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到人间种田忙,诗人咋春耕

 林歌作品 2023-02-18 发布于河南

文/林歌


林歌,80后,文学爱好者,旅游规划师。行遍千山万水,写过四海八荒。新浪微博@林歌,公众号:握刀听雨堂

代表作:武侠系列《银月洗剑传奇》《刺世嫉邪赋》《凤凰东南飞》《光明皇帝》,青春系列《南塘》《一场游戏》《一个地方,两个姑娘》,两京系列《长安古意》《东京梦华》,诗集《江湖故诗》等,计2000万字。

天渐渐有了春天的样子,阳光中透着种酥脆的温暖。

日头已经很高,发了多少次宏愿,不伺候长官受那厮鸟气的陶渊明,终于回到了乡间,过起了那日出而喝,日落再喝的逍遥日子。

这就是裸辞了。

菲薄的工资,并没有留下多少积蓄。

幸好他的曾祖父陶侃,是大晋朝的开国元勋,浔阳数一数二的大族,虽然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了,但总算还有些薄产。

更何况,祖父陶茂和父亲陶逸,也都是做过太守的人物,也够他做个躺二代在乡下写写诗、喝喝酒的了。

春天融融,阳光正好,既然打算做个隐居的农人,那祖上留下的田产,还是要种的吧。

放眼望去,南山下的风光真是好呀。

七八间草屋,被柳树和榆树遮挡,狗在小巷里吠着,鸡跳到了桑树上打鸣。炊烟在茅屋顶上袅袅升起。

啊,多么有烟火气。

已经立春了,布谷鸟一声声地殷勤着劝耕,劝农人赶紧趁天晴挥锄劳作,放水灌田。

陶渊明既然做了农民,那春耕是万万不敢耽误的,毕竟春耕是大事,大到甚至连皇帝老子都要亲率百官亲自耕田,“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意思就是说,开春的时候,天子亲率百官耕地,掌着犁耙向前推,一次一个来回,而三公要在后面跟着推五次。

到了后世,这一套程序变得更加繁琐,盛世也更浩大。

比方说清代的雍正皇帝,参加春耕仪式的时候,要穿着专门的礼服,乘舆前往先农坛,先祭享先农,然后来到籍田里,面南站立。户部尚书跪进耒,顺天府尹跪进鞭。

皇帝右手秉耒,左手执鞭,前面耄老二人牵牛,旁有农夫二人扶犁,后面顺天府丞拜着青箱,户部侍郎负责播种。

然后在礼部、太常寺、銮仪卫的六位堂官导引护驾下,往返三个来回,完成“三推三返”的亲耕礼。

——虽然做戏的成分比较多,但也从侧面证明了全国上下对春耕重视的程度。

皇帝老子、公卿大夫都要耕地,自己现在如果每天都去耕,那岂不是每天都像是皇帝老子和公卿大夫一样吗?

陶渊明心里这样安慰自己,安慰得几乎自己都信了。

他告别了家人,美滋滋地扛着锄头,戴着遮阳帽,别着酒葫芦,带上笔墨诗囊,春耕去喽。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布谷鸟的声音真好听,山田放水的声音真清越,当个种田人,真好。干吧!

他扬了一下锄头,开荒南野际。

他挥了一下镰刀,桑麻日已长。

他扶了一下犁耙,披草共来往。

他才刚刚干了十几分钟,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手也磨破了,腿也酸了,腰也直不起了,整个人头昏脑涨。

他有些气馁。

——老子连长官都不伺候,难道还要伺候你们这些土疙瘩?

——不干了!老子不干了!

他直接撂了挑子,然后找个后檐的柳榆荫一躺,万事开头难,春耕种田的开头,那是难上加难呀。

既然很难,那就先放下,喝点儿就放松一下,于是,他摘下腰间别着的酒葫芦,美滋滋地喝起了来。

饮一口杜康醇,叹一声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饮一口杏花村,念一声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饮一口莲花白,道一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饮一口竹叶青,吟一声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饮一口烧刀子,咏一声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真是好酒呀,真是好田园,真是好人间。看来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洒脱,真是做对了。

可是,那田还有一大半没有耕呢。

有句老话怎么说的来着,春荒不要懒,防荒多生产。

意思就是,春耕不能懒呀,错过了要饿肚子滴。

陶渊明揉了揉喝足的肚子,劝慰自己,自己已经是个农民,农民就要种地。春耕不能耽误,要不然全家都得饿肚子。

但是……这酒喝得真舒服呀。

只可惜有酒无肉呀,喝得不甚痛快。

就在他思想挣扎着是先把酒完,还是先把田耕完再喝剩下的酒的时候,有人来找他了。

是与谢灵运齐名的颜延之。

颜延之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他的“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

这也是个猛人。

首先是凭着自己才华卓著谁也看不上,以致于到了三十岁还未结婚,成了大龄青年。

后来生了个更猛的儿子颜竣。

当时,刘宋的刘劭弑了老爹刘裕篡位,颜竣直接写了一篇檄文讨伐他,气得刘劭直接质问颜延:“你儿子犯得着写得这么绝吗?”

