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赓大将一生不拘小节,却很“怕”3人,第一个就是彭德怀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3-02-18 发布于四川

1955年授衔的时候,我军被授予将级以及帅级军衔的人1000多,可谓妥妥的将星如云。

这些将帅性格也是千差万别,或稳重、或幽默、或淡泊……但要说其中幽默而又不拘小节的,陈赓大将必然是其中之一。

我们在翻阅军史资料的时候,经常能够看到对陈赓大将性格的描写:幽默、诙谐、平易近人……这些评价确实没错!毕竟在毛主席主持开会的时候,陈赓都能跑到台上抓起毛主席的杯子大口灌水,只因天气太热他忘记带水。

不过,就是如此一生不拘小节的陈赓大将,却很“怕”3人:

第一“怕”就是彭德怀。

彭德怀和陈赓是湖南湘潭老乡,两家距离只有四五十里地。早在1917年左右就相识了。

不过虽然是老乡,彭德怀和陈赓的性格却是天差地别。陈赓性格幽默,说话风趣,但彭德怀却性格庄重,话不多。

所以,在和彭德怀的相处中,陈赓即便再不拘小节,还是会有些“怕”。即便是给彭德怀“改善伙食”,陈赓都得绞尽脑汁。

1939年,彭德怀到陈赓率领的旅部视察。陈赓想着彭德怀在前线工作劳累,体质很差,就想给他改善改善伙食。

但陈赓也知道彭德怀的“脾气”,知道他很排斥别人给他搞特殊。于是,在彭德怀到了旅部驻地吃午饭前,陈赓提前说:“今天的午饭没有别的可准备,就是战士到河里捞的几条桂花鱼,请您尝尝本地的土特产。

彭德怀一听是战士们自己捞的,也就没有拒绝。第一道菜清蒸桂花鱼端上来以后,两人有说有笑地就开吃了。

第二道菜上桌后,彭德怀警惕了起来,因为这道菜是一盘肉丸子。陈赓也看出了彭德怀的“警惕”,于是赶忙解释:“这丸子是鱼肉做的,你尝尝。

彭德怀尝了尝丸子,确实有鱼肉味,也就没有说什么。直到第三个菜端上来,彭德怀饭也不吃了,直接放下筷子,只因为这道菜是一只鸡。彭德怀虎着脸问道:“这鸡难道也是鱼做的?

虽然陈赓好言相劝,想让彭德怀吃点补补身子。但彭德怀却始终坚持原则,端上来的鸡硬是一筷子没动。

彭德怀离开后,陈赓跟别人说起这个事,还感慨道:“彭总今天对我的批评算是客气的喽!

第二“怕”是周恩来。

说起周总理,很多读者会有这样的评价“君子如玉,让人如沐春风”。确实,周总理不管是对待战友或者是敌人,他都能凭借自身的魅力,让对方心服口服。

但周总理的这种“如沐春风”有个前提,那就是: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否则,即便是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周总理也是丝毫不留情面。

就像李克农,长期领导我党我军隐蔽战线上的工作,是周总理身边的得力帮手。但是当李克农不小心和潜伏中的地下党同志谢和赓(表面身份国军官员)打了招呼后,周总理硬是严厉地批评李克农:“如果谢和赓因此暴露,那将由你负责!

所以,周总理虽然性格和煦,但是在工作中却是严以律己、律他。尤其是领导中央特科时期,任何一点工作上的疏漏都有可能暴露我方同志,这也让周总理做任何决策都是慎之又慎。

恰好,周总理主管隐蔽战线工作的时候,陈赓就在他手底下从事情报方面的工作,共事时间还比较长。陈赓深知周总理的性格,知道他在工作上多么认真,所以,即便陈赓再不拘小节,在面对周总理安排的工作时,他也是慎之又慎,不敢有丝毫大意。

第三“怕”是邓小平。

邓小平在129师担任政委的时候,陈赓是129师386旅旅长。

有次开会,组织上决定提拔陈赓担任129师副师长。结果,陈赓听完后,当即向邓小平表达不同意见:“徐副师长(徐向前)已经在这儿呆着了,还调我来这里干什么嘛?

当然,陈赓这么说只是性格使然,并不是真的这么想。不过邓小平可不管这些,直接说:“你不服从命令,我关你禁闭,你信不信?

陈赓想着邓小平也就是说说,脱口而出:“我当然不信。”结果,邓小平还真就命人关了陈赓的禁闭。

好在,后来陈赓明白了邓小平的良苦用心。原来此时的陈赓妻子王根英刚牺牲不久,邓小平考虑到他的情况,决定先将他从一线调回师部,一方面让他能够调整情绪,另一方面也能让他照顾幼小的儿子陈知非。

这件事虽然并没有让二人心里产生芥蒂,但却让陈赓知道了邓小平的较真,不敢再跟邓小平开玩笑。

其实,看完陈赓“怕”的这3个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往事,我们会发现,这种“怕”其实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害怕,而是尊重、打心里眼里的认可和服气,以及浓浓的战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