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桓公十五年(3)——盖棺定论

 有物书斋 2023-02-18 发布于河南

公元前697年,甲申,周桓王二十三年,鲁桓公十五年,齐襄公元年,晋武公十九年,秦武公元年,楚武王四十四年,郑厉公四年

01


      周桓王作为《春秋》书中第二位“崩”的天子,我认为有必要对他的执政历史做一次回顾。因:

  • 他是西周到东周的转折期之后,第一位生长于和平年代的天子;

  • 他是东周第一位与诸侯争理、争地、争胜时被诸侯打伤的天子;

  • 他的隔代指定继承人制度使东周迅速衰落下去,再也无力控制诸侯;

  • 他在位期间,南方楚国崛起,中原大地逐步形成了周楚南北对峙的局面;

  • 他在位期间,失地、失礼、失败,死后却被谥为“桓”的美谥,这个称号一般都是给开疆辟土的君主,这是非常矛盾的地方;

      周桓王姬林,在历史书上出现的时候多与郑国有关,我希望通过一次对周王室和郑国历史的回顾,逐步看清楚这个多面化的周天子,这个能力不强、心胸不大,想法却很大的周天子。

     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的经历对他三观的形成占有重要因素,我们经常看到一个人小时候很讨厌父母的某些行为,但当他老了以后,却不自觉的重复他父母的行为,比如小时候嫌父母唠叨,当他老了以后,也会变得很唠叨。比如小时候觉得母亲太强势,当她老了以后,她也变得很强势。我们称之为“逐步变成了自己不喜欢的人”,这正是童年和少年时期生活对我们的性格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表现。

      周桓王姬林生于什么时间,不清楚,没有记载,他即位时间是公元前720年(鲁隐公三年),此时《春秋》刚刚开始记录。这一年东周的开国之主周平王“崩”,本应立太子姬泄父为天子,但姬泄父早逝,故而立姬泄父之子姬林为天子。姬林以太孙之身份登基,这也间接成了他日后指定继承人的思路基础。此时,周桓王几岁?不得而知。但从太子姬泄父早逝可以推断出,姬林的年龄不会太小,应该是十几岁至二十几岁之间。因周桓王三年,即发生了桓王对郑庄公不加礼遇的“非礼”事件,此时有周公劝说周桓王之语,说明此时周桓王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如果周桓王即位时年龄小于十四五岁,则被权臣当做傀儡的可能性很大,当然更无法表露出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五十一年,平王崩,太子洩父蚤死,立其子林,是为桓王。桓王,平王孙也。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周桓王为什么即位之初就“非礼”郑庄公呢?这要从郑国的兴起来说,郑国的兴起则与周宣王有关。

02


      西周的第十一代君主,为周宣王姬静。姬静在做太子时,经历过“国人暴动”,这是中学历史书上中国古代史时第一课的知识点。“国人暴动”之后,西周经历了长达十四年的“共和行政”时期。

      对于“共和行政”,主流的观点认为这是“贵族选举、共同执政”的进步时期。司马迁作《史记》“共和行政”的第一年(公元前841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可见其意义重大。但《竹书纪年》《世本》认为“共和行政”其实是共伯和(卫武公的另一个称呼)赶走了周厉王,自己做摄政,然后篡改史书,伪称贵族共同执政。这种说法因其有强烈的阴谋论“人性本恶”的特点,越来越流行,甚至成为一些历史论坛上的主流论点。

      但2003年在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的西周青铜逨盘上的铭文显示,西周一共经历十二位天子,周厉王之后就是周宣王姬静,并无任何关于“共和行政”的记载。

      可见,如果共伯和真如《竹书纪年》上所载的,是篡位做天子,那么这件制作于西周后期的青铜逨盘上的铭文应该有记载,而实际并无;

      如果“共和行政”是两个人废掉周厉王后共同执政,那么青铜逨盘的铭文上应该也有记载,而实际并无;