颜延之干脆光棍地说:“我是他亲爹,如今在陛下手中,他都不在乎,还能顾及你吗?”

后来刘劭被杀,武陵王刘骏登基。

积极参与讨伐的颜竣立刻受到了重用。

有一次,颜延之在街上闲逛,遇到了颜竣。

颜延之当即就背对过去,不愿见儿子。

颜竣问他原因,这猛人直接说:“我这人向来讨厌同大人物打交道,我今儿出门也是倒霉,偏偏遇到了你。”

瞧这对父子多猛、多奇葩吧。

但这么奇葩的颜延之,偏偏很欣赏陶渊明。

当时,颜延之才刚刚三十一岁,而陶渊明已经六十四岁,名副其实的忘年交。

两个人经常喝酒对诗。每次过来,都痛饮喝醉。

这次也一样,他不仅带了美酒,还带了刚煮熟的鸡肉,痛饮之后,果然向陶渊明求诗。

陶渊明借着酒兴,立刻以自己种田的体验为主题,赋诗一首,《归田园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好诗呀,好诗!

颜延之心满意足地离去了,还给陶渊明留了两万钱的稿费。

有了钱,陶渊明很高兴,看着几乎还没有耕作一点儿的田地,仍然快乐地哼起了歌,扛着锄头回家了,“带月荷锄归”。

——真是充实的一天呐。

第二天,继续下地干活,要不然赶不上春耕,全家真的要喝西北风了。

毕竟现在的主业是种田,春耕是当务之急的事儿。

他扛着锄头,来到地里,还没有干一会儿,王弘又找他来喝酒了。

说起来这王弘跟陶渊明辞职回家种田还有些渊源。

直到29岁,陶渊明终于接到人生中第一个大活——江州祭酒。

王弘是江州刺史,接的是王凝之的班。

王凝之呢,是王羲之的次子,著名才女谢道韫的丈夫。

两人算起来,是爷孙吧——王弘是丞相王导的曾孙,王凝之是王导的侄子。

这位王凝之是个妙人,不像父兄那样擅长书法,而是沉迷于修仙、炼丹,以至于敌军都打到家门口了,还跪在坛前祷告,坚信有鬼兵会来帮他守城,最终兵败丧命。

陶渊明当时正是做得他的下属,江州祭酒,看到王凝之的蠢像,气得大骂:“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意思是说:在王凝之手下当差,让自己觉得很可耻。

这位王弘,就是接了王凝之的班,成为了新一任的江州刺史。

他这个人比较清明,有才学,对陶渊明很是欣赏。

陶渊明虽然看不起老王家的人,但对于欣赏自己的王弘,还是无法拒绝的。

——虽然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但王弘又不给自己发工资,只是自己的一个崇拜者。

——崇拜者找自己喝酒,不能不给面子吧。

——拒绝了的话,会被人投诉耍大牌的。

而且,这次还是邀请自己去他家里赴宴,听说他家里珍藏了几十坛佳酿,家里的婢女也是各个新鲜如盛开的花。

于是,原本要春耕种田的陶渊明,又把锄头一扔,喝酒去了。

王弘家果然有各种美酒,喝得很舒服,艳婢伺候得也很舒服,宴后的保留节目当然是写诗。

陶渊明借着酒兴,一连写了好几首,回忆自己在乡下种田的快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王弘高高兴兴地收了诗,付了不菲的稿费,然后派人用马车将陶渊明送回家。

路过自家仍然未耕完的田地的时候,陶渊明赶紧让车夫停车。

他晃晃悠悠地扛着锄头,站在田边,觉得自己再不种田就真的太不像话了。

但是,酒很浓,醉很大。

他扛着锄头,外走八字内走入,晃晃悠悠,跟练醉拳似的,脚下一个趔趄,便倒在了草堆上。

难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便把锄头一扔,裹紧衣衫,睡了起来:去球吧,明天再种。

就这样,陶渊明每天都要下地种田,每天都被不同的人请过去喝酒,每次酒后都会看着自家未耕的农田,发下一定要耕完的誓言。

久而久之,酒未少喝,诗未少做,田却一点儿未耕,以致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扶着锄头,站在田边,看着杂草长得比作物还多,不由抚额,只能祈求上天,田地争点儿气,给自己长点儿庄稼,“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这哪是种田呐,这是造孽呀。

庄稼种成这样,只能喝西北风了。

至于春耕……酒后的陶渊明会抱着酒杯问明月,春耕?什么春耕,能吃吗?

诗人的嘴,母猪的腿,能信吗?

正如后世的王维、苏轼和孟浩然们,经常念叨着要归隐田园,做个农民,能信吗?

苏轼为了坚定做个农民的信念,甚至还给自己起了个东坡的外号,孟浩然还“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等到你真正让他们放下笔墨,拿起锄头去干活,恐怕也唯有念道“唵嘛呢叭呢吽”了。

这才是真正的佛,佛系的田园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