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斋分享:企业管理“七维要素”解读

 z55j03b55 2023-02-19 发布于江西

2023.02.12

         图片

甘肃鸣沙山月牙泉留影

企业管理“七维要素”模型是作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王建国教授提出的企业管理“六维要素”(文化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管理、权变管理、艺术管理和整合管理)模型基础上提出的。“七维要素”包括:文化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管理、执行管理、灵动管理、跨界管理和整合管理。两个模式既有诸多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图1是这一模型的示意图。

图片

1 企业管理“七维要素”模型

(1)文化管理。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根本导向因素,指导企业管理者做正确的事。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导向决定战略导向,而战略导向决定企业资源的运动方向,资源长期定向运动的结果便可形成企业在核心技术、服务诀窍、市场运作、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并使得公司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表现出独特的个性,进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表面上是虚的,但却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内在动力。在企业管理中,我们所做出的各种决策和行为,其实背后都有文化的影子,都是价值观在导引和推动的结果。德国奔驰公司的“奔驰”轿车,为何其安全性能和质量在全世界形成了良好口碑,就在于他们有一种高度重视安全性能和质量的强大文化,这种文化已经渗透于公司全体员工的血液里、骨髓里。记得当年王建国教授为此曾形象的做了一首诗,用以比较各家汽车公司的价值观诉求,如宝马、沃尔沃更重视豪华,日本汽车则更重视节能,而奔驰汽车更加重视安全。作为奔驰公司的价值观就是“豪华诚可贵,节能价更高;若为安全故,两者皆可抛”。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奔驰不想要豪华、不想要节能,而是将安全性能放在第一位,作为自身个性和特色,事实上奔驰汽车在豪华和节能方面也是不错的。总之,任何产品,只有在市场上体现出独特个性,才具有竞争力。

(2)知识管理。只有具备了知识,才能使人能够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做事。知识是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所有过程、环节中的原理、方法,包括战略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组织设计、生产技术、服务技术等等,体现的都是一系列知识的应用。

公司要生产产品、服务顾客,没有相应的知识、经验、方法、技术就等于空谈。一个企业的知识系统越丰富、越深厚、越独特,就越能在产品设计、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成本节约、盈利水平等方面占有优势,就越能为消费者、用户解决问题。微软在计算机软件方面所以能雄霸天下,华为所以在世界通讯领域所向披靡,百度所以在搜索引擎方面不可替代,都是由于其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深厚和独特的知识体系。因此,作为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人才,高度重视创新创造,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积累和保护。

过去,我们国家由于缺乏高端人才,不重视研发和创新,致使我们缺乏核心竞争力,直至今天仍然在高端技术、高端产品上严重依赖国外,从而遭受“卡脖子”的困境。因此,作为我国企业,必须下定决心,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大通用技术、高端技术研发投入,从而形成由点到面的突破,最终使我们国家由“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从组织角度看,就是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形成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干中学”“学中干”、积极探索、创新的组织环境。在此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知识管理机制,促进“隐形知识”显性化,使之能够在组织内得以传播;同时促进“显型知识”隐性化,使知识能够真正被员工掌握和应用。

(3)信息管理。有了充分、准确的信息,才能使人精准、可靠的做事。人不能没有眼睛,企业不能没有信息。在激烈竞争、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必须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政策法律信息、科技进步信息、自然环境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哪个企业能够在信息方面占据主动和优势,就越能够抓住机遇、避免风险、抢占制高点;哪个企业不能在信息方面占据主动和优势,就会坐失良机、遭遇风险、受制于人。

近年来,大家都在谈论“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实际上就是要更加精准地掌握事物运动变化信息、掌握市场需求和发展动向信息,以便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实施产品研发、组织生产和营销推广。

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情报工作,要建立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和数据库,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对各类相关信息进行数据收集、分类和挖掘,从而成为企业科学决策、有效决策的依据。

