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一定要读毛泽东的《矛盾论》?

 泉城贤人 2023-02-19 发布于山东

我发现,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有着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纠结又矛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正因为所想之事与所经历之事之间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人们这种拧巴的心理。

那,真的一点办法就没有吗?我觉得并不是。

就我自己现在而言,虽然面对一些事情,我依旧会感到有些纠结和矛盾,但不像过去,总是陷入这种拧巴的泥淖,不可自拔,而是能够较快地跳脱出来,不被负面情绪长时间绑架,以一种更为淡然的态度面对,并尽快适应新的节奏,较顺利地切入新的阶段,做成一些事情。

为什么我会产生这种转变?

在一定程度上,这其实得益于我读过的一篇影响深远的著作,它就是毛主席的《矛盾论》。

当你感到纠结又矛盾,不妨读读毛泽东的《矛盾论》。

如果你能穿越回1937年的夏天,去到当时位于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你大概率会碰到一位衣着朴素、40来岁的清瘦中年人。

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南乡音,在这里,给抗大的学员们上着课。

这位中年人上的课一点也不枯燥,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理论,从他的嘴里讲出,顿时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抗大的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位40来岁的清瘦中年人是谁?

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

那时候,全面抗战还未爆发,毛泽东在工作之余,尚有余闲。抗大便邀请他来讲课,他欣然允诺,认真准备。

回忆那段往事时,他说:

“(抗大)请我讲课,我也愿意去当教员。去讲课,可以总结革命的经验。讲一次课,整整要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做准备,而且其中还要有两个通宵不能睡觉。

准备了一个星期,讲上两个钟头的课,就'卖’完了。课不能按照书本去讲。那样讲,听的人要打瞌睡。自己做准备,结合实际讲,总结革命经验,听的人就有劲头了。”

讲课,往往会配有讲稿,毛泽东在抗大讲课,也不例外。

他从1937年的4月开始,一边写讲稿,一边为抗大的学员讲课,时间是每周二和周四上午,下午还会参与学员间的讨论。

就这样,历时3个多月,共讲了110多个小时。因为全面抗战的爆发,毛泽东结束了讲稿的写作,落款处写道:“论矛盾统一律完。1937.8.7”。

这部讲稿,分为3章16节,共计6.1万字,题为: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

毛泽东著名的“两论”,就脱胎于这部讲稿。

这两论,一部是《实践论》,另一部,则是今天要和大家解读的《矛盾论》。

对于这两论的写作缘由,毛泽东曾说:

“一九三二年(秋)开始,我没有工作,就从漳州以及其他地方搜集来的书籍中,把有关马恩列斯的书通通找了出来,不全不够的就向一些同志借。

我就埋头读马列著作,差不多整天看,读了这本,又看那本,有时还交替着看,扎扎实实下功夫,硬是读了两年书。”

“后来写成的《矛盾论》《实践论》,就是在这两年读马列著作中形成的。”

对于这两论,毛泽东也曾作过自我评价:

“我的那些东西还有用?那些是历史资料了,只能参考参考。……我只有一篇好的——《实践论》,还有点用。”

“自己认为《实践论》是比《矛盾论》更重要的一篇文章。”

坦率地说,我觉得毛主席这段评价,过于自谦了。

事实上,《矛盾论》和《实践论》写得都很好,不分伯仲,各有千秋,都是毛主席经过深度阅读、思考和实践后总结出来的,是厚积薄发的产物。

《实践论》的核心,讲的是知行统一的理论;

《矛盾论》的核心,讲的是对立统一的法则。

如果说前者描摹了人们去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和一般过程,那么后者可以看成是对前者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告诉人们首先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如果缺乏了科学先进世界观的引导,这样的实践,恐怕得走不少弯路,得不偿失。

《矛盾论》所提供的,其实就是一种科学先进的世界观。

而这种科学先进的世界观,用哲学的语言表示,就是“对立统一”,是在引导大家要学会辩证地、一分为二、甚至一分为多地看问题。

如果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

矛盾。

什么是矛盾?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和大家讲一个故事。

话说古时候,有个楚国人,为了卖出自己手里的矛和盾,便站在街上吆喝:

“我有世上最锋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

乍一听,口气还真不小。不过很快,便有人质疑道:

“如果用你的矛去戳你的盾,会是什么结果?”

楚国人一听,霎时意识到自己的话有毛病,哑口无言,再吆喝就涉嫌虚假宣传了!

