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轴线

 新用户8926AVU2 2023-02-19 发布于北京

永定门,是明清北京外城城墙的正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北京外城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

文章图片1

永定门(清代)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寓'永远安定'之意。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覆顶,面阔七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永定门瓮城城墙于1950年开始被陆续拆除,1957年以妨碍交通和已是危楼为名,永定门城楼和箭楼遭到拆毁。2004年北京永定门城楼复建,其中瓮城和箭楼尚未修建,成为北京城第一座复建的城门。上世纪50年代,面对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的矛盾,认为北京古城'完全是服务于封建统治者的意志'(引自1953年11月,《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之说占了上风。故从1950年开始,永定门瓮城城墙被陆续拆除。1957年,又以妨碍交通和已是危楼为名,将城楼和箭楼拆除。

文章图片2

永定门东立面

复建后的永定门,其石匾是仿照明代石匾原样雕制的1644年,满清建都北京之后,曾将北京各城门上用汉文题写的明代匾额撤下,改用满、汉两种文字题写的匾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之后,民国初期的内务部总长朱启钤请杭州名士邵章先生为北京各城门重新题写了汉文名称,并制成石匾镶嵌。成书于1931年的《燕都丛考》记述,'今日各门之额,皆邵君之书也。'随着北京城门的陆续拆除,邵章先生题写的匾额大多失落无存,只有正阳门箭楼的门洞上方仍嵌有一块。而明代城门的匾额原件,更是如凤毛麟角,难得一见。

2003年,在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口的一株古柏树下,发现了明代原配的永定门石匾。此事2003年8月22日的《北京青年报》曾有报道。这块石匾,长2米,高0.78米,厚0.28米,楷书的'永定门'三字沉雄苍劲,保存完好,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始建永定门时的原件。如今复建的永定门,门洞上方所嵌石匾的'永定门'三字,就是仿照这块石匾雕刻的。

文章图片3

现代永定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