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选贤举能到科举入仕: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茶香飘万里 2023-02-19 发布于山西

#历史开讲#

引言

“为官择人,不可造次。”

官吏选拔制度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哪怕是今天的国家公务员选拔制度也和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官吏选拔得当,才会有河清海晏国泰民安之象。

但是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虽然历朝历代的官吏选拔制度都和前朝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却也有独有的特色,选拔的标准也随之变化。

从尧舜时期的选贤举能到科举入仕,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任用制度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系列的变化呢?

一、民主推举,三年考核:天下为公的时代闪烁禅让制的光芒

相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崇高的德行令人动容。人们通过他十分突出的治水表现和卓越才能一致同意推选他成为最高统治者,通过三年完整的考核期之后,大禹才能正式上任。

当时故事发生的背景正是尧舜禹所生活的上古时期。提到上古时期,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词语都是天下为公,这也成为后代诸多政治家的终身理想与情怀。而当时产生统治者的方式正是禅让制。

禅让制分为内禅和外禅两种,黄帝姬姓,禅位于嬴姓少昊,这就属于外禅。如果是同姓之间的禅让则是内禅。

之所以将禅让制单独提出,是因为这是一种完全与血缘无关的选拔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中是十分独特的。

禅让制的体系中,只有真正德行出众,能力突出的人才能够赢得民心。而且哪怕是被看中的继承人,也需要经过三年的考验和历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禅让发展到后期已经名存实亡了。虽然很多新朝代的开创者都会在开国之前举行盛大的禅让仪式,但此时的禅让已经变成了一种政治手段和政治表演。

商汤在诸侯大会上“三让王位”,朱元璋也“三让王位”,但是这和上古时期的禅让明显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二、乡举里选和世卿世禄:家族血缘和才华德行的斗争

大禹的儿子夏启打破了禅让制,自己登基建立夏朝之后,家天下的时代来临。封建社会官位的流传继承则完全建立在血缘之上,并从此贯穿于整个封建时期。

简单的来说就是只要出身好家室好,哪怕是品德粗鄙的人也能凭借家中的关系舔居高位。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真正有才能而出身平庸的人完全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比如,在秦朝实行的军功制度,就曾经打破了这一传统。任何阶级的人,只要身有军功,就可以享受贵族阶级的特权和待遇。而没有立下军功的贵族也无法得到一系列的优待和特权。秦朝正是通过此举才在商鞅变法之后迅速的强大。

后来到了汉朝,为了稳固皇权加强统治,察举制度应运而生。

察举制度是自下而上进行推选的,“唯才是举,唯德是举”,有大量底层优秀的人才被选拔到中央或地方任职,才造就了汉武帝的盛世气象。

不过到了东汉时期,地方的地主阶级势力逐渐壮大,发展成了累世公卿的世家大族。他们的权利大到可以随意的把持朝政,所以选官制度也日趋腐败。这种现象更是愈演愈烈,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了较为系统的九品中正制。不仅重视官吏本人的出身和家族的威望,并将此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

直到隋文帝之后,九品中正制才被慢慢废除。

也正是从隋朝开始,一种全新的充满旺盛蓬勃生命力的选官制度诞生了,它就是科举制。

哪怕时至今日,我们也能各种各样的国家考试里也依然能寻到一丝科举制度的影子。

那么科举制度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它又为何会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为何清墨之后又被废除了呢?

三、金榜题名墨上新到八股取士英雄白头:科举制的功与过

隋朝隋文帝即位后,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已经显露无疑,所以为了肃清政治选拔人才,隋文帝决心要改革当时的选官制度。

换句话说,科举制的出现正式适应了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状况。

然后隋炀帝又紧随其后设置了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形成。到了唐朝时期,科举制度更加细化,分常科和制科两种。每年按时举办的考试,称为常科,制科则是由皇帝下诏临时发起的考试。

武则天还创设了殿试,由皇帝亲自选拔,这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生贿赂考官现象。

由于唐朝后期的科举考试内容侧重于诗词歌赋,所以有很多文人都不遗余力的创作各种类型的诗歌。因此才有了如今气势恢弘的唐诗,为后人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很多人在读到流传至今的唐诗时,都会不自觉的畅想当时万邦来朝的盛唐气象。

宋朝较之唐朝,则在科举制上下了更多的功夫,不论是在规模还是在质量上都有较大的进步。因为当时已经有人注意到南北地区的区域差距,在确保区域公平的同时,有序的进行科举选拔。

相对比较和平的南方,科举考试的分数也就水涨船高,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南方学子则对北方考生的低分录取表示不满,整天生活在北方藩镇割据战乱中的学子也对南方安稳的环境羡慕不已。

南北双方僵持不下,于是就出现分域考试,所以这种相对公平也提高了人们学习读书的热情。凡是有学问的人们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皆能享受平等的待遇。

而且宋朝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舆论都是偏向士大夫的,有学问的人就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能够通过科举制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理想。甚至还有文臣言官可以对皇帝的日常私生活指手画脚,哪怕皇帝内心不满,也不能直接发作。

从这些小细节中都可以看出一定的进步。

可惜的是,克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的时候,引然已经成了僵化的统治工具。人们热衷于写形式固定的八股文,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痴狂,造就了一个个“范进”。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科举制的悲剧。整日里只知道钻研四书五经的书生,缺乏实践的经验和创新的思维,所以最终还是难逃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成泥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科举制度虽然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和人才选拔的科学性,但是科举制中仍然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比如说元朝时期的科举制,就存在很严重的民族歧视倾向。因为当时元朝将全国国民划分为四等人:一是蒙古人;二是色目人,第三等则是汉人和其他的少数民族。最后一等则是生活在长江以南地区的汉人。

因为蒙古的统治者当时对于汉民族是缺乏信任的,所以在选拔管理的时候自然也不会先考虑汉人。一直到1315年,元朝才开始实行科举制。但是也只是为了笼络一些汉族的中小知识分子而不得不采取的缓兵之计。

蒙古人和色目人只需要参加两场考试,而汉人却还要被额外加试一场。蒙古人和色目人只需要写出500字的文章,而汉人却要多出一倍,这都是当时蒙古科举制度中民族歧视的表现。

不过虽然各朝各代的科举制度都不尽完善,但是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我们还是能够发现它发挥的积极作用。

因为科举制度一向秉承的观念都是学而优则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国家视科举考试,所以人们才更加向学。这也就意味着科举考试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这对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具有非常重大的进步意义的。

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通过接受学校教育一举登科,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所以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科举制度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但是这种观念到了明清时期的时候已经被严重扭曲和异化了,人们只知道一味的死读书,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就得不偿失了。

结语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虽然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标准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但总而言之,选官制度最终还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在被世家大族裹挟的朝代,名门望族世家门阀甚至可以决定拥立统治者,所以他们尽享王谢之荣也就不足为奇了。只要能够出生在显赫的家族里,官运财运自然会一路亨通。

但是官吏选拔制度公开化,透明化,公平化也是无法违逆的历史潮流。从科举制度诞生之后,越来越多才能出众的平凡子弟也能通过这条道路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哪怕后期的科举制度已经僵化,但是不可否认,科举制度在选官用人方面巨大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思想考略》

《科举史话》

《中国科举通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