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时隔32年回到韶山,挥笔创作一首七律,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淡泊人生书苑 2023-02-20 发布于内蒙古

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冲是毛主席的家乡,从1893年到1910年,毛主席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少年时代。

成年以后的毛主席走出韶山,投身于中国革命事业,自从1927年完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离乡之后,期间三十二年没有再回去过一次。

1959年,毛主席到上海参加会议以后,终于借着四省考察的机会,抽空回了一趟自己的韶山老家,做了为期两天的短暂逗留。

目睹家乡发生的种种改变,毛主席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七律·到韶山》。

一《七律·到韶山》赏析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诗歌大意:

离别家乡以后,我时常在睡梦中诅咒那一段逝去的岁月。记忆深刻的事件,发生在三十二年前的韶山冲。

革命的红旗已经卷起了农奴们手中的武器,用它去对抗那些恶霸地主们用“黑手”高高举起的皮鞭。

正因为当年有那么多烈士为了理想而牺牲,所以天地间才充满了壮志豪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就敢于去推翻黑暗的旧世界,替日月换上光明的布景。

如今重游故园,欣喜地看到家乡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翻滚着千层碧浪。傍晚时分,缭绕的炊烟中,新时代的“英雄”们,正悠闲地扛着农具,走在回家的路途中。

首联第一句中的“逝川”,典出《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里是指流逝的那段岁月,一个“咒”字,代表着作者对国民党统治的那一段黑暗岁月的憎恶。

因为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以及地主恶霸们的层层盘剥,迫使老百姓成为了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过做牛马不如的生活。

这种刻骨铭心的仇恨,直到三十二年以后,毛主席在睡梦中想起的时候,都还是会忍不住咬牙切齿。

出生在那个年代的底层人民,大都和毛主席有着同样的经历。若非如此,解放前的中国老百姓们,就不可能因为共产党“振臂一呼,”纷纷“揭竿而起”了。

颔联是回忆湖南农民运动的历程,农奴们在红旗的号召之下,纷纷举起了手中的武器,去对抗地主恶霸们用“黑手”高高扬起的皮鞭。

之所以说是“黑手”,是因为当年的土豪劣绅与官府勾结,经常通过私设水牢、动用酷刑的方式,随意残害乃至杀死农民。

过去的农民没有人组织,纵有勇气,但是由于势单力孤,完全不是地主恶霸的对手。现在不同了,有了共产党的组织,红旗指到哪里,大家就打到哪里,再也不惧怕恶霸的皮鞭了。

颈联两句是“倒装”的结构,表达的意思是,如今的农奴们敢于推翻旧世界,换来了一个光明的新世界。

大家之所以敢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前方已经有无数的革命“先行者”,为了完成共产党人光辉的历史使命,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这里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句,不但极富想象力,并且写得充满了壮志豪情。

在过去,中国民间有一个“羿射九日”的传说:天上有十个太阳,热得地上的人民已经活不下去了,于是英雄后羿就把九个太阳都射下来。

如今,在国民党只手遮天的黑暗统治下,已经不是多了几个太阳肆虐的问题了,而是整片天空都暗无天日了。那么,现在的英雄要怎么办呢?

毛主席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我们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前赴后继,就可以给天空换上光明的背景。

试图“换一个崭新的天”,这个想法极为大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也只有《诗经》里才能见到这种公然咒骂老天的诗句,所以难怪民国女诗人孙荪荃说毛主席的诗词“上薄风骚”了。

尾联中的“遍地英雄下夕烟”,把革命群众当成“英雄”,也是一个画龙点睛之笔。中国虽然解放了,但是革命的事业并没有因此停止,因为我们还要继续建设我们的新家园。

在这个时期,工厂里面的工人,乡里的农民,也都是我们的“英雄”。所以用“英雄”二字指代农民、工人,是毛主席脑海里的马列主义思想,折射于诗中的光芒。

“下夕烟”勾勒出的场景,又让人联想到王维《渭川田家》中“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描述的农夫们荷锄晚归的悠闲场景。暗喻天下安定,百姓们的生活幸福而安详。

另外,这首诗中的“咒”字,在初稿中原为“哭”。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个叫梅白的人出自传,说毛主席是在他的建议之下,才把“哭”改成了“咒”。

不过根据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毛主席离开韶山在专列上就已经对手稿进行了修改,当时就已经将“哭”字改成了“咒”字。

二、回到故乡、关心民生

毛主席自从1927年离开故乡韶山冲以后,一生中仅有两次回到故乡。第一次是1959年6月这一次,毛主席只在当地逗留了两天。

到达韶山以后,毛主席先去走访了当地的学校,关心学生们学习的情况。然后又叫来当地的基层工作人员,了解民生。

这些都办完了以后,毛主席才和乡亲们见面,到了第二天,毛主席去父亲的坟上祭拜之后就离开了。毛主席走了以后,韶山人民还盼着他能回来。

听说毛主席有意在晚年回乡养老,于是当地人在“滴水洞”给他修了一幢房子。不过毛主席只在1966年回去住过十二天就匆匆返回北京了。后来毛主席忙于国事,再也没有机会回去了。

于是这一首饱含深情,且极富想象力和壮志豪情的《七律·到韶山》,就成为了毛主席人生当中,留给家乡人民最珍贵的纪念品了。

结语

清末谭嗣同参与维新变法,失败以后被慈禧太后判处死刑。当时他的父亲谭继洵是湖北的巡抚,所以他只要低头认错,还是有机会活命,可是他却坚持不认错。

而且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活动,但凡革命,总是要死人的。如果革命者没有为了理想献出生命的决心与勇气,就不可能推翻旧的政权。

共产党人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他们的胸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因此甘愿为了中国的光明与未来,奉献出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

有了这些敢于牺牲的革命先辈作为榜样,中国的老百姓们,才会义无反顾地跟着共产党去打天下,干出轰轰烈烈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举。

古诗有云:“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夏朝的统治者桀,十分残暴,于是老百姓借“骂天”来诅咒夏桀,表示愿意与他一同灭亡。

但是夏朝的人民并没有想到,他们其实还可以选择,只让这个“天”灭亡。直到春秋时期,儒家的孟子才提出,当一个国君不称职的时候,人民还可以推翻他。

这也就是说,人民可以直接“改天换日”了。但是从那以后,却鲜见有人把这样的意思,用最浅白的语言写进诗句里。

所以尽管距离毛主席创作出这句“敢教日月换新天”,已经过去了六十三年,但是当我们读到它的时候,依然觉得气吞河岳,震慑人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