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建华|《红楼梦》人物语言选读(第14、15回)

 新用户6526zsvC 2023-02-17 发布于江苏

《红楼梦》人物语言选读(第14、15回)

潘建华

第14回
1、“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她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不要把老脸丢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注释】
(1)烈货:泼辣的人。(2)脸酸心硬:形容说话、做事不留情面,心肠狠毒。
【解读】
这是来升说的话。凤姐“威重令行”名声在外,还没到西府“管理内事”,来升就提醒手下人,这段时间大家务必小心,千万不要撞在枪口上。
身为宁国府大总管,来升的这番话既不得体也不负责。第一,他不该用轻蔑的口吻,背后称凤姐是“烈货”;第二,他不该暗示手下人虚与委蛇,应付凤姐;第三,他不该卖人情、拢人心,允诺手下人“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第四,宁国府管理混乱,固然因为尤氏的“好性儿”,也跟来升未能尽到总管之责任有着直接关系,正如焦大所骂那样,说来升“不公道”“瞎充管家”。
关于宁国府大总管的名字,小说前后交代不一致。第七回作“赖二”,第十四回作“来升”,第五十三回又作“赖升”。由于《红楼梦》是未完作品,早期又为传抄本,出现一些讹误在所难免。
笔者认为,赖二、来升、赖升,是同一个人,他可能是赖嬷嬷之子,赖大(荣国府大总管)之弟。凤姐上任后,曾对来升媳妇说:“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三四辈子的老脸”,说明来升家几代人都在贾府当奴才。另外第七回有一条脂批:“记清,荣府中则是赖大,又故意综错的妙。”似乎也在暗示赖二与赖大有关连。
2、“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
【注释】
(1)好性儿:指好脾气。(2)有脸:有脸面,有身分。(3)没脸:没脸面,没身分。(4)一例:一律,同样。(5)清白:清楚明白。
【解读】
这是王熙凤对来升媳妇说的话。“你们奶奶”指尤氏。
这段话传递了三层意思:第一,我不怕得罪人,比不得你们奶奶的好脾气;第二,不管你们之前怎么做事,现在按照我说的做;第三,我不会看面子,谁做错了事,我就处罚谁。
尤氏性格优柔,对待府中人事宽容,以致管理混乱无序。与尤氏作对比,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先“破尽痼弊”(脂砚斋语),再订立规矩,强调制度面前,“有脸的”、“没脸的”一律平等,表现她六亲不认、不讲情面的性格。
3、“明儿她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
【注释】
(1)睡迷了:指睡觉中出现迷糊了的情况。(2)开发:打发,处理。(3)打板子:形容严厉地责罚。板子:用作刑罚工具的木板或竹板。
【解读】
这是王熙凤惩罚迟到者说的话。这个人因为“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正好撞到了凤姐的枪口上。
首先,凤姐并不急于处罚,而是把他凉在一边。让他在众人面前丢脸,长时间处在恐惧和羞愧之中。
接着,凤姐先说了两点处罚的理由:第一,你带了一个坏的头,如果别人都跟着你学,将来都没有人做事了;第二,我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你就带头违反。如果放过你,我还怎么去管理别人。
说完理由后,凤姐才放下脸来,下令打二十大板,革去一月银米。
最后凤姐还扬言:“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不怕挨打的,只管误!”既是对其他人的威慑,也是对这个人的安慰,你今天虽然挨了打,但是和后边的人相比,还算轻的。
果然,自此之后,大家“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不敢偷闲”。事实证明,凤姐“杀一儆百”的方法非常有效。
4、“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
【解读】
这是王熙凤对贾宝玉说的话。林黛玉6岁时,母亲贾敏去世;11岁时,父亲林如海又去世了。林黛玉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儿。
