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讨孙思邈的中风论

 秋心静水 2023-02-18 发布于意大利

      前人论中风,一般认为,唐宋以前主外风,金元以后主内风。至于王履,并将中风分为两类——真中、类中,'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医经溯洄集》)。这些说法,向为临床所沿用,但温习一下孙思邈的所论,并非尽然,而且旧章见新义,颇多启发,能为临床工作拓宽思路。

     孙氏论中风,渊源于《素问·风论》。如《千金要方》卷八及《千金翼方》卷十六、十七所论,均有独到见解,兹择要讨论如下。

      一、关于中风的病因问题

      孙氏认为,风邪为病,是风气“在人肌肤中,内不得泄,外不得散”,邪气郁结,以致荣卫气血阻滞,内至五脏六腑,气机不通,郁极乃发;同时,“风者,善行而数变”因此就显出它的卒急性和多变性。郁之极,变至数,所以形成中风病的暴病暴死。其变化规律,孙氏突出了两句话,即“因人动静,乃变其性。”其所谓“动静”:①发病时的环境,影响病情的变化,有风而遇寒,则病从寒化,如果遇热,则又从热化。②再看素质,亦影响病变的发展,如阳盛之体。则阳实而不得汗出,多为实证;阴盛之人,又阳虚而汗自

出,多为虚证。③再如体型,亦往往使邪正互为转化,如人肥肉厚,则风难泄而为热中;人瘦肉薄,又易汗泄而为寒中。④更辨虎实,如体虚腠理开的,则内外皆为寒证;体实腠理闭的,又风内伏而为热闷。如此等等,其变化就有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的各种差别,不能等同于一般疾病看待,更不是一成不变。但有两点又是病情变化的关键,即一个是风,一个是体质,邪与正两方面胜负盛衰,决定着病情的发展变化。《内经》虽云:“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这个“风气”,从《风论》寻绎,就包含了后世所谓的外风与内风。

      二、关于中风的病理变化及其治则

      孙氏指出,中风病情变化很多,但执其要点,风之伤人,或为寒中,或为热中,这是最常见的。而且“凡中风者,多由热起”(《千金翼方》)。所以“古人立方,皆准病根冷热制之。今人临急造次,寻之即用,故多不验。所以欲用方者,先定其冷热,乃可检方,用无不效也。汤酒既尔,丸散亦然,凡此风之发也,必由热盛,故有竹沥、葛汁等诸冷药焉。后之学者,不能仔细识其方意,故有兹论”(《千金要方》)。从此可知、孙氏认为,中风病虽然有寒有热,但强调“多由热起”,应该从火立论。这种见解,颇属创新,但以往每为人们所忽略。固然刘河间之主火论,影响很大,但这里早已开其先河了,不能数典忘祖。孙氏并且批评后学,不能分别寒热,不能细识方意,确是有感之言,反映他对当时盛行的风冷之说,颇持异议,而主张有寒有热,风从火出。

      至于中风的传变,亦与一般外感不同,大都是“先入阴,后入阳”,属于直中病情,这与临床所见相符,为先见卒中,神识昏蒙,而后出现僵直,抽搐,偏废,㾦痱等症。即是先里后表,先脏腑病,然后肢体亦随之而废的病情。这种见解,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根据这些变化、“治之当先补于阴,后泻于阳。”亦即先治其里,后治其外;或先与扶正,而后祛邪(即原文“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之义)。但此病为郁极乃发、则解郁通气,尤为先着。孙氏举例,如用汗法,即是宣散郁结,开通气机的,所以“发其汗,身转软者,生;汗不出,身直者,七日死”(以上引文均见“风懿”条)。从此可知,中风救治,当以气机能否宣通来判断预后吉凶。假如脏腑邪实而需用泄热通下的,亦是解郁结,通气机,其效应如何,观察亦是如何,大便通而热泄者生,否则死。

      三、治疗规律的探讨

      孙氏治疗中风,从理论指导实践,颇有规律可寻,从其所用的方药看,大致有三种类别。即如续命汤类,以祛风救逆为主;如地黄煎类,以泄热解郁为主;如竹沥汤类,是以泻火熄风为主的(不包括脏腑门中治风方药)。

      1.续命汤类 共有九方,如小续命汤三方、大续命汤三方、西州续命汤、续命煮散、大续命散等,其中以小续命。汤、大续命汤为基本方。小续命汤的基本用药是:人参,附子、麻黄、桂心、甘草、杏仁、芍药、生姜、川芎、防己。黄芩。其配伍是:以参、附益气救逆,先治其里;桂枝麻黄各半,通阳解散,以治在表之郁结;川芎、防风、防己祛风通络等等。但总的功用,还是属于发汗。对中风直中之证,“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的,是引邪外出,从而调和荣卫,宣通气血,使表气通面里气亦和。

      桂枝麻黄各半汤,首见于《伤寒论》,是治太阳病,邪气怫郁在表,不能得汗,面有赤色的。中风初起,亦多面赤身热,项强足冷,表实尤汗,一派阳气怫郁在表的证候。尽管两者为病不同,但证候是近似的,可以异病同治。特别刘河间对此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大大阐发了孙氏的所论,曾谓大凡破伤中风,风热燥甚,怫郁在表,宜以辛热治风之药。开冲结滞,使荣卫宣通而愈。其药麻黄、桂枝,以寒药佐之尤良(《原病式》火类暴病暴死条);并且提出六经续命汤。(《保命集》)。

      小续命汤方后尚云“本有热者,去附子,倍芍药”,则其和荣顾阴之功,尤为可佳。所以历唐宋金元,应用不衰。直至当代名医,如赵锡武、朱卓夫等,仍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疗效。但他对救急用发汗法,又是有独到经验的,一经确认,即放量运用,争取效机,颇值得研究,另文阐释。

