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34梁木凡:N小学课堂教学有何特色:四a班见习观察

 高教课堂研讨 2023-02-21 发布于江苏

      在本人见习的N小学四a班,课堂教学令人耳目一新。虽然仍然是“班级授课制”的课堂组织形式,但是课堂中的教学方法非常多样。本文以语文、数学和英语课程为例,展示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教学特色。

语文课:一分钟课前演讲

      教师们对于课件制作不仅仅限于文字展示,而是通过图画、视频、动效等向同学们展示。音频使用的典型是语文课,在讲评课文的途中,教师会适时通过使用合适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配合着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其中包含的情感色彩。

      四a班语文课的特点是开展了“课前演讲”。教师同时关注了“演讲人”与“听众”,她既对演讲者的演讲内容,演讲仪态作出了要求,比如内容清晰有条理、演讲音量、流畅度等。同时也在每位演讲者演讲结束之后,随机让听众学生进行刚才演讲内容的复述和点评建议,这时考验的就是听众的注意程度,和即兴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提出建议的勇气和能力,这也是让双方都进行优化的好方法。

      在习惯培养的“软制度”建设方面,语文课堂设立了课文阅读任务完毕之后“把书放平并拍一下手”的规定,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数学课:思维活化与显化

      四a班数学课非常重视教具的使用。比如在老师在进行“可能性”单元的新授课时,以“摸球”为课堂的主线,让学生体验什么是“一定发生”、“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并让学生抽签体验“随机抽签,每个人抽中的可能性相同”这一授课内容。

      四a班数学课的特点是借助外显的方法,来促进内在思维的培养。数学课堂上,在老师布置了翻书阅读或做题任务后,大家会齐声说“××页,快”;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会拍三次掌后安静,在小组分享时要一整组人都站起来;此外,数学教师非常关注学生思维的“显化”,以及多种方法的掌握。她运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上来讲题,在点到一位同学后,其他同学会边拍掌边说“快快请上台”保证效率,在讲题前,讲题人会说“请大家听我说”来集中听众的注意力,在讲题完毕后会问“大家还有什么补充和建议吗”,这时大家就会举手发表建议或补充新的方法,并由教师进行最终总结,这样一轮讲题才算真正结束。这个环节能让我感受到在数学课上思维的碰撞,感受到在这位数学老师的认知中,数学不仅是向内的自我逻辑训练,不只是埋头做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表达加深印象和进行方法的优化和丰富,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一种向外和向内共同作用的过程。

英语课:Daily Talk Show

      四a班英语课的水平较高。身处外国语学校,本学校的其中又一个教学特色就是注重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因此他们并且在英语教育上使用的是小班教学,并且引入了外教课,无论是中方教师还是外方教师,在课堂上都基本运用全英文教学,不少同学能用非常地道的单词进行口语表达。

      英语课在教学手段上重视视频的辅助教学。因为涉及到“通过歌曲记单词”或者需要学生感受一些外国文化,视频在这里发挥了很重要且有效的作用。比如在外教课上,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冰屋”,就需要让学生对零下35摄氏度有所感受,这时他利用的是播放视频的方法。在教授一些歌曲的时候,学生也能将视频中出现动画和单词对应,这样的单词记忆印象更加深刻。

      英语课堂上比较有特色的环节是“Daily Talk Show”。教师会让学生在演讲进行完毕之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听众进行回答,同时锻炼了双方的注意力和英语表述能力。

共通性:软制度与方法组合

      四a班不同学科的教师针对班级同学都制定了“软制度”。制度的目标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锻炼思维”“让学生敢于讨论和表达”“让学生学会尊重同伴”,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这样的制度创设,能够反映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在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背景下,教师切实从“旧三中心”在向“新三中心”转变,一堂课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而不仅仅是以应试和传授书本知识为目的。

     四a班的老师非常重视教学方法的搭配。要达成每节课教学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搭配进行,这是课堂积极性维持的保证。比如,问答法是最直观的推进教学内容的方法,也能切实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只通过一问一答来推进授课进程会同时消磨学生与教师的课堂热情。这个时候需要引入例如视频、音频、教具、小组讨论、上台展示等其他多种方法将课堂的恰当节奏保持住,这种新事物的引入也可以保证一定程度上学生课堂精力的集中。

      四a班的老师还重视教学节奏的调适。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要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节奏的把控,比如在讲到重难点时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时他们就会运用“加重语调、提高音量”的方法让整个课堂“热”起来。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我也产生了“教师如何在授课的时候张弛有度,不至于陷入纪律管理的困境当中”“还有什么方法能使得一节课的课程节奏更加恰当”等问题。一堂好课,学生恰当的积极性的调动、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控、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缺一不可。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