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马小君余韵再提"浙江三红"

 叶毅言书 2023-02-18 发布于日本

写了评弹老艺人马小君的一些往事,有点意犹未尽,于是再弄弄笔头,不,键盘。说评弹是小伎俩现在的艺术家们绝对不同意,如果说评弹就是一口饭,他们也许不敢反驳,因为现在的评弹演员旱涝保收,不出去说书有一份基本的工资,出去说书还有以外的收入,这些已经成为人们的诟病,所以他们不敢说他们的职业不是一口饭的事情。据马小君的回忆袁逸良生前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继承评弹这份事业,在两位千金纷纷离开书台之后对袁小良尤其在乎,当然现在的袁小良完全可以告慰自己泉下的父亲,虽然不再跑码头了,不过从事的总算还是和评弹有关的事情,儿媳也在评弹学校教书。袁逸良夫妇艺术还是可以的,也教出不少学生,可偏偏就是没有让自己的儿子随码头听书,这就为后来马小君走苏苏州团团长夫人蔡小娟门路为袁小良谋一个比嘉兴地方更好的出路留下了伏笔。毕竟是做过教育工作者的。智商情商都相对高,而且还看得很远。蔡小娟曾经和马小君都在昆山评弹票房呆过,这就是人脉。我并不觉得龚华声的艺术高于袁逸良,也许袁小良也意识到这一点,经过了龚华声蔡小娟等人的跳板,来到了苏州这个评弹艺术的根源地,长袖善舞的袁小良果然又攀名师,成了薛小飞和尤惠秋门下弟子,两位都是创流派的名家,比起龚华声在艺术无疑是高出许多的。

前两天听过一些现场朋友录制的长篇书目,其中有施小华和徐佩华双档弹唱的《麒麟豹》,还不知道施小华是袁逸良之徒,后来朋友说给我听的。浙江桐乡团还有一位吴帼英,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跟袁逸良马小君学艺了。吴帼英的弟弟吴国强就是其姐带出来的,吴国强后来的搭档周映红就是标题上浙江"三红"之一,两外两位分别是嘉兴团的史蔷红和湖州团的陆艺红,三位女下手的年龄都差不多,和苏州的魏含玉侯小莉等人年纪相仿,都在浙江兵都还是在码头上长期弹唱长篇书目,属于稳档一类,有好事者就把她们归类为"浙江三红"。除了许伯乐陆艺红两位。其他如吴国强周映红,还有钱玉龙史蔷红两档书都有在现场听过的经历。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钱玉龙史蔷红这对夫妻档。他们的长篇《情探》虽然没啥听头,不过两位的唱功都不错,符合我当年的"审美"标准,哈哈。钱玉龙的师傅蔡小舫生平不详,也许是浙江嘉兴团的老艺人,不过他后来又拜了金月庵为师,长篇弹唱中蒋调听起来不必朱良欣差,还有就是史蔷红的王月香调我非常爱听。

和吴国强搭档的周映红后来拜了我的女神朱雪琴,弹唱琴调。正如朱雪琴的儿子朱一鹤所言,琴调弹唱的难点在于没有人能够克隆朱雪琴独特的嗓音,这不比徐丽仙所创的音乐性很强的丽调,能把握三昧的不少。所以后来翻上手的余红仙经常唱琴调还是不够好听,虽然她很早也非常喜欢琴调,没有用的,昔年新长征团的团长张渭霖也曾是朱雪琴的学生,听她的琴调同样不够味。记得以前拜师学艺不一定非要弹唱师傅的流派的,如朱雪琴早期收的那些学生朱雪吟朱雪玲等,都不是以流派唱腔模仿得乱真为能事的。所以说现在的学艺起点就是比以前的老辈们低了很多,更有甚者还会为自己是不是成为某一流派的传承人而同门相伐,弄得不开心的。许伯乐陆艺红的书倒是没有在昔年上海的书场里听过,许伯乐是周玉秋的弟子,夫妇拼双档陆艺红应该是许伯乐教的。网络上曾就有他俩的新编书目《朝阳宫血案》(是不是《血溅朝颜宫》?凡凭记忆行书)的两段折子。综合上述三位(三档)的书艺,应该书艺同处一个水平线上的。也许是上述三位红字的演员最后都被集中到浙江省团的青年评弹队的缘故,杭(周映红调往省团之前和迪老是同事,在杭州市曲艺团)嘉(史蔷红)湖(陆艺红)地区的三位年轻的精英们集中在一起了,所以才有了"浙江三红"的名头来吧。

2023/02/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