凤姐对宝玉说:“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住长了”一语双关,意味深长,暗示黛玉将会嫁给宝玉。
凤姐看是随口一说,实际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句话说出了几个人的心愿。
首先,说出了宝、黛二人的心愿。宝黛初见,一见如故,从此二人“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言和意顺,略无参商”。几年下来,二人由青梅竹马,到暗生情愫,已然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程度。他们的关系,在贾府就是公开的秘密。
其次,说出了贾母的心愿。自从黛玉来到贾府,贾母视若“心肝儿肉”,万般怜爱,一如宝玉。现在女儿女婿都不在了,贾母肯定会把黛玉留在身边,直到嫁人。虽然贾母没有挑明宝黛的关系,却认为他们“不是冤家不聚头”,一直采取默认的态度。
第三,说出了凤姐自己的心愿。凭借凤姐的精明,她不可能不清楚宝黛钗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从自身利益出发,她一定会把赞成票投给黛玉。如果宝玉娶了宝钗,将会直接威胁到她管家奶奶的地位。至于续书中安排的“调包计”,应该不是凤姐的本意。
第15回
1、“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注释】
(1)令郎:敬辞,尊称对方的儿子。(2)龙驹凤雏:比喻聪明英俊的少年。驹:小马。雏:幼鸟。(3)世翁:世交之家的晚辈对长辈男子的称呼。(4)唐突:冒犯,亵渎。(5)雏凤清于老凤声:语出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比喻儿子将胜过父亲。清:清亮。(6)量:估量。
【解读】
这是北静王对贾政说的话。“令郎”指贾宝玉。
北静王,名水溶,出场时年未弱冠,形容秀美,性情谦和。因曾耳闻“衔玉而诞”的奇事,故特召宝玉前来相见。
看到宝玉一表人才,又出语不凡。北静王先用“龙驹凤雏”一词,比喻贾宝玉是个英俊秀颖的少年。
再引李商隐的诗句“雏凤清于老凤声”,称赞宝玉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来的成就定在贾政之上。
最后还邀约贾宝玉以后常去王府谈会,并送给一串鹡鸰jí líng香念珠,作为初次见面的礼物。
又是赠言,又是赠物,可见北静王对宝玉的钟爱之情。
2、“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下来,咱们姐儿两个坐车,岂不好?”
【注释】
(1)人品:人的仪表。(2)猴:屈身攀援。
【解读】
这是王熙凤说的话。“好兄弟”指贾宝玉。
小说中多次写到凤姐和宝玉的关系亲密,非同一般。原因如下:
其一,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亲侄女,贾琏的妻子。她既是宝玉的表姐,又是宝玉的嫂子,亲上加亲,感情上较别人自然更深一层。
其二,贾宝玉是贾母和王夫人的命根子,王熙凤不会不知道。宠着宝玉,就是讨好贾母和王夫人。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王熙凤说宝玉有“女孩儿一样的人品”,说明她“懂”宝玉,是宝玉的知音之一。“非此一句,宝玉必不依。”(脂砚斋语)
3、“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
【解读】
这是王熙凤对静虚说的话。“太太”指王夫人。
“这样的事”指下面一桩公案:张财主的女儿张金哥去庙里进香,遇见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李衙内一定要娶金哥,可金哥已与原任守备的公子订了亲。张财主要退亲,守备不答应,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净虚曾在长安善才庵出家,与张财主家有往来。张财主家请净虚帮忙。
净虚对王熙凤说,如果贾府能修书一封,让长安节度使云老爷出面,逼着守备家退亲,张家愿意“倾家孝顺”。
听了净虚的话,凤姐回答了两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这件事情不大,我们贾家完全能办得到;二是现在太太不问事了,求太太、老爷还不如求我;三是故作矜持,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份。