      故而,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周厉王被“国人暴动”赶走后,逃到彘县(今山西省霍州市),并没有死掉,此时西周的行政系统需要继续运转,于是召公虎(召穆公)与周公召集其他诸侯组成贵族会议,邀请卫武公(就是共伯和)来统领贵族会议,保证西周行政体系的运行。贵族会议依然遥奉周厉王为天子,只是采用“共和”为纪年以作区别。这种说法才可以解释为何事隔不久就铸造的青铜逨盘的铭文上,依然将“共和行政”归于周厉王的统治时期,因这段时间确实是周厉王的名义统治期。如此才能解释,为什么在共和行政十四年(前829年),周厉王死,周宣王姬静才即位。

      周宣王姬静的少年和青年时期都是在召穆公家长大,这个经历颇类似后来的“赵氏孤儿”,只是周宣王比赵武要幸福的多。周宣王从小跟着召穆公耳濡目染学习如何执政,登基之后,论经验、决心与干劲,都不是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的孱弱天子可比的。因此,西周在周宣王南征北战、扩张领土的时期出现了短暂的“宣王中兴”,这是西周最后的一抹辉煌。

      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郑国的第一代国君,周宣王的同父异母弟姬友被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这是周宣王酬谢姬友为其东征西战的功劳,姬友此时可以以国为氏,改叫郑友,也就是郑桓公。

      周幽王八年(前774年),“王锡司徒郑伯多父命”,郑桓公成为西周王室的司徒,掌管天下户籍和土地。姬友发现天下不稳,西周有灭亡之危,恐被西周王室连累,于周幽王九年(前773年)“虢郐寄孥”,把郑国迁到了河南嵩山东部,现在的河南新郑市、新密市、荥阳市一带。

      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邑,西周灭亡,但东周此时尚未建立。

      两年之后,周平王登基为天子,但历史上通常是把公元前770年作为东周第一年。当时,与周平王同时登基的还有虢公翰拥立的周幽王之弟余臣,史称周携王。十年之后,晋文公攻杀周携王,东周两王并立的局面才结束。所以东周先天就带着依靠诸侯,国力衰弱的基因。

      对于已经迁到洛阳东部的郑国来说,本来周王室远在千里之外,中原大地处处都是肥沃良田,西靠成周洛邑,无后顾之忧,东部到宋国之间都是一众异姓小国,正是扩张领土的时候。结果周王室迁到洛邑,一下子成了邻居,周王室肯定选择向东扩张,郑国的战略纵深一下子缩小了。

      当时,郑国的东边是宋国,南边是陈国,北边是卫国,都是大国,郑国要想和平崛起,只能在各个大国之间吞并小国,蚕食土地,这样一来就非常考验微操技能,而且是连续几代明君的微操技能,故而郑国成为大国的基因也被锁死了。

      周平王东迁,郑武公护送有功,平王登基后“赐师徒郑伯命”,封郑武公为周王室卿士。郑武公得到王室大旗后,雄心勃勃的开疆拓土,“郑灭东虢(今河南荥阳广武镇)”,“取史伯所云十邑之地(今河南荥阳一带)”,此事很快引起周平王的猜疑。周平王欲收回虎牢关(今河南荥阳虎牢关)以东的赐地。郑武公不得不在周平王六年(前765年),不仅让出虎牢关以西所有土地,交给周王室,且将都城从京城(今河南荥阳)迁到了溱水和洧水之间,将这个地区称为新郑,从此这个城邑就没有改过名字,历经1700多年,现在还叫新郑。

      郑国的版图阴差阳错下,确立了“前颍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洧”的格局。这个格局,装不下郑武公的野心。这个格局,也让屡经战乱,安全感极差的周平王非常担心,毕竟身边有一个充满活力的,扩张欲极强的诸侯国,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03


