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她走了。

 毛竹君_ 2023-02-18 发布于河北

今天妈妈又给我微信语音打电话了,电话那个响铃的声音很长,但我不敢接,在她持续响的时候,我先是有一点烦躁,觉得大白天趁大家都在工作的时候,打电话干啥呀?有事不能晚上说吗?

但很快这丝烦躁就变成了一种恐惧,我是因为怕她告诉我什么不好的消息,所以哪怕微信铃声响了有快一分钟,我还是本能地挂了。

然后妈妈发语音消息告诉我,我的二伯母去世了,今年3月份姥姥突然去世,妈妈也是这么通知我的。

她当时给我语音打电话,虽然我还没接,但已经开始心慌了。今天也是。

我当时也是先一愣,震惊,恐惧,害怕,但是悲伤的情绪,好像会延迟到来,且在姥姥去世了半年后我想起她来还是难过且心有余悸,因为我没有准备好与身边的人告别,总觉得来日方长。

这两天在读《西藏生死书》,书里写道:“死亡是个大迷雾,但有两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

其一,我们总有一天一定会死;

其次,我们不知何时或如何死。

因而我们就把它当做藉口,延迟对死亡的正视。我们就像小孩玩捉迷藏一样,蒙住眼睛以为别人看不到我们。”

我就是这样的,从小就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而且因为恐惧所以逃避,我一直害怕去面对死亡,所以妈妈通知我,我懦弱的不敢接,也不想去承受我知道的任何人的离开。

我记得第一次经历亲人去世,好像是我的爷爷,那个时候不知道害怕,只觉得还挺热闹,小孩子每个人都要戴白色的头巾,去上坟时要手里捧一个纸做的东西,或童男童女,或车子,或房子。

然后看着这些东西被烧在坟头。

我爷爷毕竟是老死的,而我那时才几岁,爷爷孙女孙子很多,他并没有很亲我,我也不记得跟他有什么温暖的画面。所以心理上对死亡没什么概念。

再后来,是经历我大姑的去世,因为奶奶重男轻女,他有好几个儿子的孩子可以疼爱,所以很少帮我妈妈管孩子,但大姑就很接济我家。

每次回娘家,都来我家带吃的等等,可有一天大姑生病了,但是无论如何她就是不去看病,因为她当时信了一种宗教,她有信仰,说自己死后会到天上去。

然后大姑父,大姑的儿女,以及亲友劝她,都宁死不去医院,结果大姑去世了,还不到五十岁。

我觉得人怎么会那么固执,固执到死,也不去医院,到最后我不知道大姑是因为什么病去世的。

我那时候,已经对死亡有了愤恨之情,我责怪死神为什么要夺走大姑,她人那么好,又善良,心眼特别纯朴,为什么要信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导致丧命。

我记得爸爸领我去上过坟,他会把上坟的饺子和水果扣下来一点点,洒在坟头上。据说故去的人嗓子眼很细很细,所以才有这种风俗吧!把贡品弄成特别小的块块,和烧纸一起供奉给他们。

后来就是,我们村2个中年妇女,一个因为癌症去世,另一个是离我家不远的邻居。

虽然大人们很熟络,但小孩子和他们比较没什么特别交集,但只要是我见过的人,去世了,只要我听到了他们死去的消息,我的心就会难过。

而且会整晚胡思乱想睡不着,我会回忆他们的音容样貌,然后叹息,人生怎么这么无常?我对死亡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情绪。

有时候,去地里干活,会看到大大小小的坟头,我经常会想,棺材里闷不闷啊,肯定闷死了,躺在棺材里一定很难受吧!我真是替那些死者憋屈的慌。

但死了怎么会有感觉呢?

死了哪怕什么不透气?

我当时这个幼稚的想法,

直到如今还是有

因为我不接纳死亡的发生

我不想让他们躺在那个狭小的空间

不想让他们入土。

对死亡的恐惧,还发展为对黑暗的恐惧,因为总是怕暗处有鬼,所以小时候晚上去外面上厕所,总是一个健步冲到茅厕,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飞奔回屋里。

妈妈数落我,在自己家,怕什么!

