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问尘中子,年光易得过,姚绶绘《溪山闲棹图》

 欢 喜 2023-02-18 发布于上海

试问尘中子,年光易得过,姚绶绘《溪山闲棹图》


棹,本意是船桨,引申为划船的意思。闲棹,就是悠闲着划船,徜徉在山水间。想想看,是不是特别令人向往啊。“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古人已经把这种感受尽情表达出来。受文人墨客的淡泊宁静影响,画家越来越喜欢在作品中表达亲近自然、与山水为友的观念了。

这幅画是明代画家姚绶的作品,名为《溪山闲棹图》,描绘出文人淡定从容的美好品德。画面右上方题诗一首,“试问尘中子,年光易得过”进一步揭示出作品的主题。姚绶的画风有点儿像元代吴镇,喜欢画“渔父”题材。所谓“渔父”,就是渔隐的意思,描绘理想中的生活空间,追寻梦中的桃花源。

姚绶 溪山闲棹图

平缓的水岸,偶尔有几块怪石,稀疏的树林环绕着曲折的溪流。隔水相望,远处是起伏的群山,飞落的瀑布,呈现出寂静孤独的韵味。这时再读一遍画中诗句,就会马上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眼前仿佛出现一位优雅的隐士,指着清幽山林说,“尘世中人,你们过得好吗?”好不好,估计没人能替古人回答。至于画中隐士生活得好不好,都能看见。

有意思吧,竟然让人看出了一点炫耀的意思。思索片刻,就会觉得姚绶有资格炫耀。理想中的生活空间,谁不向往啊!

姚绶 溪山闲棹图 局部

画中山石草木看上去特别滋润,罩着一层水汽。再细看,姚绶竟然还用到了干笔重墨皴擦石块肌理。他通过笔墨技巧的对比,突出山水滋润的特点。别人临仿元人笔意,往往从构图疏旷入手,他直接从笔墨入手可见有多么自信。

姚绶充分发挥水墨渲染的特性,描绘出气象万千的山色。从《溪山闲棹图》的横向构图也能看出来,他想画出万里山河的全貌,受限纸张大小只好撷取一段入画,更美的景色需要欣赏者去寻觅。他把人们的兴致调动起来,补足了作品的气势。

姚绶 溪山闲棹图 局部

云淡无痕,水静无波,画中处处体现出一个“静”字。不仅是环境,还包括内心感受。看着隐士孤独的背影,不由得想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八个大字。是啊,无论面对成功失败,都要保持淡定的心态。无论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都要细细品味生活的滋味。

姚绶画出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了作品的意境。很多人会问,什么样的画才算好画。当无法用语言回答的时候,可以指着《溪山闲棹图》说,这就是好画。画中有笔墨,画中有人生,画中有思考。

姚绶 溪山闲棹图 局部

在明代画家群体中姚绶并不显眼,看过这幅画后就知道又是一位被埋没的画家。当吴门画派名震江南,当松江画派逐渐崛起的时候,很多人忘记了这位致敬元人笔意的画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