      周平王八年(前763年),“郑人袭胡,取之”,郑武公灭掉胡国,将版图向南扩张到了今河南舞阳县一带,与陈国接壤。然后,郑国就扩张不动了,再扩,就要与宋、陈、卫这几个大国开战了。郑国开始修内政。

      周平王十三年,郑武公十四年(前757年),郑庄公姬寤生出生。

      周平王十七年,郑武公十八年(前754年),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出生。

      周平王二十七年,郑武公二十八年(前744年),郑武公病逝,郑庄公即位。

      周平王二十八年,郑庄公元年(前743年),郑庄公应母亲之请,封弟弟共叔段到京城(今河南荥阳)。

      周平王四十九年,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共叔段作乱,郑伯克段于鄢,《春秋》的记录开始。

      进入春秋时期之后,由于有了《春秋》《春秋》三传,中原地区的史料更为丰富,各诸侯国的动向在后人眼中逐渐清晰起来。

      此时各国之间争霸的方式逐渐改变,除了“汉阳诸姬”,大部分国家逐步抛弃了单打独斗的国策,开始了结盟扩张,远交近攻的打群架方式。因为这一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发展领地内经济、兼并其他诸侯国,逐步变得越来越大,很难被迅速攻灭,大国灭小国也变得吃力,更不用说大国灭大国。

      周平王四十九年,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在郑庄公平定郑国共叔段内乱的同年,“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姑蔑”,“九月,(鲁)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这是首次被史料记载的诸侯国之间的结盟,但肯定不是诸侯国之间的首次结盟。

      周平王五十年,郑庄公二十三年(前721年),“公(鲁隐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国自鲁隐公执掌国政后,四处结盟,特别是与宋国结盟的事实,使刚平定内乱,雄心勃勃想要扩张的郑庄公压力很大,郑国大规模东出的可能性又降低了。

      周平王五十一年,郑庄公二十四年(前720年),周平王姬宜臼崩,太孙桓王姬林登基。周平王和周桓王对待郑国的态度不同。周平王对郑国扩张采取的是狐假虎威策略,以“君臣大义”为名分,算准了郑国无意向南扩张(南方为蛮夷楚国),不愿向北扩张(北方为姬姓卫国),只有向东扩张,找子姓宋国下手的局促之处,放出话来要收回虎牢关以东的地。

      郑国在只能东出宋国的策略下,虎牢关以东,黄河以南的肥沃土地就成为郑国东出的基础。郑武公要想顺利东出,只能答应周平王的要求,得到大义名分,放弃虎牢关以西的土地,来换取对虎牢关以东领土的法理所有权。在乱世中颠沛流离过,又做了51年天子的周平王,对人性把握的很透,对诸国态势把握也很透,因此用阳谋逼迫郑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大片土地,与郑国还没有撕破脸面,保障了周王畿之地东侧的安全。但周桓王姬林没把爷爷的本事学到家,他只学到了周平王借王室大义威压郑国的表面文章,没学到对时机的精准把握。

      公元前720年三月庚戌(十二)平王崩,四月桓王就 “将畀虢公政”,提拔虢公为右卿士,试图将郑庄公挤出朝廷。可他的对手是能够隐忍共叔段二十年的郑庄公,果然让他碰了个软钉子。“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周王室白白损失了很多粮食。对于郑国割了周王室麦子的事情,周桓王后续并没有任何表示,这种操作简直是傻到家了,要收拾别人的时候,难道不考虑一旦失败之后的备用方案吗?这种操作,使诸侯国对周王室更加轻视。

