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厚而载物·以避风雨:砖瓦发展简史

 古建秦 2023-02-18 发布于重庆
图片

中国自古就有“秦砖汉瓦”的说法,以赞扬秦汉时期建筑的恢弘壮阔,同时展现了这一时期建筑材料之精良,而这些都得益于中国独具特色的砖瓦烧制技艺。

青砖青瓦,中国特有的建筑材料,就其名字而言指的是颜色呈青灰色的砖瓦。不同于国外的红砖和机制瓦,历经上千年仍能保存完好,可见青砖性能之优良,这一切都得益于青砖青瓦在烧制过程中加入了的特殊工序——洇窑,即在烧制过程中不等砖坯自然冷却,直接加水使其降温,粘土中的铁则会因为不完全氧化而呈青色(自然冷却呈红色,即红砖),这种做法生产出的成品质地更加细密,也更契合中庸思想的君子之道。

图片

《造砖图说》“洇窑”、“烧窑”图示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陶埏·砖》记录了当时比较普遍的制砖工艺。制作流程基本为选料、分类、焙烧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工开物》中造瓦、泥造砖坯、煤炭烧砖窑、砖瓦窨水转釉的图示

01
先秦
XianQin

图片

砖瓦的制作在中国由来已久,根据掌握的考古资料可知,制瓦技术在西周时便已产生,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早期遗址中便发现了瓦,此时瓦的数量还比较少。到了西周中晚期,陕西扶风召陈遗址中发现的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质量也有所提高,并且出现了半瓦当

图片

西周·瓦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春秋时期,从山西侯马晋故都、河南洛阳东周故城、陕西凤翔秦雍城、湖北江陵楚郢都等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板瓦、筒瓦以及一部分半瓦当和全瓦当,其中雍城遗址中出土的瓦当纹样之丰富、数量之多令人震撼。

图片

先秦·瓦当

雍城遗址出土

02
秦汉
QinHan

图片

秦汉时期,砖的数量、质量以及砌砖技术便已经大大提高,有的汉代墓葬中不仅使用了方砖、楔形砖、企口砖,其墓室的砌筑也达到了后代干摆的工艺水平。尽管没有建筑遗存,但从汉代的画像砖和画像石上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制作成就。

图片

西安汉墓中的墓砖

秦代的砖素有“铅砖”美喻。秦砖的特征,纹饰主要有米格纹、太阳纹、平行线纹、小方格纹等图案以及游猎和宴客等画面。秦代瓦当的纹样,主要有植物纹、动物纹和云纹三种。还出现了文字瓦当,例如'羽阳千秋'、'千秋利君'等,字体多是较典型的小篆书体,行款亦较固定,少见图案。

图片

秦·铭文砖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

汉代画像砖的制作更为普遍,内容也愈加丰富,如阙门建筑、各种人物、车马、狩猎、乐舞、宴饮以及反映生产活动的画面。汉代瓦当以动物装饰最为精美,除了造型完美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当以外,兔、鹿、牛、马也是品种繁多,汉代的瓦当纹饰更为精进。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汉·四神兽瓦当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

汉代的瓦当纹样在数量上以文字居多,并在形制上分区划界,中心是乳钉与联珠,给铭文安排一个固定模式,在此范围内作上下左右的变化。文字数目不定,最长可达十多字,例如'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万寿无疆'等,字体有小篆、鸟虫篆、隶书、真书等,布局疏密相间,用笔粗犷,成为中国陶制品中独具魅力的珍藏。

图片

汉·千秋万岁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

图片

汉·鸟虫篆·永受嘉福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

秦砖汉瓦是华夏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精美的文字、奇特的动物形象、华丽诡异的图案,在考古、历史、古文字和美术、书法艺术,以及思想文化方面的研究中,有着其它文物遗迹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极具艺术欣赏和文化研究价值。

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砖瓦用于建筑上的技艺也越来越成熟,目前已知最早的以砖为建筑材料的建筑遗存为北魏时期的佛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图片

北魏·嵩岳寺塔

(图片来源于微博@风之语Tumi)

03
隋唐·五代
SuiTang·Wudai

图片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长期战乱和南北分裂的局面,重新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图片

隋·八瓣莲花纹砖

敦煌研究院收藏

隋朝进入鼎盛之后,传二世而亡,唐朝建立,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佛塔采用砖石构筑者增多,目前我国保存下来的唐塔全是砖石塔。琉璃瓦也被频繁使用,长安宫殿出土的琉璃瓦以绿色居多,黄色、蓝色次之。

