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显示收复辽东故地的决心

 炫叶楓雪 2023-02-21 发布于广东

医巫闾山曾是文化分界线 隋时,隋文帝祭封北镇闾山,从此,医巫闾山为北方镇山。唐代时,唐玄宗加封其为广宁公,北镇称广宁城。宋时,加封其为广宁王。明朝时,封神。 医巫闾山一带生活着多个民族,自古就是文化分界线。古代帝王对其诏封和望祭,目的就是渴望完成统一。

本报记者 王岩頔 文并摄

提 要

镇山文化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医巫闾山虽然成为镇山已有四千多年,但其代表着国家北方镇山的历史却要从隋朝算起。隋文帝杨坚诏封医巫闾山为北镇山,并立闾山祠。这一决定不仅表明隋朝承袭汉制,尊崇古礼,以汉制治理天下,更显示了隋文帝对收复辽东故地的决心。闾山祠和医巫闾山也成为隋王朝东北边地的汉文化标识之一。

隋宣示以汉制治理天下

春节前,朝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原主任孙国平、朝阳市史志办副主任王文祥邀请记者一同前往朝阳凤凰山,寻找隋唐旧迹——闾山祠。

据史料记载,闾山祠修建于隋文帝时期,位置就在凤凰山的某处。孙国平带领记者一行来到山顶一平坦处,说:“这里有可能是闾山祠的位置,但需要考古调查才能确定。”

寻找的闾山祠和北镇的医巫闾山有关联。《隋书》记载,公元581年,杨坚称帝,史称隋文帝。他励精图治,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开皇十四年(594年)闰十月,隋文帝祭封天下四大镇山: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闾山,冀州镇霍山,并就山立祠。

学者认为,隋文帝祭封镇山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表明镇山范围内的疆域为隋之领土;二是向天下人,特别是刚刚统一归附的南方汉人表明,隋是汉人建立的王朝,祭封天下镇山是承袭汉制,隋要以汉制治理国家。

“隋代的北镇闾山,即是现在的医巫闾山。”孙国平说。

由于当时的医巫闾山一带被契丹、奚等部族控制,隋朝在东北的实际管辖范围只到今朝阳一带。于是,隋文帝派人在朝阳寻找合适的山就山立祠,望祭医巫闾山。经过细致的勘测,隋文帝觉得龙山(今朝阳凤凰山)距离医巫闾山远近适宜,山势地貌又与医巫闾山相近,故决定在龙山建立“闾山祠”。传说,隋文帝曾到闾山祠举行祭山仪式。隋炀帝杨广在3次东征时,也曾到闾山祠祭祀。

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645年回师。他到达柳城(今朝阳市)时,下诏将阵亡士卒的骸骨统一集中到柳城东南闾山祠对面的大片荒地掩埋,并在闾山祠作文祭奠。

考古学家王绵厚告诉记者,继承汉制的王朝,历朝历代都对镇山进行祭祀。隋文帝杨坚是汉人,但他是从北周宇文氏手中取得政权,而宇文氏是鲜卑人。为了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承袭汉制,隋文帝急于在北方异地立祠祭祀医巫闾山,宣扬汉文化。所以闾山祠不仅是汉文化在东北边地的标识之一,同时也显示隋王朝要收复辽东故地的决心。

医巫闾山称北镇山自隋文帝开始

镇山文化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始于虞舜时期,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崇,贯穿了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

对于医巫闾山,古文献也有记载。《周礼》记载:“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巫闾。”文中的“东北”是指幽州在冀州的东北方向。《古今图书集成》记载:“舜即位分冀之东北医巫闾之地为幽州,于时分州十二,各封一山,以为一州之镇,医巫闾山即为幽州之镇。”由此算起,医巫闾山被封为镇山已经有4000多年,周代和汉代沿用“升柴望祭山川之制”。

隋统一中国后,隋文帝不再满足于望祭,而是正式诏封镇山,并建立神祠。《隋书》记载,当时的镇山均是某州的镇山,没有明确方位,自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开始,“医巫闾山”与“北镇”联系在了一起,合称“北镇医巫闾山”。此时,医巫闾山才明确成为华夏大地的北方镇山。

唐代,唐玄宗加封医巫闾山为广宁公,是历史上对镇山的首次封爵。“广宁”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希望地处东北的边疆地区安定、安宁的愿景。从此,北镇被称为广宁城。

宋代,医巫闾山在辽的管辖范围内,但宋朝皇帝仍对其进行加封并年年望祭,而且还封了王。《宋史》记载:“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北镇医巫闾山封广宁王。”每当到立冬日,宋人便在北岳恒山祭祀,同时在北岳庙望祭医巫闾山:“立冬祀北岳恒山、北镇医巫闾山于定州,北镇就北岳庙望祭。”