04


      周桓王元年,郑庄公二十五年(前719年),郑有“州吁之乱”,此年周桓王没有任何表示。

      周桓王二年,郑庄公二十六年(前718年),郑有“东门之役”,宋、陈、蔡、卫四国联军围新郑东门5日而退,此郑国危急存亡之秋,周桓王依然没有任何趁火打劫的动作。

      周桓王三年,郑庄公二十七年(前717年),鲁郑“渝平”,捐弃前嫌,重归于好。这是郑庄公鉴于国际环境恶劣,盟友少而地人多,主动示弱,结好鲁国以牵制宋国。然后宋国轻取郑国长葛,长葛在新郑之南50里,郑都告急,郑国又一次面临灭国危险。郑庄公此时已无牌可打,只有祭起“大义名分”的法宝,主动朝见周桓王。按说此次周桓王姬林应该趁机要点好处,比如让郑国献出城邑,然后周桓王下诏责问宋国侵郑之举,或以天子之尊调解郑宋之仇,都可以。但周桓王姬林却做出了一个最愚蠢的行为,“不礼焉”,对郑庄公极为冷淡,这种“你终于来找我了吧,哼,我就是不理你”的行为,幼稚之极。

      三年,三次机会,周桓王姬林都可以趁郑国战火连天,有灭国之危时,要么趁火打劫要点好处,要么与郑国重修关系,做郑国的后盾,携手扩张。但周桓王姬林都没有做,他只是冷眼旁观,等着郑庄公上门求助,然后趁机羞辱郑庄公一番。郑庄公何许人也,被亲弟弟骑脸输出20年都面不改色,会在乎你一个毛孩子的语言羞辱吗?

      周桓王姬林“非礼”完郑庄公以后,他倒是出气了,与郑国的关系也重新修复了,当然,这是周桓王姬林单方面认为的。对郑庄公来说,他确认了这位天子是个眼高手低之人,不足为惧。然后郑庄公通过一系列史书上没有记载的操作,一年之内就缓解了外敌环伺的局面。

      周桓王四年,郑庄公二十八年(前716年),齐鲁“结艾之盟”;“秋,宋及郑平”、“陈及郑平”;“郑公子忽在王所,故陈侯请妻之。郑伯许之,乃成昏。”郑国与宋国、陈国停战,更进一步与陈国结成姻亲,郑国的南方边境从此太平。郑国一口气终于喘过来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只需要面对宋国和卫国的威胁。卫国很少主动出击,故郑国东方的宋国依然是郑国未来主要的攻略方向。此时周桓王与郑庄公的关系居然进入了一个短暂的亲密期,我认为一方面是郑庄公前一年主动低头,曲意逢迎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周桓王实在是小孩心性,认为落了郑庄公的面子,出口恶气,前面的事情就一笔勾销了。这一年还发生了凡伯被劫事件,作为周王室的大夫,凡伯被戎人劫走,诸侯竟然没有人主动请缨,去讨伐戎人。

      周桓王五年,郑庄公二十九年(前715年),宋齐卫“盟于瓦屋”,鲁莒“盟于浮来,以成纪好”。宋齐卫三国结盟定无好事,矛头隐隐指向郑国,鲁国则趁乱扩张势力。

      周桓王六年,郑庄公三十年(前714年),郑庄公假“王左卿士”“宋公不王”为名,“以王命讨之,伐宋”。郑庄公此举是被迫而行,周郑接壤,周天子想励精图治,郑庄公想扩张领土,终究是矛盾多过于共同利益。伐宋的罪名也很有意思,宋殇公即位以后,没有主动去朝见过周天子,作为周王室卿士的郑庄公实在忍受不了,故而讨伐宋国。宋国此时百口莫辩,如果攀扯其他诸侯国,就得罪了那些也没有朝见过周天子的国君。如果反诘郑庄公,则郑庄公说我三年前已经朝见过了。如此事是郑庄公提前三年布局,则郑庄公实在是多智而近妖。如此事是郑庄公为讨伐宋国而找出来的理由,也说明郑庄公是个非常善于利用一切机会的能君。反观周桓王姬林,浪费了三次压制郑国,扩张王畿的机会,是为庸君。

