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间谍阿贝尔出狱,组织晋升他将军,晚年落魄一张办公桌都没有

 兰州家长 2023-02-21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引言

冷战期间,随着美苏交锋的不断升级,不少间谍落网事件发生。但是对间谍秘密处理甚至处决的做法,也遭受争议。

于是,通过交换间谍挽救被俘者的办法被提出来。第一次提出交换间谍设想的人是美国原战略情报局局长詹姆斯.多诺万。

他在二战后曾代表美国政府担任纽伦堡国际法庭战犯审判检察官,深刻体会了各国在处理间谍上的不人道和阴暗。

1957年,有着“千面人”之称的克格勃间谍鲁道夫.阿贝尔被联邦调查局逮捕。当时,美国决定秘密处死他。

就在此时,多诺万表示反对:“不应该处死阿贝尔,因为美国特工人员有朝一日可能在俄国遭到逮捕,到那时用他进行交换是有好处。”

就这样,阿贝尔捡回了一条性命。

文章图片2

01 情报生涯的条件

鲁道夫·伊凡诺维奇·阿贝尔于1902年出生于列宁格勒,日耳曼人。他的父母都是俄国籍人,父亲亨利希是个革命家。

他由于反对沙皇政权,他被捕流放,不得已之下带着一家人来到英国逃难。即便在国外,他依然积极从事革命,帮助国内同仁志士运送军火。

父亲的爱国举动,对阿贝尔产生了深厚影响,这也为他今后从事间谍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

年轻时,阿贝尔曾是苏联红军中的一名无线电技术工程师。他生性聪颖,机智过人,富有事业进取心,而且具有语言方面的天赋。

他的学习能力很强,称他是天才都不过分。由于家中经常有间谍出入,阿贝尔和这些人交往,说得一口流利的俄语、英语、德语、波兰语。

文章图片3

阿贝尔尤其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德语,他说德语时完全跟一个德国人没有什么区别。除此之外,他在艺术和科学上颇有造诣,尤其是摄影和绘画颇有成就。

由于出色的口语,阿贝尔很快被苏联情报机关看中。1927年,他成为一名情报人员,对外从事谍报工作。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阿贝尔执行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和德国人接触。他将自己伪装成德国难民,无父无母,独自踏上前往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征程。

阿贝尔化名为约翰·利贝尔,在立陶宛共和国首都里加迁居,成功加入少数民族俱乐部。在侨民俱乐部中,他和德国人结识,和他们建立了不错的关系。

侨民俱乐部是一个和盖世太保有密切联系的组织,这个组织是为了队建立第五纵队。阿贝尔深知其中肯定有德国秘密警察机构的成员,故意表现出对纳粹主义兴趣很强的样子。

文章图片4

在侨民俱乐部,阿贝尔经常会发表关于亲纳粹的“爱国言论”。很快,他便吸引了纳粹分子的留意。

盖世太保见他是个可造之徒,便将阿贝尔纳入麾下。不久,阿贝尔跟随德国人从苏联迁到德国。

阿贝尔抵达德国后,被编入驻波兰纳粹占领军中,在德国最高统帅部军事谍报局的一个部门里当司机。

德国正式进攻苏联后,阿贝尔跟随部队来到前线,与苏联军队作战。在此期间的战斗中,他作战勇猛,立下战功。

也是因此,阿贝尔赢得了谍报局长的信任,获得纳粹的第一枚勋章。很快,他便晋升为情报军官,正式加入纳粹党。

之后,阿贝尔一步步取得德国的信任,建立起一支属于自己的谍报网。期间,他还吸引了一位具有反纳粹思想的党卫军保安局军官,两人一同并肩战斗。

他建立的这个谍报机构,不仅秘密开展情报工作,并一步步朝着第三帝国核心情报机构渗透。

文章图片5

经过种种努力,这个机会终于来了。1943年秋,德国国家保安总局第六处处长、希姆莱的亲信瓦尔特·舒伦堡将军请军事谍报局派一名助手。

这个助手的条件:必须是纯阿利安人,没有亲人,精通外语,受到良好的教育,具备优秀间谍才能的纳粹党员。

阿贝尔正好完全符合这些条件,组织便将他推荐给舒伦堡。在经过了生与死的考验,他逐步赢得了舒伦堡和希姆莱的信任。

02 二战期间从纳粹中获得情报

靠着优秀的工作能力和忠诚,阿贝尔周旋在众人当中,接连升了好几级,一步步升任党卫军中校。

虽然党卫军在希特勒的管辖下,但党卫军和盖世太保之间的矛盾很深。这两个特务机关为了争权夺利、邀功请赏,不惜互相拆台。

一向精明的阿贝尔抓住了这一点,便计划挑拨两个特务机关的关系,从中获得更多情报。

文章图片6

之后,组织看阿贝尔的表现出色,正式授予他党卫军旗队长,这个职务相当于德国的陆军上校。之后,阿贝尔将一份又一份的情报送到莫斯科。

1944年夏末,阿贝尔向苏联情报部门透露了德国的计划:德国企图派遣一支特务小组深入苏联后方,展开破坏和暗杀行动,并将行动取名为“旋风”计。

德国秘密派一名特工假扮这个小组的负责人,并配合苏方成功将这支纳粹特种小队成功消灭。

1945年春,阿贝尔想办法搞清了希姆莱的代表沃尔夫将军在瑞士伯尔尼和美国战略情报局的杜勒斯展开秘密谈判的真相。

此外,他还得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德国空军首脑戈林、盖世大保头目缪勒、党务部长鲍曼都试图和西方盟国取得联系。