这两句话,集中表现了王熙凤逞强好胜、口是心非的性格。
4、“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注释】
(1)阴司:指阴曹地府。(2)地狱:宗教中指人死后灵魂受折磨的地方。(3)报应:佛教用语,原指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
【解读】
这是王熙凤对静虚说的话。“他”指张家。
这段话堪称王熙凤的人生宣言。为了三千两银子,她完全不顾是非曲直,不怕阴司地狱报应,仗势弄权,包揽词讼,胆大妄为,心狠手辣。充分暴露其贪婪无厌而又脸厚心黑的性格,同时也间接反映了当时官场徇私枉法、腐败黑暗的社会现实。
受人钱财,替人消灾。王熙凤假托贾琏的名义,派人送信给长安节度使云光。结果是张财主赢了官司,女儿却上吊自缢了;守备家被迫退亲,儿子跳河殉情了。两家都是家破人亡。脂砚斋评语:“凤姐恶迹多端,莫大于此件者:受赃婚以致人命。”
这次的成功,让王熙凤尝到了甜头。从此以后,她的胆子更大了,更加胡作非为起来。脂砚斋讽刺她:“真与雨村是一对乱世之奸雄。”
5、“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这三千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作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便是三万两,我此刻也拿得出来。”
【注释】
(1)扯篷拉纤: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扯篷:张帆。比喻做事张扬。拉纤:比喻从中介绍。(2)盘缠:路费。
【解读】
这是王熙凤对静虚说的话,实际上是为自己洗白和辩解。
回顾一下刘姥姥打秋风的情形,王熙凤大费口舌、做足表演,最后才赏给刘姥姥二十两银子。现在却是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索要张家三千两银子,充分暴露她贪得无厌的本性。
王熙凤明明独吞了三千两银子,却还炫耀自己不差钱,“便是三万两,我此刻也拿得出来”。她还欺骗静虚说,这三千两银子都是给办事小厮的辛苦费,“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这是典型的“既做婊子,又立牌坊”的做派。
此地无银三百两。王熙凤竟然说出类似的愚蠢、低智商、自欺欺人的话来,真是“聪明中的痴人”(脂砚斋语)。
6、“虽如此说,张家已知我来求府里,……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这点子事,别人的跟前就忙得不知怎么样,若是奶奶的跟前,再添上些也不够奶奶一发挥的。”
【注释】
(1)这点子:形容很小。(2)一发挥:形容轻而易举就可以办好。
【解读】
这是静虚对王熙凤说的话。为了能让王熙凤帮忙,静虚主要使用了两招手段。
一是激将法,“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静虚的话,让生性好面子、又好逞强揽事的王熙凤,果然“发了兴头”。
二是拍马屁。静虚一味奉承讨好,用甜言蜜语称赞王熙凤“能者多劳”,“再添上些也不够奶奶一发挥的”。千穿万穿,马屁不会穿。喜欢卖弄才干的王熙凤,听了这些奉承话,“越发受用了”。
静虚,是馒头庵(水月庵)的住持。她的故事,主要安排在第七回和第十五回。
第七回为侧面描写,间接介绍了静虚三件事。一是周瑞家的称呼静虚是“秃歪剌”。意即不正经的老尼姑。歪剌,指卑劣下贱的女人。二是小尼姑智能说师傅(静虚)去于老爷府里去了。脂砚斋点评道:“所尚僧尼者,悉愚人也。”大意是,(人们)所推崇的和尚和尼姑,都是愚弄人的人。三是周瑞家的对惜春说,余信(谐音“愚信”)管着各庙的月例香供银子,静虚来了就与余信家的咕唧了半天,目的是“骗布施,哄斋供”(脂砚斋)。
第十五回为正面描写,重点写了静虚如何与王熙凤密谋,最后拆散了一桩婚姻。本是佛门净地的水月寺,竟成了她们进行肮脏交易的场所。
出家人本应慈悲为怀,行善积德。但是静虚为人奸猾,老于江湖。概括一下,她主要犯了以下罪过:
第一,攀附权贵,投机钻营;第二,扯篷拉纤,从中牟利;第三,招摇撞骗,愚弄信众;第四,溜须拍马,诳语连篇;第五,棒打鸳鸯,致死人命;第六,管教不严,尼姑偷情。
综上所述,静虚之贪婪、之狠毒、之狡诈、之心机,丝毫不输于王熙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