图片

唐·胡人牵驼砖 

敦煌研究院收藏

唐末进入藩镇割据阶段,五代十国之间互相攻伐,政权更迭,建筑基本上是继承唐代传统,仅吴越、南唐的砖木混合结构的塔比唐代有所发展。

图片

五代·凤砖

敦煌研究院收藏 

04
宋辽
SongLiao

图片

宋辽是继唐以后的古建筑发展高峰期,尤其是辽代继承和发展了唐代的多种建筑技术,为研究唐代建筑提供了珍贵的案例。

图片

《营造法式》瓦作制度

北宋时《营造法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建筑的发展有了规范可言。法式中根据建筑的不同类型、规模、等级,规定了瓦件的形状、尺寸及铺瓦做法,使瓦件尺寸(特别是吻、脊、火珠、走兽等脊饰的尺度)与整个屋顶体量相称。其中规定了瓦、仰瓪瓦各有六种规格,用于散甬瓦瓦屋面的瓪瓦有三种规格。关于垒脊、用鸱尾、用兽头等,《营造法式》也分别详细规定了它们的尺寸、类型和数量等。此时期的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是仍然以砖石塔为主。

图片

《营造法式》砖作制度

图片

《营造法式》瓦·鸱尾释义

(商务印书馆1954)

05
明清
MingQing

图片

明代的建立,制定了休养生息的政策,让社会得到了稳定和恢复,为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加上手工业的发展,使得明代的建筑进入了新的高潮。明代的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砖墙的普及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明代砖的质量和加工的技术都有提高,砖雕加工也已很成熟,长城、城墙等也都开始用砖包砌。

图片

曲阜·明故城

在此基础上,还烧制出了著名的金砖,所谓“金砖”,又称御窑金砖,因其质地坚细,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故名金砖。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经苏州香山帮工匠的推荐,陆慕砖窑被工部看中,决定“始砖于苏州,责其役于长洲窑户六十三家”,由于质量优良,博得了永乐皇帝的称赞,赐名窑场为御窑。

图片

金砖侧面的印章文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金砖”是规格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一尺四见方的大方砖,现在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明定陵内铺墁的都是此砖,在砖的侧面,有明永乐、正德、清乾隆等年号和“苏州府督造”等印章字样。

图片

永乐时期金砖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藏)

随着青砖的蓬勃发展,也为无梁殿的推广提供了契机。无梁殿指不以梁柱支撑,而用砖石砌拱券等形式建造的大殿,因其稳固的结构和良好的防火性能,在明代十分流行。现存最著名的当属南京灵谷寺无梁殿,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砖砌拱券结构殿宇,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原为灵谷寺内供奉无量寿佛的无量殿,因整座建筑采用砖砌拱券结构、不设木梁,故又称“无梁殿”。除此之外,著名的还有北京天坛斋宫无梁殿、苏州开元寺无梁殿、山西省显通寺无量殿等。

图片

南京·灵谷寺无梁殿

图片

北京·天坛斋宫无梁殿

明代琉璃面砖和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也更加广泛。早期琉璃瓦用粘土制坯,民代开始采用白泥,烧成后置地细密坚硬,强度较高,不易吸水。明代琉璃面砖和琉璃瓦的质量提高,应用面更加广泛,不但坯体质量高,而且预置拼接技术、色彩质量和品种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图片

北京·天坛圜丘坛琉璃门

清代砖瓦技术主要是因袭继承了明代的技术,并有所创新。至中晚期,随着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动荡走入了衰落。

19世纪中期德国人发明了用轮窑烧砖,20世纪初机械化制砖坯和轮窑烧砖技术引进了中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采用了更先进的隧道窑烧砖工艺,建房用砖得以大批量生产。遗憾的是,红砖的应用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人偏爱的青砖黛瓦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逐渐应用于装饰。

图片

北京·天坛皇乾殿蓝琉璃瓦

06
写在最后
Ending

图片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青砖青瓦的演变史,就是一部微缩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建筑的发展演化从来都离不来材料和技术的支持。随着王朝的远去,除了宫观寺庙和一些保留至今的传统村落,青砖青瓦也逐渐隐匿于世人的眼中,代之而起的是机制红砖,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虽然成本相较青砖而言更为低廉,终究失去了传统的韵味和精髓。

图片

北京·天坛北神库干摆墙

故园追思、遗址怀古,在赞叹古建筑气势恢宏的同时,也向古人对技艺的匠心独运致敬吧

End

07参考文献
References


图片

[1]何国希.砖瓦发展历史及展望[J].砖瓦,2017(7):2.

[2]田延平.中国砖瓦的兴衰与新时期的转型发展[J].砖瓦世界,2012(10):3-8+22.

[3]朱林杰.现代青砖青瓦生产技术亟待创新发展[J].砖瓦,2013.11.034.

文案:予怀
图片:除自摄外已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