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合理用药

 人生好比斗地主 2023-02-19 发布于重庆

药物可以拯救生命,并将寿命延长数十年,任何药物都是一种奇迹,然而在服用药物之前,我们对它知之甚少。即便已经投放市场,你对药物许多方面的了解,也并未增加,导致的结果让人不安。一旦你服下一片药,就开始了一场交易,作为服药方的我们,诚挚的相信,药物利大于弊,但你必须接受这样一种可能性,从长远来看,药物会不会弊大于利?

其实,药品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影响身体健康轻者可以增加病人痛苦,提高医疗费用,重者可能使病人致残甚至死亡。只有正确合理的使用药物,才能避免和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前提,这里主要通过遵医嘱、看说明书和依从性三方面来保证。遵医嘱是保证选的药是对的。优先选择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因为基本药物是从我国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类药物中经过科学评价而遴选出的在同类药品中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物。其次,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药品说明书是由国家核准的具有医学和法律意义的文书,主要包括警示语、药品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与患者用药有关的内容,在用药前都应该认真阅读。在服药前不看或者看不懂药品说明书,就会给安全用药带来隐患。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如有疑问要及时咨询药师或医生。“禁忌”是指禁止使用。某些患者使用该药品可能会发生明显的危害。说明书中列出的禁止使用该药品的人群、生理状态、疾病状态、伴随的其他治疗、合并用药等提示,均应严格遵守。“慎用”是指该药品不一定不能使用,而应该在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患者用药后应注意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停药,及时就医。总的原则上讲,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例外,因为小婴儿体内脂肪、肌肉含量低,皮下或肌肉注射吸收较差,且风险增加。因此,婴幼儿肠外给药时应首选静脉给药。

具体合理用药,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用药过程,一是用药结果。用药过程应当确定七个适当,首先要确定适当的治疗目标,在这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药物,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病人、适当的途径、适当的疗程。

治疗疾病时,需要首先确定适当的治疗目标,受现阶段医疗和药物发展水平的限制,某些疾病不可能做到药到病除,彻底根治,要求药物没有一点毒副作用是不现实的。客观的讲,某些疾病的药物治疗,只能起到减轻症状或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作为医患双方都应该采取积极、客观和科学的态度,正视现实,并通过不懈努力,达到适当的治疗目标。比如对于慢性乙肝,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什么?——减少肝硬化、肝癌、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能够在控制的范围,不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这是目标。某些人一味钻牛角尖,追求抗体转阴,这是不现实的。

其次,选择适当的药物。选药时,本着因人、对症、高效、低毒、经济的原则。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在同类药物中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在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情况下,还必须注意适当的合并用药。

选择适当的剂量,剂量恰当是指药物治疗时,使其在最小的毒副作用下发挥最佳疗效。药物剂量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药典、药品集或药品说明书中的推荐剂量一般为常人平均用量,对于心血管药物等作用强、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必须强调因人而异的个体化给药原则。个体化给药指以医药典籍推荐的给药剂量为基础,根据患者的体重(或体表面积)、身体条件以及病情轻重确定对特定患者适宜的用药剂量。对于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当按实际体重和肝肾功能计算出合适的给药剂量。有些药物应精心设计适当的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及时调整给药剂量。比如阿司匹林:

可见同样的药物,因治疗目标的不同,所用的剂量差别还是很大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强调在适宜的剂量下,使药物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疗效。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很多药物的最适剂量难以一概而论。有时就需要进行血药浓度测定,调整用药的剂量。使其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而又不至于引起不良反应。只有在安全的条件下,得到好的治疗效果,才是临床追求的目标。

适当的时间,要求遵循具体药物的药动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依据药物在体内作用的规律,设计给药时间和间隔。药动学研究动态地揭示出,药物进入体内后存在着显著的"时-效"或"时-量"关系。因此,适时用药应该有两方面的含义∶1.按用药间隔用药;2.对特殊的疾病按发作规律和机体自身的代谢规律用药。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必须设计适当的给药时间和间隔时间,以保证血药浓度的坪值上限不高于出现毒性的浓度水平,下限不低于有效浓度水平,在最佳时间发生预期的作用,尽快控制病情。

举例:有一个婴儿腹泻,伴有脓血便,经化验和细菌培养证实是细菌性痢疾,医生给予磺胺等药物治疗,同时使用乳酶生和复合维生素B。从诊断和治疗用药看,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但由于在给药时,没有告诉病人家属,磺胺与乳酶生应间隔一定时间服用,结果因乳酶生被磺胺杀灭,而未能发挥正常的药理作用,而磺胺也因耗损在杀灭乳酶生上面,降低了它自身的药物浓度,使一个本来很快可以控制的婴儿腹泻迁延达40多天之久。

另一方面,一些疾病的发作有些是有时间规律的,而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也有峰值和谷值之分,如果用药的时间与病情发作时间不相适应,病情发作时间正值治疗药物的谷浓度值,就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机体自身的代谢也有一定规律,利用好这些规律,既能有效的治疗疾病,又能避免一些副作用。这些都属于时间药理学的范畴。有些药物有发挥作用的最佳时间,机械地按照3次/天,每次1片的常规服用,反而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例如,地塞米松之类的糖皮质激素,每天早晨7~8:00一次性给予全天剂量,疗效最佳,不良反应也最小。

适当的途径,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药效学和药代学的特点,不同的用药途径也各有利弊,用药方式的简便对于一些特殊病人群来说尤其重要。适当的用药途径是增强病人用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发挥吸收作用的给药途径∶按其吸收速率,从慢到快依次排列如下︰

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和不同给药途径,会引起不同的药物效应。比如说,硫酸镁注射给药产生镇静作用,而口服给药则导泻。由此可见,给药途径与药物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适当的病人。医生用药应考虑适宜的病人,强调用药必须考虑用药对象的生理状况和疾病情况。遵循对症用药的原则,区别对待。应当尽量避免安慰用药或保险用药。对特殊病人,如老人、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良、过敏性体质和遗传缺陷病人,要充分考虑其用药禁忌。对—般病人,要考虑其个体差异,不能都按一种治疗方案实施。

最后,应遵循适当的疗程。按照治疗学的原则,应规定药物治疗的周期。如 单纯为增加保险系数,而延长给药时间,这样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容易产生蓄积中毒,或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但是仅为了节约药费开支,病情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就不能彻底治愈疾病,使疾病更容易复发,既给病人造成痛苦,也会耗费更多的医疗费用。有时还造成择药反应,造成药源性疾病。所以,既不能盲目延长给药时间,又不能不顾病情擅自停药,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