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记不住 挫败感攀升 有办法 来讲书吧——读《成为讲书人:阅读和表达的个人精进法》

 新用户46721oj3 2023-02-19 发布于黑龙江
最近读书的数量猛增,一天一两本的速度,但往往一本书看过没几天就忘记里面的内容了,苦恼!!!
大数据时代,数据最能投其所好。它一定看到了我的读书量,也分析到了我此刻的处境,于是推荐了这本赵冰老师的《成为讲书人:阅读和表达的个人精进法》,一看到书名,就知道这就是我要的书籍,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的确,讲书是一个比较小众的领域,方兴未艾。目前在我的周边,读书的人,或者严格意义上的读书人比较少。大家更喜欢读网文,追网文,更别谈讲书了。我在公号里整理读书感悟,读书笔记也是让自己阅读精进一些,但还没有赵冰老师谈得深入。
讲书不是读书,讲书不是拆书,讲书不是培训,讲书是要在深入阅读,完全理解书籍内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以演讲的方式呈现给观众的一种方式。
如果把讲书比作一个人,那么阅读是左手,演讲是右手。只要可以说话,可以输出,人人可以做讲书人。关键在于掌握读的方法,讲的技能,讲的途径。
讲书是让读书增值20倍的技能。2022年,我报名参加《学习治疗手记》图书分享。前期要对书籍提出三个问题,引领读者探索,中期要就读书谈简短感悟激励继续阅读,后期还要在直播间结合教学中学生学习事例进行讲书。整个过程历时一个月,获益良多。现在我还能记得书里所介绍的学习系统:处理信息识别驱动、语义解析逻辑加工价值决策。如果没有当时的讲书分享,恐怕我都不记得读过这本书了。
记得当时我就是跟着宋少卫的书籍思路,进行逐一讲解的,现在对照《成为讲书人:阅读和表达的个人精进法》这本书看,真的是太逊色了。原来还有这么大的进步空间呐。
因为都是教师,当时应该考虑到了听众的问题,也因为举出自己孩子学习或者学生学习的案例,听众或许没走神。因为是在网络直播间,不是现场演讲,所以没有看到观众的状态,也没有做课后调研,所以不清楚效果。过后个别访谈,了解到有的评价效果不错,但恐怕夸奖的成分是有的。
现在回想当时的课件的呈现,除了图片和文字没有其他数据、图表、视频等道具的辅助。如果加上数据图表一定更有说服力,如果加上教育视频则更加有感染力。
如果那时我看过了这本书,我会在讲书过程加入一些现实失败案例,对比书中学习治疗系统已达到起承转合的讲书效果;会加入一些金句,让讲书高大上,让受众体会更深;会结合书籍确定那次讲书的一个主题明晰一个好观点;更会加入互动环节,让讨论和交流融入,鞭策对书籍深入理解,对学习系统深入运用。
赵冰老师的书籍还介绍了如何写好一篇讲书稿,就像语文老师作文教学一样,从确定读者,到主题选定,再到中间过程的结构安排,以及开头结尾的书写内容。的确,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就像老师可以当众讲课,那么演讲也不会难。
【欢迎文末点赞、在看、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