但我就是怕,晚上关了灯,如果我一个人在屋里,也会怕,因为看着一些散乱的衣服重叠偶尔乍一看会像人或者鬼魅魍魉之类的。我真是贪生怕死之徒。

再到后来,到了青春期,我经历了同龄人的去世,有比我大几岁的,有比我小两岁的,我甚至也害怕自己会英年早逝。

忘了多少年前了,有个表弟去世,也是突然意外去世,我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浑身发抖,那是我真切地被死亡威慑吓到了。

他才那么小,生命还没绽放就结束了,多么可惜丫!

再后来,我经历了姥爷的去世,那是我大学毕业那年,我记得来了好多好多人,因为姥爷在村里人品好,好多人来送她,我和姐姐一起,回家奔丧。

一进家,院子里正冲着门就是姥爷的遗照,然后一进屋,姥爷已经躺在了冷藏的棺材里,好多人哭声一片,但我当场立马还哭不出来。悲伤卡在胸腔和喉咙里。

后来人越来越多,每次来一波人,就哭一遍,悲伤就被勾出来了,一哭就停不下来。

我看重姥爷躺在那个方盒子里,总觉得不是真的,我还幻象他能不能复活,可以再和大家说说话。

从那以后,我好像更怕死了,我甚至怕听到周围的人生病的消息。

记得有次听说亲人突然生病,我也是焦虑得一夜没睡。

我的心量是太小了,小到不敢承受这种无常的变化。

再后来就是,姥爷去世十年后,今年姥姥也跟着去了。

姥姥生前没受罪,是突然去世的,我想这也是一种福分,但当我回家看到她时,依然不能相信那是真的。

我自己是个能控制情绪的成年人了,但内心对死亡这件事依然无比幼稚,

在盖棺之前,最后一次看姥姥躺着,像睡着了一样,安详但有些消瘦,我不想让姥姥穿寿衣,我不想让她躺在棺材里,哪怕棺材底下铺满了铜钱。

我想让她活着,我不能接纳她身体渐渐冰冷僵硬麻木。

可是现实就是,她必须也终于要被盖棺入土,常眠于我觉得密不透风的地下。

好想让时间停留多一秒,再看您一眼,但又不忍心再看。

所以这半年,我经常在睡觉前,或醒来后,想起她,恍惚间她已经离开半年这么久了。

今天妈妈又通知了我一个伯母的去世,因为疫情,还有我这个小辈去不去无关紧要,就让我别回去了,只是让我知道这件事。

我没有坚持要回去,是在回避吗?

可能有一点吧!而且我觉得我对于她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她对我来说,也是如此,而且我又不善于社交,就不回去了。

我回去了也改变不了现实,可能形式也不重要。我已经猜到若回去要见证多少眼泪和悲伤,也知道再多人回去都是于事无补。

我开始回忆这个伯母,她一生勤劳肯干,养育了3个儿女,像个老牛一样,为了家,为了生活操劳,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主妇,60多岁了,前阵子还听妈妈说她去干那种年轻人做的高强度的农活。

因为她舍不得一天几百块的钱,觉得自己身体还算硬朗,趁着能干的时候,想多赚点就是她的心愿,没想到壮如牛的人说倒也会倒。

难以想象她的至亲该多么难过,

但生命走了就是走了,无力回天,我们也无能为力。重要的是,我们明白,无常才是正常,我们要练习接纳,要正视死亡。

看了《西藏生死书》后发现,人之所以活在对死的恐惧中,原因有2点。

【1】因为我们的本能欲望是要活着,而且继续活下去,而死亡却无情地结束了我们所熟悉的一切。

死亡打破了我们的习惯,打破了我们依赖的稳定感,和安全感,所以我们忌讳它。

【2】我们看到死亡的认知是狭隘的。

《西藏生死书》里说:“负面的经验往往蕞容易误导人,因为我们总是把它当做坏的象征。但其实它即非好也非坏。”

当我们把死亡定义为坏事,就会恐惧,对抗,逃避。

因此,我们我们应该一再冷静的观想,死亡是真实的,而且会毫无预警地降临。认真看待生命,只有懂得生命是多么脆弱的人,才知道生命有可贵。

从佛家角度看,生死是一体的,死是生的一面镜子,所以当我们直面死亡,才能向死而生,活好每个当下,学会珍惜吧!

所以,我愿意相信,死是另一种重生的开始,那些死去的人,都已经踏上了新的旅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