在宋人祭祀医巫闾山的诗文中,可以找到“兼福我民,食哉具宜”的诗句。诗文大意说医巫闾山虽不在宋境,却也佑护着宋王朝子民,所以要礼敬祭祀。更深一层的意义则是,即使由于各种原因使北镇暂时未能纳入中原政权的属地,却也仍是中原王权的一个传统象征。

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一举打破了历朝历代对于镇山祭封的传统,去掉了之前各朝代对镇山所封名号,直接诏封五镇山为神。医巫闾山即为医巫闾山之神,立一块大明诏旨碑以记录此事,但因元朝残余势力控制辽西地区,所以明朝仍采用望祭的办法,大明诏旨碑也未能立在北镇庙。

从五帝时代起,医巫闾山成为镇山,已历4000余年,几乎贯穿了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进程。“镇山文化不断集聚着历朝历代的各种文化元素,历朝历代对镇岳之山或帝王亲祭,或异地望祭,或遣官致祭,封禅祭祀活动从未间断,并不因朝代的更替而终止。”王绵厚说。

医巫闾山一带曾生活多个民族

历史上,多个民族在医巫闾山一带留下足迹,他们之间不断融合,为各自注入新的文化基因,使这一地区的文化始终处于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之中,最终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游牧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

北镇医巫闾山是唯一位于中原政权边陲之地的镇山,而崛起于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也将这座镇山视作本民族的神山圣地。最典型的体现是契丹族。在辽代,医巫闾山的地位最高,甚至成为皇家陵区。于是医巫闾山拥有了空前的政治地位,历代皇帝均频繁巡幸医巫闾山,多达34次。史料载,辽圣宗统和十三年(995年)修建镇山神庙,即北镇庙。

清崛起于东北大地,因而对医巫闾山的尊崇尤胜历朝历代,清朝皇帝甚至认为医巫闾山是其发迹之地,王气环绕。

在清朝皇帝东巡祭祖的过程中,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帝共11次到过医巫闾山。乾隆、嘉庆、道光先后6次亲谒北镇庙,祭祀北镇医巫闾山,另有一次是雍亲王代康熙皇帝祭祀医巫闾山。

其中,乾隆来到北镇庙祭祀的次数最多,共3次。第三次是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已73岁高龄,当时场面十分隆重,乾隆着龙袍衮服,行二跪六拜礼。

“从考古学上来看,医巫闾山正处于不同文化的交界地区。考古发现,在医巫闾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地带,经常有两种不同文化因素在聚落和墓葬中共存。”考古学家郭大顺告诉记者,医巫闾山地区发现两元性的文化现象十分重要,表明医巫闾山就是先秦时期在辽西地区活动的商族人与在辽东地区活动的肃慎先人分界和交往之地,从而形成东北地区民族文化的活动以医巫闾山为界的基本格局,从此,东北地区诸民族都是在这一基本格局前提下进行活动的。

在这一关乎中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医巫闾山始终是诸多民族往来迁徙的必经通道。考古文物证实,医巫闾山作为辽西与辽东的界山,在东北地区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相当活跃,是中华大地上多种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之一。

医巫闾山从隋代开始被历代王朝封为北方镇山,辽代选山设陵将医巫闾山当作辽王朝一个重点活动地区,与医巫闾山在先秦时期作为文化分界线的地位不能说没有关系。

镇山文化核心是祈福

本报记者 王岩頔

民族文化的逐步融合,为医巫闾山的镇山文化不断注入新的基因,使之成为多元文化的结合体。

从时间上看,镇山文化是一个整体的历史概念,包括从古至今漫长的历史进程;从空间看,镇山文化的空间范围涵盖医巫闾山周边地区。

从历史上看,医巫闾山是游牧民族与汉族杂居之地,也是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争夺之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镇山文化的核心内涵则是祈福文化。历朝历代对医巫闾山的持续尊崇与祭祀,永远也绕不过的一个目的就是祈福,现代人对医巫闾山镇山文化的理解,也多是出于祈福的心愿。

关于福的内涵,《尚书·洪范》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这里将福归结为五个方面,即长寿、富贵、健康平安、有美德、善终。这是中国人对“福”的内涵最早的解释。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幸福的追求,已使福文化深入人心,福已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集合体,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福文化体系。祈福体现的是一种良好愿望,是一种心灵寄托。而一个地方是否是祈福圣地,关键看它是否具备祈福圣地的条件并为外界和民众所认可。长期以来医巫闾山始终是一座历史名山、文化名山、风景名山的综合体,作为北方镇山,医巫闾山又受到历朝历代的祭祀、尊崇,是古时国家级的祈福场所。国家在此祈福,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福泽天下。所以医巫闾山被称为祈福圣地,可谓实至名归。

媒体来源:媒体滚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