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原:诗的涟漪——读格律体新诗一组新作有感,兼论诗的共鸣之形式成因

 温馨微语 2023-02-18 发布于江苏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小说、散文、诗歌、评论、言论、随笔、特写、回忆录,等等,都欢迎。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斯 原



2919 2月,重庆格律体新诗研究院(后改称专业委员会)在东方诗风论坛诗友们基础上宣告成立,在格律体新诗(亦称现代格律诗)百年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专门机构,此后他们的队伍更加壮大,活动更加经常和多样,特别是创作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也许跟我身在重庆有关,对他们的情况方便了解。这些年他们坚持会议、学习、交流、研讨制度,坚持办好网上论坛和《东方诗风》刊物,在重庆开办了格律体新诗系列讲座,在国内多地开展了与格律体新诗同仁的交往互鉴,而在创作和研究上几乎每天每日都有大量新的的作品和研究文章面世,不但正式出版了多部(套)格律体新诗集和丛书,而且网上的、私下的单首诗、组诗、接龙诗、唱和诗、跟帖诗、同题诗、花环诗等等更是成批量连绵不绝纷纷涌现,这些不但饱含作者个别劳动的艰辛,而且往往还需要多人合作,我把它视作“诗的涟漪”。
涟漪,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一般指水面上出现波纹这种奇特而引人观注的景观,但研究深了就会发展到时空涟漪乃至蝴蝶效应等高级专门理论,不谈。要谈的是这种现象可以从自然联想到社会,即诗歌创作中的一人或多人共同完成一件作品的情形。自然涟漪由震动源引起,而由引力和张力造成的波纹配合形成,如像一块石头投入水中,这就是震动源,而水中出现的一圈一圈波纹就是水的涟漪。比照过来诗的涟漪也是这样,要有震动源和有关反应一道形成。
我读的这组格律体新诗的震动源是男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金铁霖之高足、重庆合川人的周强春节期间回乡探亲,于立春日在磁器口悦磁茶楼与多位诗人聚会,应邀引吭高歌,而诗人们听歌后和闻听此事前后吟诗唱和便是其引发的诗的涟漪。
首唱作答的便是格律体新诗研究院院长、著名诗人和诗论家万龙生先生。这里讲首唱作答有些不那么妥切,因为他不是在聚会时听了周强唱歌后写诗,而是在聚会的前一天晚上就预先写了两首同韵《柔巴依》,诗中赞美周强是;
从合川乡间飞出了一只百灵
两江五岳已传遍你美妙歌声
还回忆了他曾经在北京听周强演唱歌王帕瓦罗蒂名歌《我的太阳》的情景:
突然间想起那位远方的歌王
因为领略到那种太阳的激情
因此切确地说是周强唱歌和万龙生作诗共同引发了诗友们的唱和,万便既是震动源又是涟漪中一员。这些年来他首唱别的诗人唱和作答或接龙成诗的美事多了去了,这不是绝无仅有,此不赘述。顺便说一下“柔巴依”,唐代绝句传入波斯,被译为“四行诗”,后又被规范为格律诗,如今格律体新诗把它纳入自己阵营。本来写柔巴依的人不是很多,但近年来作者和作品却大量出现,似乎蔚成气候。
接下来是红尘的《槐花几时开》,是4节参差式和一节整齐式组成的复合式格律体新诗,第一节:
我从东南归来
听君一曲槐花几时开
撩起了浓浓乡愁
如嘉陵江水彭拜
最后一节整齐式:
唱一首槐花几时开
曲终人散时泪满腮
周强那天唱了《槐花几时开》,听歌的红尘是一位教师,她就以歌名为题,节奏、韵律鲜明,写得缠绵悱恻,动人肝肠。我想如果把这诗带入课堂,学生们是会欢迎感动的。
然后是橡树lili ,我最近才结识了她,是一位热情、开朗的姑娘,她的《歌者周强》运用想象思维说周强是“村庄飞出了一只唱歌的凤凰”很恰切的比喻。中间一节是:
我背着歌声穿透心房
陶醉在歌声里一路徜徉
我乘着这歌声的翅膀
好像是大鱼在深海欢畅
把听歌的感受抒发得独特、真实、难得。接着又是红尘的《春天里飞来一只百灵》,说由于这只百灵,“新诗和歌就成了情人”,说得真好,诗和歌本来就是结合在一起的,后来分成单独演唱的歌和用以阅读和吟诵的诗,而这次周强的歌和诗人们的诗又结合起来,说是情人关系一言中的。再下来是曹建红的《从春天走来的歌唱家——周强》,作者原系某公司总经理、书记,退休后任一家诗联书画院院长,是格律体新诗研究院重要成员,他在诗中写道:
我们都陶醉在你的歌声里
不仅因为槐花的清香
后面一行诗诗意特别浓郁,了解周强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名曲还有《梦里全是桂花香》《合川》《五百年桑田沧海》《川流不息》《深爱无言》《三峡情》《最美春天的你》《石工号子》等等。我只所以把红尘、橡树lili、草曹建红三人的诗放在一起论述,不但但因为他们成诗时间挨着,而且此类诗非常忌讳语言的重复,还好,这里只有红尘和万老师都用了“百灵”(非有意重复),而其他二人用了“凤凰”和“歌唱家”称谓,各有特色。
