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老烟台街巷】(之三十三)。[路篇](三十一)虹口路

 网上资料_收藏 2023-02-19 发布于山东


虹口路位于今大马路东段,原北起海岸路(今滨海北路西端口,滨海广场东侧。),南至二马路,原是一条即南北又东西但总体南北走向之路,长280米,建于1900年前后,因路下原有虹口河而得名,路北段多为教堂、别墅、楼房建筑;路南多为四合院(今世茂住宅高层区),1938年路北段西边重新修筑河壁,加单桥两座。新中国成立后,加盖铺路,现路留存,并随周围城区改造,有所拓宽,拆弯取直,略有弯曲,路名沿用。
新中国成立前,二马路设1938年日本开设的芝罘卫生所,1929年创建的胶东日报社。
今日至此,7月17日再聊。
图片内容依次为:鸟瞰虹口路周围历史建筑、虹口路位置图、虹口路现存老建筑(第3—5幅)、虹口路东侧现存俄罗斯领事馆原址(今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二马路派出所)、近看烟台虹口宾馆原大门内很多欧式别墅、现存希腊人亚历克斯·帕拉狄西斯历史住宅、现存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喑学堂历史地址。
虹口宾馆近代建筑群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筑群包括11组优秀建筑,多为近代中外私人住宅,现为虹口宾馆使用。虹口宾馆近代建筑群,以独立式住宅为主,建筑多为2层,既有浓厚英国田园风格的建筑,也有的建筑在采用石墙面的同时,采用中国传统的小青瓦四坡屋面,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形象。
●【俄国领事馆的旧址】(现为二马路派出所)芝罘区大马路东端俄国领事馆旧址,现在是二马路派出所办公地。尽管位于闹市,这片土地却非常静谧,从外观上看,这座砖木混合结构的二层楼房保存完好,拱形的窗户、阁楼具有西方建筑的特点,非常洋气。踏进大门,右手边是红木梯古色古香,扶梯精雕细作。穿越悠悠时空,回到100多年前,重温那段历史。1881年,俄国在烟台设代理领事,但一直是由英国人代理。士密斯在1894年创建士美洋行,那时它是烟台唯一的俄商洋行,当时俄国尚未正式建立领事馆,士密斯是俄国在烟台的商务代办,主要业务是银行业,是俄国亚洲银行在烟台的代办 。1902年8月,由俄人提德曼任副领事,1905年由克里斯梯任副领事,1904年在烟台市芝罘区大马路东端建立领事馆。领事馆落成后,俄国领事从大连带来一个军乐队,这个乐队就安置在俄国领事馆后边海岸的一个游艇上,时常在这个游艇上开音乐会,并开展赛船的游戏,俄国领事还划小船到崆峒岛、芝罘岛、夹河去游玩,他们经常在这些地方扎营住宿,享受丰盛的野餐。好景不长,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战场在我国东北境内,波及到烟台。日俄战争结束后,11000余俄国人被遣送来烟,旋即回国或转赴上海。1919年苏联十月革命后,俄罗斯领事馆闭馆。1923年苏联在烟台设立领事馆,仍在原馆址办公,1925年闭馆。
●【帕拉狄西斯故居】烟台唯一保存完好的希腊建筑,这幢精美的百年建筑在烟台是独一无二的。占地2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的帕拉狄西斯故居位于烟台市东海边的高坡处,院门为铸铁卷草花饰门,侧墙向外展开,呈半圆环形,建筑为二层,局部又是三层,带有地下室,主入口处为白色柱石双排柱廊,柱头仿古希腊古典柱式中的科林斯式。柱身又带有古希腊爱奥尼柱式的边槽,柱石上方檐口有西洋古典建筑的方槽形图案纹饰,室内设计使用希腊古典风格的圆弧形。四面坡红瓦屋顶,有阁楼窗。坐南向北,四周绕有外廊,北有露天平台,以便观赏海景,这座建筑显得雍容华贵,分外妖娆。因保护得当,外加鲜有打扰,作为烟台唯一一处希腊式建筑,1920年建成的它得以历经百年风雨而不倒。虽然身处部队管区,但帕拉狄西斯故居与大街只有一条栅栏之隔,行人既能欣赏到它的美,又不会对建筑本身造成破坏。亚历克斯·帕拉狄西斯,希腊人,生于小亚细亚的士美那。帕拉狄西斯风度翩翩,知识非常渊博,曾获得法学士学位和数种文凭。他在烟台居住了三十四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烟台通。他在烟台居住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多产作家。在英文《芝罘日报》发表了很多文章,笔触犀利,观点明确,而且对烟台贫苦民众极富同情心,在烟台的福利事业上,他多次进行捐赠。为地方报纸撰写稿件,不收任何报酬。