于是,他拎着“世界上最锋利”的矛,扛着“世界上最坚固”的盾,灰溜溜地走了。

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的《韩非子�难一》,大家耳熟能详的“自相矛盾”一词,最早就是由这一典故演化而来。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知道,矛和盾,其实是古代的两种作用不同的兵器。矛的作用是负责进攻,盾的作用是负责防守。

一攻一守,以成对立之势。

彼攻此守,二者共存统一。

矛盾的现象,不仅仅停留在具象的矛与盾上。

在我们的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其实都非常普遍:

早晨醒来,不得不去工作,但又希望再多睡会儿,矛盾;

中午吃饭,想控制住体重,但还要吃高热量食品,矛盾;

晚上休息,明知熬夜不好,但依然忍不住刷手机,矛盾。

对立统一的智慧,都体现在矛与盾的相互关系中了。

用“矛盾”这两个具象的器物,表达事物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抽象关系,真是一种再好不过的选择。

不过,光知道矛盾是什么,其实只是开始,对于培养我们的世界观,对于改变人纠结矛盾的状态,还远远不够。

毛主席的《矛盾论》之所以厉害,在于他不仅指出了什么是矛盾,还深入剖析了它的本质,并结合当时革命发展的形势,运用矛盾的世界观,也即对立统一的世界观,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判断,同时,这对我们自身的成长进步,也有很大的帮助。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所体现出的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那么,《矛盾论》里到底都讲了什么呢?

相比《实践论》,《矛盾论》的篇幅会更长些,而且分得更细些。

《矛盾论》全篇以序言开端,分为6个小节,从不同侧面对“矛盾”进行深入的探讨,包括:

与形而上学的对比区分(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最后,在第7小节,毛泽东对前6小节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算是对全文的收束。

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对《矛盾论》的所有方面进行面面俱到的阐述,这里就选取其中一个方面,和大家具体聊聊。

在我看来,这一方面,相当于《矛盾论》中诸小结的枢纽,弄清楚了这个枢纽,也就更容易弄通整部《矛盾论》。

什么方面呢?

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乍一听有点绕,让我们一分为二地来看。

先看主要的矛盾。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一个事物发展的过程,往往会伴随许多矛盾,但这些矛盾并不是均衡存在的,而是有主次之分。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管理学中的帕累托法则,也即大家熟悉的二八定律。

1906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通过研究,得出了意大利社会的财富分配情况:

20%的人口掌握了80%的社会财富。

这其中,20%和80%其实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数,并不绝对,代表的意义,是少数和大多数的意思。

也即,少数人口掌握了大多数的社会财富。反过来看,大多数的人口仅掌握了少数的社会财富。

将视角拓展到其他方面,会发现,这种少数决定多数的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其实很普遍。

少数的客户,带来了一个公司大部分的利润;

少数的品牌,占据了一个市场大部分的份额;

少数的决策,指导了一个计划大部分的推进。

在这里,少数居于核心地位,是主要矛盾,且不可或缺。

这就好比太阳系,它的核心、主要矛盾是太阳。缺乏其他的天体,似乎整个系统还能运行,但如果没有了太阳,那整个系统就将不复存在。

由此可见,要想充分地领会、掌握一个事物,抓住主要矛盾有多么重要。

对于这一点,毛泽东其实早在青年求学时期,就已经有所尝试了,而且效果还不错。

那会儿他还在湖南一师上学。

学校的课程很多,一开始,毛泽东和很多人一样,各个学科都相对平均地分配时间和精力,结果发现效果并不好,于是,经过一番思忖,他有意识地对不同学科进行了划分。

重点是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这几门课,至于数学、图画等,就不花太多精力。

对此,毛泽东说:

“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序,而于学堂科学,尤厌其繁碎。今闻于师友,且齿已长,而识稍进。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有人觉得,毛泽东将精力放在一部分学科,却忽视了其他学科,这会不会造成偏科?

如果说“偏科”是意味着一门学科学得极差的话,那么毛泽东其实并不太存在这种情况。

对于那些自己真正感兴趣、具有优势的学科,毛泽东会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而其他的学科,则并非完全摒弃,而是开启低功耗模式,保持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即可。

那段时间,他总是在天色微微亮的时候就起身,开启一天的学习。晚上熄灯后,毛泽东依旧不肯浪费哪怕一点点时间,还是会借着屋外微弱的灯光勤思苦读。

这种状态,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持之以恒。就这样,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时代思想家的著作,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顾祖禹的《读史方舆论纪要》,甚至是湖南省的县志,都逐一认真阅读,获益匪浅。

因为懂得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毛泽东的成长进步特别快。而这种做事的风格,也深深烙在了他的骨子里。

关于主要矛盾,毛泽东在《矛盾论》里这样总结道: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再看矛盾的主要方面。

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相比“主要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个词,可能听起来有些绕,让我们先看看毛主席给出的解释。

他在《矛盾论》中说:

“在各种矛盾之中,不论是主要的或次要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又是否可以平均看待呢?也是不可以的。

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候似乎势均力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和相对的情形,基本的形态则是不平衡。

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原来,“主要的矛盾”,是针对一系列矛盾而言的;

相反,“矛盾的主要方面”,其实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矛盾内部,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关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并非一成不变,在毛泽东看来:

“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上,主要方面属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属于乙方;

到了另一发展阶段或另一发展过程时,就互易其位置,这是依靠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

正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太极”,实际上也就体现了这种事物内部矛盾不断转化交织的智慧。

为了让大家对相关概念有更为体感的认识,让我们看看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是如何运用矛盾的思想分析,准确判断局势的。

在“论持久战的三个阶段”这一小节,毛泽东把主要矛盾聚焦在了中日战争中的“中日力量对比”上。

对于这个主要矛盾,他作了进一步的剖析,将这种力量对比,分为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

第二阶段,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

第三阶段,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

这3个阶段,不就是一个矛盾内部主次方面相互转化的生动体现吗?