涟漪还在扩大,当晚万犹有余味,写下《癸卯立春与诸友在悦磁茶楼雅聚听周强高歌得此》,共4节,第3节:
春天立住了,今番有歌声托底
太阳的光芒,朗照我们的心地
槐花代替了迎春,灿烂地开放
歌者不会老,永葆青春的气息
一展在度过三年疫情期后的自信和豪迈。而且他在听了周强最新录制表达疫情之后人们共同情绪的《我想》之后,禁不住又写了《听周强歌〈我想〉之后》(题目系笔者所加),第一节:
这歌唱出了世人共同的心愿——
让我们重回暖心的烟火人间
真正的歌手就该像这样歌唱
听得听者的心儿随歌声震颤
似乎回答了在疫情中人们应有怎样的心愿、歌声和诗的问题。
涟漪仍然没有结束,像对万诗上述末行诗句的呼应似的,远在太原的诗友张静水欣赏了周强的歌唱后如醉如痴,写下《听你的歌声——致周强》,其中有如下诗句;
心绪就这样随你的歌声飘摇
将我沉郁的冬天一瞬间赶跑
无独有偶,同样远在石家庄的诗友、音乐工作者的雁语听歌后发来其诗集《丝竹屋吟草》中的一页书影,是她2009年观赏周强在cctv音乐厅举行独唱音乐会后写的一首短诗:
比小溪细腻
比湖水清粼
比长江辽远
比黄河雄浑
与生俱来的情
素朴而淳澈
想这天籁歌喉
上帝抚摸过
当然这很给力,一下子把周强的情况拉回到10多年前,也把诗的涟漪大大扩展,似乎成了我前面说到的自然界的时空涟漪在社会上也有,这为组诗作了很好凑趣。
凑趣的不止她一人。西南医院外科专家、该院2023年手术状元阿牛(钱峰)教授,那天刚在四川威远做完一台手术,乘高铁返渝后,直接赶到悦磁茶楼,听了歌又匆匆去忙工作,到深夜犹不忘赶写了一首14行诗《听音乐家周强教授清唱四川民歌〈桃花几时开〉》发来,也完成了凑趣。14行诗完全符合格律体新诗要求,是其中一个定行的独特品种,常见4-4-4-2结构。钱峰这首第14节分别是:
你从龙多山乡走来,
登上万众瞩目舞台,
唱出川渝名歌风采,
展现巴蜀儿郎气慨。
你在立春时节回来,
满树槐花为你盛开。
全诗不但把周强身世、歌唱才华讴歌出来,而且借恰当立春时节和桃花几时开歌名,极其深情地写道“满树槐花为你盛开”,展示了他不但是外科手术状元,而且是诗歌手术巨擘,实在难能可贵。当然,诗歌除了是手术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是“心术”。
距悦磁茶楼约300百公里之远的潜江,有一位诗友杨柳依依(刘菲),她从视频听到周强的歌声非常激动,写了一首《致敬周强的歌声》,公4节,前两节为:
无法言说
对你的崇敬
你如玉的温润
你如雪的洁净
无法言说
对你的深情
你有山的巍峨
你有水的清澄
对了,诗是无法言说的东西,但她还是说了,说得那么委婉那么动情,周强怎能是玉是雪是山是水?把不是的说成是,无法言说的说,说不定就是诗。我要是周强,就凭这首诗,就还要来重庆。
好了,这个组诗的8位作者共12首诗作我一一品尝过了,如饮甘露,如斟美酒,妙不可言。然而诗的涟漪好像还没有结束,这不,我这篇小文,以及今后能看到它的读者群如果产生某些读后感,是否都可以视为涟漪或涟漪的涟漪呢?未可知也。
现在该说一下共鸣问题了。诗的涟漪是爱诗之人眼中的美丽风景,而这涟漪之所以能生成,恐怕源于一个老生常谈的诗学原理,即诗的共鸣。诗共鸣首先要有对诗的内容特别是诗情诗意的共同领略和把握,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即含此意。此外还与诗的形式有关。比如体裁问题,正像所谓同题诗,省略了一个“目”字,指题目相同的诗,那么省略一个“裁”字,则可以把体裁相同的诗称作“同体诗”。如此说来,上面这组就都是同体诗,体裁相同,都是格律体新诗。当然,体裁是从大的方面对诗歌种类和样貌在形式上的区分,就目前来说,中国诗歌大体可分为旧体诗词、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三种体裁,它们各自都还具有许多形式上的具体要求乃至规定,比如格律体新诗按万龙生先生意见还分为整齐式、参差式、复合式等等,再往下直至在诗的段数、行数、字数以及韵律等等方面都有形式上的不同特点。应对说正是这些大小系列形式特点成为诗的共鸣的形式成因。
因此我们看到接龙诗、唱和诗、跟帖诗、串珠诗,连环诗,一人单独或多人共同完成的花环体诗等等都容易产生诗的涟漪现象,这是旧体诗词的一个传统,也是格律体新诗的一个常见现象,成为它们的一大优势。而自由诗一般不具备或失去了这一优势,所以我们很少见到自由诗的唱和、跟帖、接龙、花环等等。
生活就像一个平静的水面,诗便是丢入水中的那块石头,你的我的他的不绝如缕的诗情,以及从古至今我们的先人和我们的同仁们创立的美的趣的智的益的为诗方法和形式会使它不时泛起迷人的涟漪,给我们无限美感享乐和教益。
(注:题图照片系作者,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斯原,实名师运山,男,河北邯郸人,中共党员,生于19435月。大校军衔,已退休多年。中国作协会员,重庆文联原主席团委员、作协原主席团委员、新诗学会原副会长,出版诗集、散文集、诗学论著、影视学论著共8部,发表诗、文数百首(篇),有电影、电视文本50多部被采用、播出,作品多次获奖。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