02

       智通财经APP获悉,申万宏源发布研究报告称,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22年突破10%关键点位,细分车型表现亮眼,重卡市场爆发在即。换电重卡将成为新能源商用车赛道上最值得关注的领域之一,而其中主要的投资价值将集中于增量部件包括电池、电驱动系统、电子电器系统、换电站系统三个方面。建议关注:包括宁德时代(300750.SZ)、英搏尔(300681.SZ)、瀚川智能(688022.SH)、经纬恒润(688326.SH)、瑞可达(688800.SH),以及蓝海华腾(300484.SZ)、精进电动(688280.SH)等。

申万宏源主要观点如下:

2021年,我国商用车虽然仅占全社会保有量的11.8%,但却消耗了53%的汽柴油(1.22亿吨),并贡献了超一半的碳排放。因此,大力推进商用车的新能源化,假设单位里程能耗减半,便将有望大幅节省社会能源支出超3000亿元。投射到资本市场,这些成本节省有望滋养出千亿利润的新产业,对应板块市值将突破2万亿。

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22年突破10%关键点位,细分车型表现亮眼,重卡市场爆发在即。

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2022年突破10%。参考过往智能手机和新能源乘用车发展历程,行业将转入高速成长期。具体到车型,轻微卡、客车渗透率提升显著,其中轻微卡11月份渗透率已达到10%,整体客车达到21.9%接近2021年底高位。新能源重卡22年渗透率接近5%,其中一半为换电重卡,销量同比+272%。

政策由补贴转向使用场景建设,地方政府政策仍具力度。

在国家层面,国补至2023年完全退坡,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已逐步消化补贴影响。体现在销量上,新能源商用车于2020年触底反弹,并于2022年创销量历史新高,行业驱动因素转变为能源转型、路权开放以及换电技术发展,政策发力重点从补贴转向改善新能源商用车使用环境。地方政府扶持政策主要面向物流企业,搭配各地城市路权开放政策,我们看好新能源轻型载货车发展潜力。此外,商用车双积分政策也在紧锣密鼓地探讨中,配合国家层面柴油商用车淘汰规划,有望刺激新能源商用车对传统能源商用车的替代性需求。

当下换电方案具备经济效益,未来将有多种补能方式共存。

以5年周期测算,纯电轻卡成本节约在7.2万元;换电模式结合车电分离模式下,成本将有显著下降,换电中卡成本节约在18.8万元,换电重卡车型较柴油车型支出下降在43.5万。此外,换电重卡增重在1-2吨,对商用车辆运载影响可控。换电站方案目前主要采用顶换式、侧换式以及整体双向换电模式,其中顶换式已率先开展商业化应用。除换电外,4枪快充和架空电缆方案也有望在长期获得推广,以江淮、三一为代表企业已于2022年内推出4枪快充车型,重卡快充时间缩短至30-45分钟。

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链受益于需求爆发,上下游已出现具竞争力企业。

传统主机厂包括吉利远程(汉马科技)、三一重工、宇通重工、福田汽车、一汽解放等。新势力以DeepWay为代表,旗下重卡聚焦高级别自动驾驶。公司重卡量产规划清晰,量产落地迅速,有望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从零部件看。电池领域看好宁德时代在未来保持行业装机量第一位置。驱动电机作为重要的核心零部件,也将进入成长期。行业内特百佳和苏州绿控占据第一梯队。特百佳以8624套成绩成为2022年重卡动力系统销冠,苏州绿控紧随其后。此外,英搏尔、蓝海华腾、精进电动也推出专供商用车驱动、电源、电机产品,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受益。零部件方面,瑞可达将受益于换电重卡以及换电设施数量扩张。整车控制器领域,经纬恒润已针对商用车推出5款整车控制器。换电设备方面,厂商也在把握换电重卡带来的机会,瀚川智能通过定增扩张现有产能,已经成为行业的主要玩家,博众精工,协鑫能科紧随其后。

风险提示:政府投资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经济性测算。

查看附件

解决充电过慢核心矛盾,高压快充渗透速度超预期

时间:2022.07.25 07:07

    800V高压平台以超预期的速度在电动汽车领域渗透,从去年开始,国内的车企包括比亚迪、吉利极氪、北汽极狐、长城蜂巢、广汽埃安、东风岚图、小鹏汽车等纷纷宣布上马基于800V平台架构的产品。

    西部证券分析指出,高电压快充热损小,同时能减小车内线束线径,可行度较高。以500A充电枪电流计算,若实现4C以上的快充要求,电池包容量在50/75/100kWh的主流车型对应的母线电压需求为400/600/800V,高压化趋势已来。

    上市公司中,金田股份(601609)研发生产的800V高压电磁扁线产品已通过部分车企认证。蓝海华腾(300484)与国内大型主机厂已经在规划高压800V系统,SIC项目正在进行预研,目前已开发800V高压的IGBT。

蓝海华腾(300484)向上游产业链布局 投资入股碳化硅企业基本半导体

时间:2022.06.13 07:06

近日,国内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功率器件企业——基本半导体宣布完成C2轮融资,A股上市公司蓝海华腾(300484)现身投资人之列。本轮投资由蓝海华腾、广汽资本、润峡招赢等联合完成,而在此前基本半导体的多轮融资中,参与方已“众星云集”:闻泰科技、博世创投、中国中车、力合科创等一众行业标杆公司纷纷加盟助力。基本半导体称,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推动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研发进度以及制造基地的建设,并着力加强在新能源汽车及光伏发电领域的市场拓展。蓝海华腾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中低压变频器及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供应商,一直保持对于下一代技术在相关解决方案领域应用创新的密切关注及相应布局。新能源汽车正是碳化硅功率器件的主要应用场景,根据海通国际研究报告,在新能源车上,碳化硅器件主要使用在主驱逆变器、OBC(车载充电机)、DC-DC车载电源转换器和大功率DCDC充电设备。碳化硅功率器件可以帮助新能源汽车系统效率更高、重量更轻及结构更加紧密,进一步节约新能源汽车成本及提升续航里程。随着各大车企相继推出800V电压平台,为满足大电流、高电压的需求,电机控制器的主驱逆变器将不可避免的由硅基IGBT替换为SiC-MOS。而据市场研究和战略咨询公司Yole新近发布的Power SiC 2022报告,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碳化硅芯片产业发展将势不可挡,SiC器件市场预计将吸引更多厂商加入其中,产业由此迎来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和供应链整合。目前,蓝海华腾的电控产品已在新能源客车、重卡、物流车、特种车领域实现大批量销售,在新能源商务车电控领域关于车企覆盖率、车型覆盖率、市场占有率均领先行业,与金龙汽车集团、北京理工华创、比亚迪、特百佳、安徽华菱、陕汽集团、三一重工、开沃重工、徐工集团等多家客户达成了稳定合作关系。分析人士认为,蓝海华腾通过提前布局基本半导体,将进一步加强上下游联动,助力公司在新能源车电控业务领域保持持续的市场领先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