一开始,日本帝国主义来势汹汹,其为攻势,对于局势的发展,具有支配的作用,而居于守势的中国,则处于被动的地位,仅有招架之能,并无反击之力;

紧接着,在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博弈下,中日双方的力量开始此消彼长。面对中国广袤的土地,和巨大的战略缓冲,日本从一开始“扬言3个月灭亡中国”,变为深陷东方战场、多线作战的泥淖,那种“以战养战”的模式开始渐显颓势,中日双方的斗争,开始处于战略相持的状态;

到最后,日本这种“以战养战”的模式,开始导致国内经济崩溃,社会混乱,同时,多国对其宣战,致其腹背受敌,相应地,它在中国乃至世界多地的战线最终难以为继,开始呈现颓势,此时,在中日战争中,中国开始日趋支配地位,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中日战争的发展趋势,最终应证了毛泽东的战略构想,也从某个侧面,应证了他在《矛盾论》中的一段话:

“革命斗争中的某些时候,困难条件超过顺利条件,在这种时候,困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顺利是其次要方面。然而由于革命党人的努力,能够逐步地克服困难,开展顺利的新局面,困难的局面让位于顺利的局面。”

关于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关于“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论述和思考,我就简单介绍探讨到这里。

这些介绍和探讨,更多是为了呈现与矛盾相关的概念的内在逻辑,让大家有一个相对具体可感的认识。

但,在我看来,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还不够。

其实,我们还可以试着将这些认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化为己用。

或许,这才是我们读毛主席著作的一种正确打开方式。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

如何运用《矛盾论》解决我们个人遇到的问题?

比如说,假期综合征。

其实,这个问题,本质上看,是一个时间管理问题。

即:如何合理管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让自己摆脱纠结矛盾的状态?

对于这个问题,毛主席年轻时求学的经历,其实已经给出了回答,那就是:

抓住主要矛盾。

但,这个回答虽然普适,却没谈具体该怎么抓。

毛主席有他自己的标准和具体做法,对于我们而言,具体该如何做呢?

大学那会儿,我曾读过一本经典的个人管理畅销书,和《矛盾论》一样,对我影响也很大。

名字叫《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

如果说,改变一个人纠结矛盾的状态,《矛盾论》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理念,那么,柯维的这本书,相当于对这理念,做了工具化的处理。

前者是道,后者是术。

在我看来,道术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知识本身的作用,让一个人有所真正的转变。

柯维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理论,即:

四象限法则。

简单来说,就是将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事务,按照重要和紧急的维度,进行相应的划分。

总共有4个象限,分别为:

第一象限:重要而且紧急。指的是一些时间上紧迫、影响上重要的事情,没法回避,也不能拖延,必须优先解决。比如自己的分内工作。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指的是一些时间上不紧迫,但对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比如个人的生涯规划。

第三象限:不重要但紧急。指的是一些看起来时间紧迫,但对自己长远发展没什么帮助的事情。比如突如其来的电话。

第四象限:不重要不紧急。指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比如漫无目的地刷短视频。

这4个象限,让平时那些看起来繁复冗杂的事务,有了一个清晰的分类,对于我们日常处理事情,具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这个四象限法则,不就是一个筛选器,帮我们更加高效地明确主要矛盾,筛选出主要事务,将主要的精力运用在上面吗?

同时,这个框架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在动态中调整完善的,甚至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个性化的时间管理机制,从而对要处理的各项事务,进行更加适配的优先级排序,这不是就是矛盾的主次地位进行转化的过程吗?

你看,很多事物之间,往往是相通的。毛主席在《矛盾论》中的诸多思想,对应到我们个人平时的时间管理中,也十分契合。

当我们通过《矛盾论》,对矛盾本身建立了立体的认识,同时,又能够将这认识结合相应的框架,具体落实到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想必,也就不那么容易纠结矛盾了。

毕竟,人很多时候陷入纠结矛盾的状态,就是抓不住主次,搞不清重点,看不见方向,陷入患得又患失的怪圈中。

但这怪圈其实也很好打破,而打破的方式,就是认清现实,认清这个世界总归是充满矛盾的现实。

诚如毛主席所说:

“炸弹在未爆炸的时候,是矛盾物因一定条件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的时候。待至新的条件(发火)出现,才发生了爆炸。自然界中一切到了最后要采取外部冲突形式去解决旧矛盾产生新事物的现象,都有与此相仿佛的情形。”

我们的成长不也是如此吗?

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不断地调整完善,总结梳理,建立适应这个现实的解决问题的框架,抓住主要矛盾,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慢慢沉淀,逐渐累积,成长进步。

《易经》里说: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人的成长过程,乃至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都是这样循环往复,至于最终发展到一种怎样的状态,实现怎样的结果,反而不用太过看重。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好好努力,静待花开。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来源:微信公众号“陶然纪”

作 者:希锐

编辑:苗苗

【声明:本号是为服务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的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