阿贝尔立即将自己获得的情况向莫斯科汇报。同时,他还在纳粹各派势力当中制造矛盾。

再加上苏联向盟国实施加外交和政治压力,成功让希姆莱等纳粹头目试图和西方独媾和的阴谋彻底破产。

文章图片7

一次,阿贝尔受上级指示,取得盖世太保派到国外的地下工作人员名单,为此,阿贝尔找到了熟人哈克。

哈克是盖世太保的少校。之前秘密执行任务时,幸好有阿贝尔出手相救,他才没被横梁压死。

为了报答阿贝尔的救命之恩,哈克将自己的计划吐露:原来盖世太保正在计划一项运动,将关押在集中营的1000多名犹太人杀死,并派1000名间谍代替他们的身份。

这些间谍们执行任务,会接受整容手术,替换成犹太人的面貌,流放到世界各地,形成一张巨大的谍网,源源不断地提供情报。

听了对方的计划,阿贝尔预感到了危险:如果计划成功,不仅会让党卫军的颜面尽失,还会的泄露苏联的军情。

阿贝尔从箱子里取出记录外貌的相册,用随身的微缩相机将照片依次拍下,及时备份,一份让人送到莫斯科,一份交给党卫军。

文章图片8

不久,他又千方百计搞到了盖世太保一批潜伏特务的名单和照片,用微型胶卷拍摄下来,然后把原件交给了舒伦堡,进一步赢得他的信任。

任职期间,阿贝尔还被德方授予苏联英雄勋章和纳粹铁十字勋章,还被晋升为红军上校。

就在苏联入侵柏林之前,阿贝尔秘密回到苏联。这时,阿贝尔精通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语言。鉴于他的杰出表现,莫斯科情报总部派遣他潜入美国。

就这样,阿贝尔拿着美国公民安德烈·卡约蒂斯的护照从加拿大抵达美国。在美国,他一步步成为苏联驻美国情报站站长,控制着美国各种以及美洲的好几个谍报网。

03 晚年落魄不已

在这之后的十几年中,阿贝尔先后换了不同的名字和身份从事秘密工作,秘密窃取大量秘密情报,尤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情报。

文章图片9

就在他的秘密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时候,却因一个小小的疏忽让苏联谍报组织露出破绽。

一次,阿贝尔谍报王当中的一名人员无意中花掉了一枚装有微型胶卷五美分。这几枚硬币不慎从一名报童手中掉落。

报童发现的硬币中有微型胶卷,将其交给了警察。美国联邦调查局发现这一情况,对此很重视。

经过鉴定,他们发现微型胶卷上有一串数字,可以断定联邦局内有间谍。

1957年5月,阿贝尔手下一名间谍叛逃,向美国警方供出了阿贝尔。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人员根据线索,循着踪迹抵达,并一家小旅店逮捕了化名为马丁·柯林斯的阿贝尔。

随即,他被专机送到得克萨斯州接受审问。接受审问时,阿贝尔表现的非常冷静,并说:

“没错,我是苏联上校鲁道夫·伊凡诺维奇·阿贝尔。我为自己的国家从事情报活动,这是我了解的全部情况。”

文章图片10

审讯期间,阿贝尔拒绝同联邦调查局合作。四个月后,他被判处三十年监禁。

另一边,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得知阿贝尔身陷囹圄,对此大为震惊。阿贝尔的妻子得知判决后,并没有丈夫那样冷静,悲痛地给克格勃写信说:

“这可不是等25年或者30年那么简单的事,我不知道丈夫能否回到我身边。”

服刑期间,阿贝尔一直拒绝和美方合作。当然,苏联方面也想法设法救他出狱。

阿贝尔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监狱中服刑,他还和另外同时克格勃的间谍结为好友。

1960年5月,美国U-2高空侦察机在苏联上空进行间谍活动,被苏方击落。美方急着搞清楚飞机被击落的原因,要求用阿贝尔换回幸存的飞行员鲍尔斯。

文章图片11

1962年春,在东西柏林的交界处,双方各自交换了情报人员,阿贝尔结束了五年的铁窗生涯。

回到苏联后,阿贝尔告别了间谍生涯。被苏联授予最高荣誉奖——列宁勋章,称他为“苏联英雄”,他还晋升为将军。

为了感谢组织的积极营救,阿贝尔以个人名义给赫鲁晓夫写信表示感谢,信中表示:“我非常感动您在处理的大量党务工作之余,在百忙之中还牵挂着我。”

之后,苏联克格勃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将阿贝尔的经历塑造一位忠诚的“契卡分子”,称他的任务失败是因为间谍叛变不得已结束的。

此外,美国媒体也大肆宣扬阿贝尔的事迹,将他吹嘘成一位特工大师,并将他的事迹搬上荧幕。斯皮尔伯格的电影《间谍之王》,便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

文章图片12

阿贝尔得到苏联的褒奖,却来到克格勃第一总局特工管理局的一个角落工作,落魄到甚至一张办公桌都没有。

之后,他开始从事培训间谍工作,将自己几十年的情报经验传给后辈。1971年,一生传奇的阿贝尔因患肺癌病逝于莫斯科。

纵观阿贝尔的一生,跌宕起伏。如若不是他打入纳粹党内部,获得一手情报,恐怕二战历史就会改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