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点亮城市,美好永驻心间。春潮中的山东大地,处处有戏,余音袅袅。地处鲁中的淄博,也是春朝雅集,好戏连台。2月11日,第二届淄博城市戏剧节暨中国淄博第五届五音戏艺术节在淄博大剧院拉开帷幕,为爱戏的人们带来了一场文化的盛宴,让戏剧节真正成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戏剧节的开幕式上,由国家京剧院副院长、淄博籍京剧名家田磊领衔主演的京剧折子戏专场,让观众大呼过瘾。随后的15日晚,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创作的五音戏《追梦长歌》上演。这部剧分为三个篇章,原本是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三部小戏——《英雄铁山》《回》和《追梦路上》。淄博市五音戏传承保护中心的演职人员串珠成链,把原来的三台小戏再度整合创作为一台完整剧目,表现了一个家庭几代人在这片土地上接续奋斗的感人故事。展现了齐鲁儿女在抗日烽火中保家卫国敢于牺牲的壮烈情怀、对沂蒙老区人民倾尽所有哺育革命的深厚情感,以及新时代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赓续接力。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戏曲中,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这片齐鲁大地上为守护家园骨肉分离,为创造幸福生活而拼搏不息、奋斗不止的经历,令人荡气回肠,热泪盈眶。为了便于更多观众走进剧场看戏,组织方和演出单位面向市民分别通过惠民票价和免费送票两种形式发放戏票。没有领到票或者交通不便不能到现场的观众还可以通过线上用手机或电脑观看。就在这春寒未尽的城市夜晚,悠扬的戏韵不仅回荡在灯光璀璨的剧场,也在万家灯火的城市上空萦回,清越婉转,动人心弦。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受到齐鲁文化活水浸润的山东大地,孕育了吕剧、柳子戏、山东梆子、五音戏、柳琴戏、茂腔等28个地方剧种。这些剧种,绚丽多姿,既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又都带有明显的“山东味”。其中,流传于淄博周边的五音戏,便是这戏曲阆苑中的一朵鲜葩。作为齐文化发祥地的淄博,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情怀的城市。在淄博戏剧的百花园里,先后涌现出了五音戏创始人、五音泰斗鲜樱桃,五音戏国家级传承人、梅花奖获得者霍俊萍、吕凤琴,聊斋俚曲国家级传承人蒲章俊等一大批优秀的地方戏剧名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音戏、鹧鸪戏、聊斋俚曲、八仙戏、榆林腔、吟腔戏、笛梆子戏等珍稀剧种在这里流传,诞生了京剧《红嫂》《焦裕禄》,五音戏《云翠仙》《王小赶脚》,舞剧《齐风甫田》等一大批精品力作。五音戏,是极具淄博特色的一张文化名片。十几年前,第一次走进剧院看《云翠仙》时,就为之惊艳,连看多场欲罢不能,从此结下不解之缘,每有演出必看。在时光的潮起潮落中,这个古老的剧种,历久弥新,经过岁月的打磨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它不再是以前人们印象中土里土气的庄户戏,而是将文学、音乐、舞蹈、布景、服饰、灯光等多种美的艺术融于一体,传统而又时尚,不仅是老年观众的最爱,也吸引着众多年轻人走进剧场。五音戏的传统剧目散发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浓浓的乡土气息。《王小二赶脚》《王二姐思夫》《拐磨子》《彩楼记》《王定保借当》《墙头记》《赵美蓉观灯》《亲家婆顶嘴》等传统戏,是老一代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后来,与淄博的聊斋文化融合创编的系列聊斋戏如《乔女》《窦女》《续黄粱》《云翠仙》《紫凤》《珊瑚》《小谢与陶望三》等等,风格如聊斋里的花妖狐仙一样,清新隽永,美轮美奂,不断刷新着人们对这个剧种的印象。同时,创作者们紧扣时代脉搏,在不同的年代里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时代精神的现代戏,如《豆花飘香》《石臼泉》《大众长歌》《源泉》《风起东郝峪》等,剧中的人物命运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更让台下的观众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喜欢曲的我,跟着五音戏一起走过了很多年的时光。我曾经看他们在排练场上一遍遍摸爬滚打,真哭真笑真感受;曾经跟着他们下乡演出,六月酷暑的汗水湿透戏服,春节的寒风吹透薄裳;当然更多的还是跟着他们走进剧场,坐在台下和观众们一起,跟着台上的剧情悲喜转换,跟着演员笑染眉梢,泪洒衣衫。我的目光,屡屡在新闻报道中追随着他们的身影:奔赴北京上海,在国内知名的大舞台上绽放光;走出国门,在海外文化交流中唱响熟悉的乡音;走进校园,一招一势,一板一眼地向孩子们传授非遗瑰宝。五音戏,一直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唱出时代新声,讴歌时代精神。近年来,淄博的文化工作者在传承和发扬五音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感染了一大批观众。《聊斋》里的经典人物形象云翠仙、梁有才,抗日战争年代牺牲的革命烈士高庆珂,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好医生、全国医院优秀院长亓庆良,带领村民开发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典型人物赵东强父子等等,都以鲜明的形象立于舞台之上,鼓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赓续初心,继续奋斗。江山代有人才出。这个城市的老人们永远记得鲜樱桃老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对于传统文化的贡献;爱戏的人们都曾目睹梅花奖获得者霍俊萍、吕凤琴老师和优秀的演员兼导演朱雷声老师、五音戏作曲家毕金奎老师等一批艺术创作中坚力量对于五音戏的热爱、坚守与传承;戏迷们也亲眼见证了一大批新生代的演员如路萌、史晓睿、路金红、崔娟、张雯、荆功硕等年轻人在舞台上的迅速成长,成熟。正是这些优秀的创作人员和幕后的工作者,让古老的五音戏焕发出新的活力,也正是他们把这份事业代代传承,发扬光大,让我们对城市未来的文化事业发展充满信心。第二届淄博城市戏剧节暨中国淄博第五届五音戏艺术节的举办,充分展示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艺术创作新成果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风貌。接下来,淄博市演艺中心京剧院复排的京剧《焦裕禄》,淄博市演艺中心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歌剧《江姐》也陆续上演。笙歌漫漫长夜尽,乡韵悠悠春意浓。传唱了几百年的五音戏,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气象。通过五音的曲乐悠扬,我们也聆听到了齐鲁大地上文化“两创”的旋律和节拍。这悠悠的乡音乡韵,还将继续在齐鲁大地传唱下去,越唱越响亮,越唱越欢腾,越唱越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