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火龙果行业供需规模分析:市场仍呈现供不应求格局 进口依赖程度较大

 观研天下 2023-02-20 发布于湖南

一、行业概述

火龙果又叫仙蜜果、红龙果,芝麻果,是、量天尺的栽培品种,攀援肉质灌木,具气根。火龙果全身是宝,它的花、果、枝中均含有大量营养性物质和治疗性物质,对咳嗽、气喘有独特功效,还有预防便秘、预防贫血、抗神经炎、美白祛斑、抑制肿瘤等多重药用功效,极具保健价值;其果实中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植物蛋白等多种物质,具有白嫩肌肤、抗衰老、淡化色素、平衡肌肤生态等美容功效。

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喜光耐阴、耐热耐旱、喜肥耐瘠,原产地中美洲的、、巴拿马、、古巴、等地。后传入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等省区。目前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果皮以及果肉的颜色,火龙果可分为红皮红肉、红皮白肉和黄皮白肉三类。目前国内主要种植的是红皮红肉种与红皮白肉火龙果,其中红皮红肉火龙果口感好,口味清甜,营养价值高,尽管市场价格远高于红皮白肉种,但仍最受广大消费者追捧。

各品系火龙果基本情况

品系特性常见品种
红皮红肉在台湾、广东、广西的产期为5~11月,在海南产期更长。果实呈卵形、圆形或圆筒形,果皮鲜红色,有光泽,果肉红色或紫红色,细腻而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6%~21%,单果重350~1000克。大红、金都一号、美龙、软枝大红、蜜红.粤红、红水晶、晶红龙等
红皮白肉在台湾、广东、广西的产期为6~10月,适应性强,生长快,自花亲和性好,结果率高,抗病力强,产量高。果实大且表面无刺,可溶性固形物18.1%,平均单果重420克,最大1000克,亩产1100~1833公斤。越南1号、白水晶、白玉龙等
黄皮白肉化黄期长,花大而香,从现蕾全开花,需45~60天,开花至果实成熟需90~10o天,秋冬则需110~150天方可成熟。果实不裂果,自绿转黄需1个月(冬天),主要产果期(秋冬果)在春节前后,夏果则在中秋节上市。果实略小,单果重200克左右,具芳香味,可溶性固形物18%以上。哥伦比亚黄麒麟、厄尔多瓜燕窝果等

资料来源:中国火龙果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二、行业供应情况

我国火龙果种植最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台湾地区,后21世纪初,福建、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地从台湾或越南引种火龙果获得成功后大力推广。而火龙果虽然在90年代初就被引入我国,但由于当时火龙果品种需要夜间人工授粉,人工成本高,产量低,在2010年以前发展仍然很缓慢,规模较小。直到自花授粉的金都1号、软枝大红、桂红龙1号等红肉火龙果出现,加之大量香蕉园因枯萎病退出,火龙果产业才迎来了高速发展。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火龙果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自2016年以来,我国火龙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扩张。到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大火龙果生产国。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火龙果种植面积为99万亩、产量为152.6万吨。2021年来看,国内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超百万亩,且超越越南成为全球第一。

自2016年以来,我国火龙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扩张。到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大火龙果生产国。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火龙果种植面积为99万亩、产量为152.6万吨。2021年来看,国内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超百万亩,且超越越南成为全球第一。

数据来源:中国火龙果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而火龙果产量的快速增长不仅得益于其种植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得益于种植技术进步对火龙果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火龙果单位面积产量从2016年的1.24吨/亩增长至1.54吨/亩。

而火龙果产量的快速增长不仅得益于其种植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得益于种植技术进步对火龙果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火龙果单位面积产量从2016年的1.24吨/亩增长至1.54吨/亩。

数据来源:中国火龙果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目前我国火龙果产区主要集中在南方热区的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7个省区。经过30年的发展,已建立了桂中南、粤东-闽东南、海南-雷州半岛、滇南和云贵川干热河谷五大优势火龙果种植区。

