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渡舟:病人在床上躺着,他的饮食代谢处在一个低水平。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喝水不得法,就容易得水气病

 北京润雨 2023-02-18 发布于辽宁

刘渡舟讲伤寒例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漏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端若,不可与之也。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63)


      这一条论热病容易发生喝水的何题,这个病人是个热病,就要饮水,这里有一个辨证的关系,以及给水的方法,因此,这一条对于医生和护士都是很重要的。“凡得时气病”,“时气病”就是外感之病,“至五六日”,到了五六天以后,“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他謁了,乐意喝水,但他喝的水量并不多,这个样子就不应当叫他多喝。“何者”,什么道理呢?“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因为他的脏腑之热还少,这个热不能够消水,故要给他这个水特多,“便更与人作病也“。这个不要轻视啊!热病到了五六天以后,渴欲饮水啦,是给他喝,还是不他喝呢?这个要问。他喝的多少啊?他虽然是口渴,但喝得不多,就不要叫他喝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脏腑之热还很少,热不能够消水。喝得太多了,水变成病了,就发生水证了,故不能给他喝得太多。
         “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到了七八天,里热盛了,他大大的口渴,愿意喝水了,和五六天渴欲饮水时不一样了,这个时候“犹当依证而与之”,“犹”当“还”讲,还应当依照病证的具体情况给他喝水。“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要给他喝水的时候,比如说他乐意喝一碗,就给他喝半碗,或者半碗多点,“常令不足”,就是叫他喝得常不够喝,“勿极意也”,千万不能够顺从患者的意思。为什么不行呢?“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能喝一斗的就给他五升,也就是一半。这里头有道理,不但是喝水,也包括吃饭在内。病人在床上躺着,他的饮食代谢处在一个低水平,因为是热病患者,里头有热,他要水喝,你给他点水,这是应该的,而且这点水对于里头的热也是有好处的,故可以喝水,但是不要过了。只能够少给,不能够多给,这就是一个方法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够满足他的意思而要少给呢?喝得多了,脾胃就不能够消水,喝得挺多,当时挺痛快,痛快一时咕咚咕咚,喝了两满瓶,喝完了小便少了,尿不出来了,在里头蓄水了,心下悸呀,脐下悸呀,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出来水证了,容易发生这些问题。这里也有护理的知识,中医的护理学。不但是喝水,吃饭也是这个道理,只能给一半,不要满量。满量了,他消化不了,就要出问题。
        “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这个人喝了水以后,肚子胀了,小便也不利了,或者喘,或者哕,哕就是气上逆,就成了水气病。这就是三焦不利。“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现在由胃到脾,由脾到肺,由肺到肾,再到膀胱,水的道路不通,就停了水里头有了水饮之邪,就会出现肚子胀满,小便不利,“若喘”,肺气不利则喘,“若哕”,胃气不利则吵。还给他喝水吗?不要喝了,他已经成为水病了。也可以说在病人要水、喝水的过程中,就出现了“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这样的问题。如果要让他尽量地喝水,就会出现蓄水,故“不可与之”并不是在“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以后,面是个倒装句,也可以摆到前面来。“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
        “言能饮一斗,与五升”,是不是啊?为什么不让他多喝呢?因为他一喝多,就会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故“不可与之”既可以搁在后边,也可以搁在前边。喝水不得法,就容易得水气病。总而言之,喝水既可能有好处,也可能带来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这个人得了热病了,他喝了水以后,水是津液津液资助了正气,正气能够拒邪外出,忽然间出了一身大汗,“是为自愈也”,这个病自然而然就好了。因此,“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有这么两种情况:一个是承上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忽然大汗出,可视为自愈,因为阳气一通,水气一达,病就好了;一个是指这个热病,发热、口渴,给点水喝了以后浑身见了汗了,出得也很多,噼里啪啦的,然后热就退了,这病就好了,得汗而解什么道理呢?因为这个人是热病,他的胃肠是干燥的,缺乏津液,给他喝了水了水属阴,能够支撑津液,里边阴液足了,能够使阴阳自和了,故浑身出汗,病就好了我在临床看过好几次这种情况,就因为喝水,病就好了,病好的反应各不相同有头晕的,也有浑身哆嗦的。中国人都有一些医学知识。比如说,妇女一生小孩,奶奶、婆婆就会告诉很多注意事项:“孩子啊你现在是产后,不能吃凉的,出去的时候都得蒙上一块手巾,不要让风吹了。”坐月子有一套卫生的常识。在这个病的时候,一般家里人不敢给他喝凉水。这不是冷的吗?怎么敢给他喝?喝出毛病来怎么办啊?大夫去了,一看脉,是阳脉,内里有热,喝点没关系。一喝就浑身哆嗦,哆嗦一会儿就好了,热也退了。这个事情我经历过好几次。也有人喝热水,头昏一阵子。怎么头昏啊?在晕得厉害的时候,心也慌,头也昏,脸刷一下就白了,一下子就出汗了,然后就好了。这个叫“冒汗作濈 [jí] ”,那个叫“战汗作濈 [jí] “。”为什么要喝点水呢?这样能引阳入阴,津液恢复,阳热水邪外退,病就好了。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喝水多了能得病,喝水适当,对于热病来说,够调整津液,使阴阳自和,它有时候能够助自解之机。喝水多的,那可真多,有个司机找我看病,西医诊断为尿崩症,说是大脑前叶长了一个东西。他喝水喝得很多,但得开车,只能在开车前预备七瓶水,少一瓶都不行,然后一杯接着一杯喝。我给他治疗了很久,一直用白虎汤,都没好。他那个病很特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