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点!不要点!某大厂APP暗藏充值陷阱,看到请立即投诉!

 枫然天成 2023-02-18 发布于山东

只需花29.9元就能得到100元话费、花49.9元就能充值200元话费,这是真的吗?别相信,别参与!

自去年以来,不断有消费者表示,在用丰巢扫码取件、以及浏览APP、微信小程序时都会出现类似的话费充值弹窗广告,可是按照其规则进行充值后,却出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充值后话费迟迟不到账、收到名不副实的优惠券、捆绑下载APP、出现问题联系不上商家等。

这类广告遍布于多个互联网平台,包括我们熟悉的喜马拉雅、芒果TV、全民K歌、爱奇艺、新浪微博、美团、抖音快手等知名度较高的软件平台。

而弹窗广告诱导用户充值以及下载的商家则多为自称优惠省钱的购物软件,涉及整点花、省益省、淘省省、小熊快省、超值优惠、优省点、小象省钱、奇妙盒子等很少听闻的APP。

这弹窗广告里究竟藏着什么猫腻?商家又玩的是什么套路?

微博用户@黄埔一投 透露,微博发布页面经常会出现一个“你有一笔奖励”点击即进入充值29.9元得100元话费外链,导致很多网友误以为是微博官方为回馈用户做的促销活动,便参与了。然而,在成功扣费之后,却无法打开可以领取话费包的网页链接。

图片

可以看见,优惠活动的发起商家名为“省益省”,并非微博官方平台。

此外,据北京某消费者投诉,其浏览微信小程序时,被弹出的淘省省“支付69.9元充值200元话费”广告吸引,便进行了充值,付款后收到短信显示要下载APP。

然而,该消费者在下载APP后才被告知,实际到账的并非200元话费,而是40张5元的小额优惠券,充值满100元才能减5元。

图片

也就是说,支付69.9元充200元话费,实际上是充值69.9元买200元话费券,需要充值4000元话费,才能享受这200元优惠。

“29.9元充值100元话费”也是同样的套路。

看到这样的弹窗广告,消费者认为支付29.9元就能直接享受到100元话费,可得到的却是多张5元话费券、10元话费券,且每月只能使用1张,充值满100元、满200元才能抵扣。这样算下来,得用一年多时间充值2000元才能使用完话费券。

图片

而在整个支付过程中,并不会出现相关提示信息,后知后觉被骗的消费者再想联系客服追回损失,为时已晚。

类似“省益省”“淘省省”的低价诱导话费充值广告并不少见,只不过是换个“马甲”而已,手段没有变化。

早在去年12月,四川省自贡市消委就发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警惕弹窗广告里的话费充值陷阱,并指出这类弹窗广告除了给一些小众APP打广告、引流外,还存在非法融资的风险。

图片

简言之,若每个消费者按照某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制定的规则,用完100元的话费券需向该公司支付2000多元,且一个公司可吸纳数万计客户,公司在收取29.9元话费和客户的充值话费后不及时为客户充值,可能有占用资金甚至“跑路”的情况。

而且,这类消费陷阱此前也已屡遭曝光,却依旧能持续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互联网平台上。

近日,自贡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了“互联网充值返券”消费投诉信息公示行政约谈会,约谈18家涉及“互联网充值返券”消费投诉的经营者。

约谈中,市场监管局要求相关企业负责人立即开展自查自纠,按照各业务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进行自我规范;辖区市场监管部门要认真处理相关投诉举报,依法严查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同时,市场监管要与公安协同联动,认真排查线索,密切关注企业经营状况,防范企业“关门”“跑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显然,在此类事件中,商家的种种行为已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但提供充值广告信息的互联网平台就能“脱身”吗?

很多消费者都是在浏览信息时遇到的话费充值广告,正是出于对平台方的信任才放松警惕,那么对于弹窗广告,平台要尽到什么责任?

互联网平台无论大小,在筛选广告时至少都要做到配备专门的广告审查人员,核对广告内容。不能唯利是图,对违规违法广告熟视无睹。

据《广告法》第56条规定,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互联网平台允许商家在自己的地盘发布广告,实际就充当了广告发布者的角色,在明知此类广告含有虚假误导成分的情况下,仍凭借自身知名度为这类广告背书,分得了利益,在骗局被识破后,理应承担连带责任。

诚然,部分不良商家会以插件方式,将话费充值广告寄生在一些网页或APP旁边的插栏、支付结果页、跳转出的页面等位置,甚至劫持系统后以垃圾广告形式出现,于平台而言确实存在技术拦截的难度,但这不是平台免责的理由。即使不能在第一时间下架此类虚假宣传广告,平台也可以利用广告可追溯技术来揪出不良商家的“尾巴”,对其“秋后算账”。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日常浏览信息时不要轻信低价充值广告的宣传,一旦发现这类恶意营销行为,请拨打12315电话投诉或者直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同时也希望相关职能部门介入,重视消费者的投诉,加大打击和惩治力度,作为广告发布者和平台必须付出更大的成本。


*图文素材均来源于电脑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