●【虹口附近】英式建筑多。虹口宾馆一带,有很多2层“小别墅”,吸引游客驻足参观。昨日,记者来到虹口宾馆内,一栋栋别墅保存完好,外墙风格有细微差别。虹口宾馆1号楼现为某拍卖公司的办公地,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看上去崭新。入口门斗、屋顶山墙为暴露木架梁式,与墙面的梁柱格架组成装饰性的图案,室内设计采用西洋古典装饰纹样,其木柱柱式是仿西洋古典柱式,木装修均为仿古的深褐色。整个建筑庄重典雅,具有近代英国别墅的建筑风格。据了解,这座建筑物建于1920年,由德成营造厂建造,曾为烟台政纪轮船公司经理綦绍武故居。1948年10月,烟台重获解放后,中共烟台市委根据胶东区党委指示,成立烟台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统一全市的军事、行政管理事宜。此处一直是原中共烟台市委的办公地,是烟台市的领导核心,直至1969年底才迁往市府街。虹口宾馆近代建筑群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筑群包括11组优秀建筑,多为近代中外私人住宅,现为虹口宾馆使用。虹口宾馆近代建筑群,以独立式住宅为主,建筑多为2层,既有浓厚英国田园风格的建筑,也有的建筑在采用石墙面的同时,采用中国传统的小青瓦四坡屋面,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形象。
●【启喑学堂】启喑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坐落于烟台市芝罘区滨海北路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内,建筑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坐北向南,南有外廊,咖啡色砌筑的毛鼓墙面,窗户为细长的矩形,是典型的西方学校建筑形制,该楼西墙下方有志石。1987年这座建筑被烟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烟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常人一般进不来这里,再加上部队官兵的爱护,这幢百年建筑完好如初。启喑学堂是1887年由美国人米而斯·查理夫妇在登州创办的。这里有一段颇为感人的爱情故事。1861年,米而斯·查理夫妇从美国抵达登州办学。1873年,米而斯·查理夫人去世,撇下几个儿女,其中有一个是聋哑人,米而斯·查理夫人在弥留之际,希望孩子能到聋哑学校上学,但那时中国并无聋哑学校。不久,米而斯·查理便将儿子送回美国纽约州罗斯特市的聋哑学校去学习,并与儿子的女教师汤浦生相识又相爱。1884年,汤浦生来到烟台,与米而斯·查理在登州结婚。1887年,汤浦生创立了启喑学堂。1898年,汤浦生将启喑学堂迁到烟台。该校还举办师范训练班两期,每期一年,学生来自中国各省,毕业后分别在北京、南通、沈阳、上海、天津、古田、成都各地的聋哑学校工作。该校从开办至1941年,共培养聋哑学生304名(其中男生217名,女生87名),实开中国聋哑教育之新纪元。


【话说老烟台街巷】(之三十三)。[路篇](三十一)虹口路X

【话说老烟台街巷】(之三十三)。[路篇](三十一)虹口路
【话说老烟台街巷】(之三十三)。[路篇](三十一)虹口路
【话说老烟台街巷】(之三十三)。[路篇](三十一)虹口路
【话说老烟台街巷】(之三十三)。[路篇](三十一)虹口路
【话说老烟台街巷】(之三十三)。[路篇](三十一)虹口路
【话说老烟台街巷】(之三十三)。[路篇](三十一)虹口路
【话说老烟台街巷】(之三十三)。[路篇](三十一)虹口路
【话说老烟台街巷】(之三十三)。[路篇](三十一)虹口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