      周桓王七年,郑庄公三十一年(前713年),郑庄公的外交手腕越发纯熟,郑鲁齐三国联盟正式成立,与宋卫蔡三国大战,戴国被攻陷。这是诸侯国之间第一次通过战争抢夺别国城邑,之前都是“君子之战”,野战打输了,认输就行,不占对方的城池。但从此次战争之后,诸侯作战的目的慢慢就变成了攻占城池,灭人之国。这正是周王室举起道义的大旗,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谴责的好时机,但周王室又一次一言不发,从此,周王室慢慢也无法掌控“大义名分”之旗,直到百年后齐桓公“尊王攘夷”

      周桓王八年,郑庄公三十二年(前712年),鲁桓公谋杀了兄隐公,自立为国君,不向周桓王请求册封。从此,诸侯由天子册封的制度被破坏了。关键是,在这个事情上周王室竟然又一言不发,连口头谴责都没有。鲁郑伐许,将许国交给郑国托管,开创了“一国两治”的制度,周王室亦不出一言。相反,周桓王也别出心裁的想出“周郑易田”,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去和郑国交换,结果,“郑伯不朝”,周郑关系破裂。

      周桓王为什么搞这种事呢?还是因为三年前鲁郑易田的事情。枋田作为周天子赐给郑国的汤沐邑,是不能随意转让的。郑庄公把枋田跟鲁国的许田私下一交换,就是明白宣告周天子:“以后到泰山祭天别叫我。”很明显表露出脱离革命队伍的意图。而且这些田本都是周王室所赐,没有周王室的允许,是不能转让的。这是赤裸裸的打脸了。所以周桓王马上提拔虢公为右卿士,要分郑庄公的权。郑庄公一看“卿士”的头衔可能要不保,本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思,最后利用一把,打着周天子的旗号,以“宋公不王”的罪名讨伐宋国。周桓王吃了这个哑巴亏,一直憋着,三年后,终于让他逮着机会。

      这也算是个阳谋,驱虎吞狼之计,用名义上属于周王室的司寇苏忿生的十二块地去交换郑国的四块地。但苏忿生这十二块地直到六十五年后,还没有完全属于郑国,郑国等于是亏本了。周桓王这个行为本质上还是周平王虚张声势的内核,区别是当年周平王找的实际很对,当时郑国一心东出,权衡利弊后,舍掉虎牢关以西的地,换取周王室的名分支持;而周桓王找的时机不对,此时郑国与邻国的关系已经大大缓和,且打败了宿敌宋国。此计周王室虽然占了便宜,但郑国国力正在上升期,这种捅破窗户纸的行为,使郑国视周王室为郑国复兴的破坏者,为以后郑国压制周王室埋下了伏笔,周郑两国关系也彻底恢复不了了。

05


      周桓王八年,郑庄公三十三年(前711年),鲁桓公与郑“盟于越”,鲁隐公时期一直拖着的鲁郑换田之事,鲁桓公也使其落地,郑鲁齐联盟进一步巩固,郑国压制周王室,鲁国和齐国联手压制宋国。郑庄公用远交近攻之策,逐步拓展郑国在中原的影响力。

      周桓王十三年,郑庄公三十七年(前707年),是周桓王最倒霉的一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于是有“繻葛之战”,“祝聃射王中肩”,周桓王励精图治的努力化作泡影,东周王室从此向着衰落的方向,一去不回头。

      周桓王十四年,郑庄公三十八年(前706年),郑太子忽以“齐大非偶”为理由,拒绝齐釐公的联姻请求。郑国打败周王室军队,且屡次在郑忽带领下打败戎人之后,属实有些飘了。同时发生的还有鲁国在庆功宴上把郑国次序故意排到后面的事情,郑忽非常愤怒,郑鲁齐联盟出现裂缝。此年,南方楚国第一次伐随,自封为“王”,开始争霸中原,逐步形成北周南楚的局面。楚武王为什么敢自称王?真的是“吾乃蛮夷也?”我认为楚武王此举与一年前周王室在繻葛之战中的失利有关,东周内部的倾轧,东周的虚弱都暴露在楚武王面前。

