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辅食添加的10个误区,你踩了几个雷?

 儿童营养师王斌 2023-02-17 发布于江苏

王  斌

中国注册营养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高级营养讲师

擅长将医学与现代营养知识结合,专注母婴营养健康领域。手把手教你如何科学养育孩子!

误区一


 ×  婴儿时期各种各样的食材都让宝宝吃,宝宝以后不挑食。

 √  大多数父母都会这样误解,其实,宝宝的饮食喜好不会从婴儿时期就固定下来的。

误区二


 ×  易过敏的辅食添加得越晚,宝宝过敏几率越小。

 √  对于正常的宝宝,推迟添加易过敏食物不能降低食物过敏的风险。

误区三


 ×  宝宝的辅食必须单独做。

 √  每天一次或两次添加辅食的阶段,可以在放调味料以前从大人的食物分出来。

误区四


 ×  身材矮小的宝宝辅食最好晚点添加。

 √  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不要自己做判断。

误区五


 ×  第一次吃某种食材的时候,如果嘴巴周围变红了,说明宝宝对食物过敏。

 √  其实,没有办法马上判断出来是否为过敏。

▲图片来自育儿互助营养与辅食群:亦朵妈

误区六


 ×  辅食必须每天定量地吃。

 √  不必在意辅食量,重要的是多尝试。

误区七


 ×  辅食应该首先添加蛋黄,可以给宝宝补铁。

 √  蛋黄不能作为宝宝最先添加的辅食,因为蛋黄不能补铁。

误区八


 ×  自制米糊更营养、更健康。

 √  在宝宝添加辅食初期,配方米粉更适合宝宝营养需要。

误区九


 ×  肉汤中营养丰富,煮过的肉没有营养。

 √  煮过的肉汤营养不高,更应该给宝宝吃肉。

误区十


 ×  多种食物混合更有营养。

 √  对于辅食添加初期的宝宝,分别添加各种食材既可降低过敏风险,又可以帮助宝宝味觉形成。

这十个雷区,你踩了几个呢?

-这是我为大家分享的第1031篇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