(4)执行管理。企业有了强大的执行力,才能够做成功的事。执行力对于企业战略落地、企业提升效率和效果都是一个关键要素。无论在管理上采用什么方法或艺术,最终都要落实到执行上,没有执行,任何美好的愿景、宏伟的战略也都是空的。美国学者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在其《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一书中就提出,所谓执行是目标与结果之间“缺失的一环”,是组织实现预定目标的决定性因素。

或许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战略,但是真正将企业的战略执行到位、落实到位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却并不多。无论是华为、海尔还是其他成功的企业,无不是建立了强有力的执行体系。执行既要靠人,更要靠制度,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由人、制度和文化三者形成的执行体系,充分激活人、制度和文化的强大活力。

(5)灵动管理。是指充分释放人的主体性、智慧和能动性,实现智慧做事、变通做事和艺术做事的高级管理。今天企业都十分重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这是企业实现稳定、有序、规范发展和提升效率的基本要求。但是任何制度、流程都只是具有相对合理性和特定环境下的有效性,而企业内外部环境都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尤其在今天更是面临一个突变、复杂的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制度、企业流程的设计要保持一定的冗余度、变通性,使得企业在环境发生突变时,能够发挥人的智慧、能动性,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日常管理工作中,企业领导者、管理者经常会面临一些复杂、模糊的问题,此时依循已有制度、流程往往都难以走通,这就需要领导者、管理者充分调动智慧、能动性,以高超的判断力、创造力和政治艺术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令各方满意的效果。

灵动管理不仅体现了当今社会更加重视人的主体性、智慧和创造性的人本精神,而且意味着企业管理在人的不断努力下会不断创新和跃升,使之走向更加自然、人性与和谐。

(6)跨界管理。是指对企业跨越组织边界进行广泛的组织间合作或借助网络组织、虚拟组织整合、利用资源行为的管理。

近年来本人一直在关注战略管理和组织领域的研究进展,尤其关注组织扁平化、网络组织、虚拟组织、生态型组织等新型组织形态的发展。因为过去人们往往视自己所在的组织为边界清晰的封闭组织,资源都被严格限定在组织边界之内。而在今天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组织与组织间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从客观需求角度来看,企业要想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就必须打破组织边界,使得人才、信息以及各种资源能够平行有效流动、有效整合。很显然,企业只有通过建立双赢或共赢的合作机制实现跨界合作,才能够更迅速、更完美地满足顾客需求、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因此,为了更充分地反映企业现实环境要求和趋势,基于网络组织、网络资源理论,将跨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要素是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的。

将跨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要素,就意味着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有跨界思维和跨界管理能力。否则,作为今天的企业管理者如果还囿于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思维,缺乏跨界管理能力,那么必定难以适应今天的开放环境,必定使企业面临遭受淘汰的困境。

(7)整合管理。整合管理意味着企业管理不仅要充分发挥文化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管理、执行管理、灵动管理以及跨界管理的作用,而且要实现各要素的有效协同,从而形成企业系统整体优化。整合管理这一要素所以被放在其他六维要素的中间,就在于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中枢地位。如果没有整合管理,即使其他各要素分别来看都不错,但却不能保证企业整体是最优的。

整合管理遵循系统论和控制论原则,需要发挥领导者的领导力,需要发挥企业价值观、愿景和使命的导向力,需要发挥企业各种治理机制的协同力。通过整合管理,不仅能够在横线上实现企业各要素的协同,而且能够在纵向上实现从战略到执行到绩效评价反馈的闭环管理。以阿里巴巴的平台型组织为例,其基本架构是:“大平台+ 小前端+ 富生态+ 共治理”。在其平台之上,有大量直接面向顾客的充满活力的“小前端”——企业团队,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平台则为其赋能,并提供一个功能完善、极富生态性的支撑系统,再加上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领导力以及共同治理的机制,就实现了一种整合管理的优势。同样,海尔的“自主经营体”如果没有海尔提供的资源平台、海尔的强大组织文化以及领导力,“自主经营体”恐怕也难以立足和发挥作用。可见,整合管理对于企业形成整体优势是具有巨大作用的。

企业管理“七维模式”模型,对于企业管理者把握当代环境下企业管理的重点,升级、完善企业管理模式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均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