      周桓王十五年,郑庄公三十九年(前705年),郑齐卫伐盟、向。王迁盟、向之民于郏。这是公元前712年“周郑易田”的续曲。七年过去了,周桓王许给郑庄公的那十二块苏忿生的地,到现在还在闹分裂呢。这对郑国的国力是一个暗耗。“郏”不是现在的河南平顶山郏县,而在现在的河南洛阳市内,周桓王的王畿之地有了一批净流入的人口红利。

      周桓王十八年,郑庄公四十一年(前702年),“虢仲谮其大夫詹父于王。詹父有辞,以王师伐虢。夏,虢公出奔虞”,周桓王的卿士,崇祯帝的宰相,都是走马灯一样换。在封建社会,这类高官的背后往往是一个宗族,其变动往往会对诸侯国行政体系带来较大动荡。桓王当初为了赶跑郑庄公,提拔了虢公,现在又把虢公赶跑了,不管是什么原因,鸟尽弓藏的印象算是留下了。齐卫郑与鲁“战于郎”,其根源是公元前706年的排位次事件。诸侯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郑齐卫的联手,其目标就是鲁国和宋国,中原的政治地图又一次发生变化。

      周桓王十九年,郑庄公四十二年(前701年),给周桓王姬林带来一生耻辱的郑庄公姬寤生终于死去,郑国发生内乱,郑昭公姬忽奔卫,郑厉公姬突继位。如果周桓王趁此时机,就像周桓王二年(前718年)对待晋国一样,召集联军派得力大臣进入郑国维和,则周王室的威望可趁此事重新上涨一些。但当年率军支持晋国,讨伐曲沃的大臣是虢公,虢公已经被周桓王赶跑了,加上周桓王挨了一箭之后,已经没有当年初登基时的心气,此机会白白失去,便宜了宋国。

      四年之后,公元前697年,周桓王崩。回顾其一生,可谓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坐视大好机会白白溜走,真正奋发的时候,却碰上对手的上升期。

      我想,周桓王内心可能认为是自己生不逢时,既生林,何生寤生?如果没有郑庄公姬寤生,东周王室说不定会在姬林手里出现短暂中兴。不过,当我们以后人的视角去看,就会发现周桓王颇类似股市里一些追涨杀跌的股民,股票高位的时候买入,跌到低位,反弹前夕,割肉卖出,其实是不善择时。择时这一点,很难学,需要大量经验积累而成,周桓王从小养尊处优,不像其祖父周平王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对人心、对态势的把握欠缺很多,故而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干错误的事情。

      《谥法》说:辟土服远,克敌动民,辟土兼国皆可谥为'桓’。”那么周桓王的辟土可以理解为从郑国手里换来了四个城邑。克敌则可以理解为支持晋哀侯,打击曲沃分裂势力。但他这个“桓”跟齐桓公的“桓”比,可差远了。不过是儒生为尊者讳,极力往他脸上贴金而已。

      《春秋》三传对周桓王的去世一言不发,《史记》的记录也是极为简约:“五十一年,平王崩,太子泄父蚤死,立其子林,是为桓王。桓王,平王孙也。桓王三年,郑庄公朝,桓王不礼。五年,郑怨,与鲁易许田。许田,天子之用事太山田也。八年,鲁杀隐公,立桓公。十三年,伐郑,郑射伤桓王,桓王去归。二十三年,桓王崩,子庄王佗立。”

      《帝王世纪》这样评价:“桓王既失于信,礼义陵迟,男子淫奔,谗伪并作,诸侯背叛,构怨连祸,九族不亲,故诗人刺之。”

      周桓王陵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北35公里南村乡南村村南桓王山(原名凤凰山)上,高10余米,周长近200米,黄土封顶。翠草茂密,时值春秋,碧绿不衰。“桓陵秋草”为渑池古八大景之一。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