目前我国火龙果主要产区情况

产区基本情况
广西近年来,广西政府大力扶持各地水果产业发展,随着政府相关政策规划的引导、人力物力的投入、服务体系的健全,广西火龙果产业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种植火龙果面积最大的区域。广西火龙果产区主要分布在南宁、百色、玉林、钦州、崇左等地。2020年广西火龙果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分别为34.5万亩,45.8万吨,36.6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4.2%,30%,36.2%。
广东广东省大部分地区为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适宜火龙果的生长,全省各地均有种植。广东火龙果产区主要分布在粤西、珠三角和粤东北地区,其中,粤西和粤东北地区的火龙果种植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的50%以上。2020年,广东火龙果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二,分别为25.5万亩,45.0万吨,31.5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5.1%,29.5%,31.2%。
云南云南省热区资源丰富,适宜火龙果产业发展,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进入热带范围,长夏无冬,一雨成秋;澜沧江、红河、金沙江等流域拥有丰富的干热河谷资源。2020年,云南火龙果种植面积16.5万亩,产量为20.3万吨,产值为9.1亿元。种植面积为全国第三,产量、产值均为全国第四。
海南海南省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气候环境优越,是国内重要的火龙果优势产区,并以反季节的优势占据国内的优良高端市场。2020年,海南火龙果种植面积10.05万亩,产量为25.1万吨,产值为12.5亿元。种植面积为全国第四,产量、产值均为全国第三。
贵州贵州于2001年从海南引入火龙果开展区域种植试验,开始发展火龙果种植,历经多年发展,目前贵州火龙果产区已发展至南北盘江及红水河流域的罗甸、关岭、镇宁、贞丰、望谟等5个县。2020年,贵州火龙果种植面积为9.75万亩,产量为8万吨,产值为6.9亿元。均为全国第五位。

资料来源:中国火龙果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从上表可见,目前广西成为我国种植火龙果面积最大的区域。数据显示,2021年广西火龙果种植面积超30万亩,产量为56.69万吨,已成为国内火龙果第一生产省份,占比国内火龙果产量3成左右。而在广西,南宁市是最大火龙果产区,2021年南宁市火龙果种植面积为18.8万亩;产量达39.8万吨,占比广西省总体产量70.21%。

从上表可见,目前广西成为我国种植火龙果面积最大的区域。数据显示,2021年广西火龙果种植面积超30万亩,产量为56.69万吨,已成为国内火龙果第一生产省份,占比国内火龙果产量3成左右。而在广西,南宁市是最大火龙果产区,2021年南宁市火龙果种植面积为18.8万亩;产量达39.8万吨,占比广西省总体产量70.21%。

数据来源:中国火龙果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除了广西,广东也是我国火龙果主要生产区,仅次于广西。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火龙果种植面积为24.15万亩,同比2020年增长13.8%,截止2022年第三季度,实有面积相较2021年底持续提升,达27.53万亩;产量为37.87万吨,同比2020年增长22.6%,2022年前三季度产量为34.24万吨。

二、行业需求规模

我国是第一大火龙果消费国。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者对于火龙果食用与保健价值的认知持续提升,火龙果受到更多人青睐,火龙果消费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并成为继荔枝、龙眼、香蕉、芒果之后的第五大宗南亚热带园林水果。而预计随着国内消费者渗透率持续增长,我国火龙果消费仍存在较大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火龙果消费量从2014年的93.51万吨增长至207.54万吨。

我国是第一大火龙果消费国。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者对于火龙果食用与保健价值的认知持续提升,火龙果受到更多人青睐,火龙果消费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并成为继荔枝、龙眼、香蕉、芒果之后的第五大宗南亚热带园林水果。而预计随着国内消费者渗透率持续增长,我国火龙果消费仍存在较大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火龙果消费量从2014年的93.51万吨增长至207.54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火龙果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三、供需规模情况

综上所述,虽然随着国内火龙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进口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但目前我国国内火龙果生产远未满足市场对火龙果的需求,整体市场仍呈现供不应求格局。数据显示,2016-2020年五年间,我国平均每年进口52.5万吨火龙果。2022年11月我国鲜火龙果进口量为54.34万吨。

综上所述,虽然随着国内火龙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进口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但目前我国国内火龙果生产远未满足市场对火龙果的需求,整体市场仍呈现供不应求格局。数据显示,2016-2020年五年间,我国平均每年进口52.5万吨火龙果。2022年11月我国鲜火龙果进口量为54.34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火龙果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