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大多数人知道一个事实:蒙古大军横行天下的时候,让全世界为之胆寒,却往往忽略了

 炫叶楓雪 2023-02-19 发布于广东

我们大多数人知道一个事实:蒙古大军横行天下的时候,让全世界为之胆寒,却往往忽略了这支大军的组成部分。

长子西征什么的暂且不说,就说忽必烈灭亡南宋的前后,进入汉地和南部中国的蒙古人口,也就在70-80万之间,而当时的汉族人口有大约7000多万,差距是100倍左右。

这七八十万也不全都是战兵,要靠这点人征服整个华夏,就算元军个个战无不胜,也没有能力控制如此广大的地盘,那非得把他们腿给跑断不可。

完成大征服的确实是元军,却并非纯粹的蒙古军队。

元军只是个统称,效忠大元的军队都能称为元军。随着蒙古帝国占地越来越广,补充进来的兵力也越来越多——这是必然的,否则无法控制占领区,更没有力量继续开疆拓土。

新编而来的兵力五花八门,来自征服的各个地区和国家,基本就是一个大杂烩。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襄阳城下投射出致命的巨大石块的投石机,是由来自幼发拉底河的伊斯兰工匠所铸造的西方投石机——它被称为“回回炮”,由伊尔汗国征调来的色目工匠Al al-Din和Ismail所造,在中国史书里把他们称为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

而襄阳城下,更多高鼻深目的色目骑兵们正跃跃欲试,等着长官一声令下,从回回炮轰破的城墙缺口中一拥而入。

如果只看这些军队,许多人会怀疑进错了片场——这不是蒙古征宋而是十字军东征。

当然,在这些骑兵身后,还有更多的来自忽必烈占领区的北方汉军,他们通常以步兵的形式存在。

——这些军队的统称,都是元军。

乱世是军人的天下,总会涌现出一大批凭军功晋升的军人。忽必烈以中原为基本盘建国,汉地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汉军也就当仁不让成为元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忽必烈也需要这些汉军帮助他清除异己、征服天下。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时,汉军立下大功。1260年,阿里不哥还相当强大,他的大军与忽必烈相持不下,正是大将汪良臣率麾下能征惯战的2万汉兵在耀碑谷之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阿里不哥的精锐7万余蒙古骑兵几乎全军覆没,彻底奠定忽必烈的优势。战功是军人的荣耀,汉军也不例外,许多立功的汉军被封世候,连大汗最为倚重的怯薛军中也大量涌入了汉人。

在完成大征服的过程中,元军也遇到了所有自北而来民族的老问题——战斗力退化。

在古代,这是个几乎无解的问题,无论是耶律阿保机还是完颜阿骨打,再到忽必烈乃至以后的顺治,没人解得开这个死结,区别只是时间长点或短点而已——短点一代人,长点两代人,只要你敢进中原,几十年下来战斗力保管退化得连亲妈都不认识。

元军其实属于比较拉胯的,忽必烈还在的时候,退化速度就已经很惊人了。灭宋几乎是它拿得出手的最后一场战争,此后不管征日、征越南、征爪哇,都是损兵折将被打得一头包。对内,西北的海都、笃哇等诸王肆虐,也都让忽必烈头疼不已,原因正是自己手下军队表现的乏力。

不管如何,凭借资源优势,立国之后元朝还是站稳了脚跟。蒙古贵族们意识到汉军地位太高身居要职,对自己统治没啥好处,开始着手降低汉军将领地位,削弱汉军的力量。

北方汉人世候的封地被解除,力量被削弱;怯薛军中的汉人和南人被开除,换上蒙古人和色目人;并且还解除汉人、南人在军中的非战时武装,出征时才给发兵器,打完仗就要交官。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限制汉人的武德,结果是它成功地降低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

因为光靠蒙古和色目军队根本控制不了这么大的国家,汉军人数根本就没法降下来。比如到了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一朝,也就是1328-1332年这个时期,怯薛军中的汉军基本都被沙汰完了,只剩蒙古军;皇帝另外还有直属的蒙古卫军,人数有20到30万人。看上去这是支庞大的兵力,实际是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士兵都是汉军。

侍卫亲军是元军的中坚力量,这种精锐部队尚且如此,地方镇戍部队的情况只能更糟。

天灾不断,改革失败,军队战斗力下降,民不聊生,天下即将大乱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红巾军期待已久的机会来了,但在此之前,还需要有个足够鼓动人的口号,来唤起更多的人追随。#微博公开课##历史云讲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