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天长市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2-20 发布于山东

      天长是唐玄宗李隆基为纪念自己的生日而特设的县,正式建县已有1257年历史。唐玄宗李隆基诞生于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八月初五,公元712年登基。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玄宗生日那天,宴百官于花萼楼,“百官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于是,玄宗每年的生日那天均要庆祝“千秋节”。玄宗身为天子,宝贵已极,却还想长生不老,奸相李林甫乘机借以灵符呈瑞,表上尊号。玄宗深信不疑,下诏改开元三十年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天宝路的由来),受尊号为开元天宝圣神文武皇帝。建玄元皇帝新庙,亲自祭食,并“改天下县名不稳及重名者一百一十处”。李林甫等人为讨好玄宗,建议“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置千秋县”,和“千秋节”呼应。大诗人杜甫曾有《千秋节有感》一诗,诗云: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群臣又为玄宗大庆“千秋节”,席间,李林甫又奏道:吾皇万岁,皇上与贵妃娘娘的寿命应与天一样长,“千秋”只为一千年,太短,万岁也是有限度,皇上与娘娘不与天地同生,应与天地齐寿,天长地久,恩恩爱爱,青春永在。依老臣之见,“千秋节”应改为“天长节”,千秋县也应改为天长县。”唐玄宗和杨贵妃听了大喜,即降旨准奏。从此,“千秋节”改为“天长节”,“千秋县”遂改为“天长县”。

春秋时期为卑梁邑。   唐初设置天长县(初称千秋县)。中共抗日民主政府时期,曾两次与高邮等县合并改称天高县。解放战争期间,为纪念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中国共产党地方政权曾两次将天长县改为炳辉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炳辉县,属皖北区滁县分区专员公署,1952年4月12日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1月12日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59年12月5日,国务院决定改炳辉县为天长县,次年1月5日,炳辉县正式改称天长县,1961年3月复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71年3月29日属安徽省滁县地区。1993年9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下文撤销天长县,设立天长市(县级),由安徽省人民政府直接管辖,暂时委托滁州市代为管理。

草庙山位于天长市东南角—金集镇谕兴社区,环境优美,境内山清水秀,生态优美,尤其是面积近3000亩的草庙山,植被丰厚,林木葱郁,空气清新,景色怡人,是休闲、渡假、养生的理想场所,堪称“宁、镇、扬”的“后花园”。人文荟萃。境内有清代“两尚书一将军”三大古墓群,文物众多,规模宏大;明朝大将军常遇春在这里的传说,道人石的传奇令人流连;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中国一代名导卜万苍和唱响海外的《好一朵茉莉花》原型《鲜花调》。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不可复制的禀赋,投资2亿元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已由上海龙通公司兴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