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段与“雪”相关的记忆

 小赵作文 2023-02-18 发布于重庆

很久以来,我都想写写覆盖在心里很多年的那大雪。


我的老家基本没有雪,哪怕是极冷的天气,都只能看见对面山上至半腰的白色。冷着冷着,正月就来了。正月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拜年。拜年是有先后次序的,最先走的当然就是舅舅家。近处的亲戚陆陆续续拜年完毕,我父亲就会带着我背着两把面条、两块腊肉、两斤酒或者还有点糖饼甜食去往一个叫核桃源的地方。那是一个盖上,整个冬天都覆盖着白雪。


这门亲戚是认的,据说那个我喊外公的人曾经医治过我家的某个人。具体的事件父亲其实给我们讲过很多次,但是我都没有记住。反正从那以后就作为一门亲戚走。那个外公家,没有儿子,女儿结婚后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对于这门亲戚,我总是有着一种神秘的感觉。一是隔得太远,走路5个小时才能达到;二是去的时间基本就是一年一回,而且每次去都是头天去,第三天回。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去他们家根本就不是去走亲戚的,而是去看雪的。


从我们家出发,地面干燥,越往山上走路面就开始变得有些泥泞。小路两边的土地的石缝角落里,零零星星开始有雪未化完。渐渐地越往上走,土地里的雪越来越多,直至小路上都铺着雪。快要到外公家的时候,已经看不见路了,到处都是白白的雪,非常惹人喜爱。


进了屋子,屋子里的火炕上照旧熏着一个树根头。所谓的火炕就是一个木制的宽边架子,中间挖了一个坑,嵌上铸铁盆。中间烧火,四周坐人。火上还架着一个三角,三角上永远有一个熏得黑黑的鼎罐。除了煨饭、煨菜,平时是没有明火的,只有烟熏着。

因为冬天的时间很长,所以需要的柴禾很多。什么柴禾最耐燃,那就是生的树疙瘩。所以那外公家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熏人,熏得人眼泪直流。

这样的时候,我宁愿出门走走。他们家的后面紧挨着一片菜地,菜地后面就是山林。冬天的山林很有意思,各种颜色的树木都有。在雪的装饰下,更是各具风味却又巧妙组合。树林里的大石头下面无一例外地挂着冰凌,像超大号的簪子,晶莹剔透。

最有趣的还是晚上听竹。风吹着竹林,簌簌地响。有时候啪地一声,我就想起“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长大后我发现这句诗是白居易写的,瞬间有些洋洋自得。窗外没有月光,但是依然泛着朦胧的白光。大家都已经沉沉睡去,一个小女孩打开各种感官,感受着属于她的雪夜。

离开他们家的时候,雪依然厚厚的,厚得看不见雪下面的白菜。而我,不得不原路返回,把这一切留在记忆里酝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