      至于大续命汤,是在小续命汤基础上,加用石膏,荆沥、独活、葛根、茯苓等,其清热化痰之功,较前方为强。

      2.地黄煎类 亦有五方,如地黄煎二方、治积热风方。治心风虚热方、治虚热恍惚方。以地黄煎用药为例,配伍有以下几个方面:用生地黄汁、枸杞根汁、天门冬等,凉血养阴,以治其本;栀子、大黄,泻火泄热,急救其标;荆沥竹沥,清其痰火;人参、茯苓,宁心安神。总之,是以心肝为重点,痰火为主攻,解郁通腑,畅达气机,可以看作是一化汤的祖法,而更显出孙氏主火论的用药特色,更全面,更有效。其他诸方,尚有麦冬、玉竹、芍药之类养阴;有石膏、黄芩、生葛、豆豉等清热解郁;牛黄、羚羊、龙齿、铁精等熄风镇惊;丹参、泽泻、干蓝等泻心肝之火。如此用药,与前一类方比较,另有特点。这种方法,几乎概括了后世类中之治的各个方面,而孙思邈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大有成就了,无形中把这些用药成就,从历史上推前五六百年,真是使人钦服。

      3.竹沥汤类方剂 共右九方,总按病情发展顺序为治的,功效以泻火熄风为主。九首方剂的排列,亦是根据热盛生风的病情、用药次第、标本缓急而定的,首如竹沥汤,以竹沥、牛药汁、牛姜汁为方,泻火以熄风,滑痰以通络。明显是一个急则治标的救急方法。孙氏所谓“患热风者,刚此制其热毒”。服后似有好转,继以第二方,小续命汤加味方(即于原方加竹泐、葛汁、羚羊角、石膏),在小续命汤的片础上,加强了清火熄风之力。第二方是得效以后的减味方(第一方减去葛汁、生姜、附子、人参、甘草、杏仁、芍药。黄芩、石膏;加升麻),小其制以巩固疗效。“若未除”,说明此药嫌轻,不能敌其邪,冉回头接服第二方,加重剂量以控制之。药后“得差讫”,邪气渐去,急固其本,兼除余风、改用“除余风方”,用药从心肝脾肾全面考虑,培本以熄风。但“患风人多热”,不能因病差而稍有忽略,“常宜服制沥方,以荆沥、竹沥、生姜汁为剂,是在调理治本同时,兼顾其标。可见孙氏深切了解此病的多变性和易反复,不敢稍有松懈,最后用独活煮散'与五补丸',是在病情好转以后,调治标本两套方法,前者作为散剂,坚持平时治疗;后者作为丸剂,缓以平调,徐图恢复,但仍加上“除热方”的名称,反复叮嘱,以示对病根的惊惕,念念不忘,还一点值得注意,即在控制病情和善后调理,孙氏还提出了几张人复方,用药达…三十味,这是他的独到经验:尝云:“卡处方者,常须注意,重复用药,药乃有力,若学古人,徒自误耳”(见序例处方)。这亦是《千金方》的特色之一。这种规范,全面考虑,重点突出,在今天来讲,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可以温故而知新。

      此外,对于中风病的后遗症处理,孙氏亦富有成就,在《千金方》等两书中,收集了很多资料,如排风汤、大八风汤、八风散、小八风散、金牙酒、峦夷酒,鲁王酒,鲁公酒、菊花酒、杜仲酒等;还有按照下脏主证立方的,如肝虚寒,心气虚,心虚寒风,脾虚寒,肺寒虚伤,肾寒虚等方。还有按照剂型分治的,如诸酒、诸散、诸膏、诸汤、诸圆(丸)等等,尚有针灸按摩,单方草药,丰富多彩,方法周备。经后世临床反复证明,大活络丹、人参再造丸等,对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疗效,而孙氏早有类同以至超越大活络丹、人参再造丸的方法,因此,应注意发掘和提高。

      最后,孙氏还谆谆告诚:“用此方差后,仍须将慎,……当须绝于思虑,省于言语,为于无事,乃可永愈,若还同俗类,名利是务,财色为心者,幸勿苦事医药,徒劳为疗耳,宜于此善以意推之”(《千金翼方》)。此言极是,慎之慎之!

      中医所讲之中风,范围较广,证候复杂(概括了西医学的四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和部分中枢性瘫痪病,部分周围神经病变等),所以前人辨证论治,提出了很多见解及各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后辈遵循引用,只要辨证清楚,用之得当,皆能有效,不可偏废。尤其如孙思邈之所论,凡中风者,多由热起,治之或清火以熄风,或解郁以理气,或养阴以配阳、或安神以镇惊等等,均为临床所常用。

      附方:①除余风方:人参、麻黄、桂心、生姜、芍药、川芎、防风、黄芩、石膏、羚羊角、升麻、白术、独活、秦艽、黄芪、茯神、远志、石斛、牛膝、丹参、厚朴、五加皮、地骨皮、橘皮、地黄、槟榔、藁本、杜仲、犀角(现用水牛角代之)、苡仁。

      ②独活煮散:葛根、人参、桂心、甘草、芍药、防风、防己、石膏、羚羊角、白术、独活、茯苓、当归、麦冬、磁石。

      ③五补丸:干姜、牛姜屑、人参、附子、桂心、甘草、芍药、川芎、防风、防己,黄芩、石膏、羚羊角、升麻,白术、独活、秦艽、黄芪、茯神、石斛、牛膝、丹参、天冬、五加皮、地骨皮、地黄、淮山药、寒水石、麦冬、从蓉、食茱萸、甘菊花。

本文节选自《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丁光迪》

文中涉及所有的思路与方剂都是为中医同仁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私自试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