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营造特征

 零壹贰012 2023-02-21 发布于湖北

中国古建筑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类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它记录、传承了中国古建筑的建筑布局、形制等级,构造形式、结构类型、色彩运用和营造特征。

中国古建筑,无论是官式建筑还是民间建筑,构架以木结构为主,兼而有砖石结构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在建造时,取材方便,构件制作规矩、统一,便于施工,并且建筑形式丰富多样,造型优美,具有其他建筑材料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文章图片1

但同时木材本身易腐,易虫蛀,怕火,这些有可能成为其致命的缺点,所以通常木结构与砖石等材料混合使用,发挥它们各自优点,扬长避短,后而“延年益寿”。

在房屋的面阔和进深基础上,设置石础,而后在石础上立柱,再于柱上架梁,即“四梁八柱”梁柱间连枋,梁枋上又承架、檩、椽,二者相互支撑并互为依托,以木构架来承托屋顶或楼层重量,继而再通过梁架传递至木柱,木柱再传导至地面,加之榫卯结构和斗拱技术的运用,使这种木构建筑具有了抗击外力的功能,从而成为一种结构复杂、工艺严格、结实、牢固,“房倒屋不塌”的建筑形式。

文章图片2

台基高出地面,防潮、防雨,有加高和烘托建筑物声威的作用。愈是重要的建筑,台基就愈高,借助高低错落的台基,使聚合在一起的单层建筑,形成了类似多层楼阁式大型建筑的外观,气势雄奇而险峻。

古建筑屋檐出檐深远,既保护了夯土台基、土墙和外围木柱免遭雨水侵蚀,又可增加房屋的层次,深远的出檐以斗拱承接而成,出檐越深远,斗拱的层数也便越多。

屋顶起翘、出翘,使屋顶翼角和檐口出现了优美的曲线如翚斯飞,使立柱有意稍稍向内倾斜的“侧脚”和外围柱由中心向隅角逐渐加高的“生起”方式,从而增加建筑动感。

文章图片3 

木构建筑为防潮防腐,同时为增加外观审美,一般均在外表涂刷油漆,绘饰彩画,明清以来,山西的建筑一般在门窗和梁柱上加褐红色彩,檐下额枋及斗拱施青绿的基调彩画。

建筑彩画的图案和色彩,在古代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和玺彩绘”显得高贵华丽,级别最高,“旋子彩绘”次之,而“苏式彩绘”等级再次之。

中国古代建筑见证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工程、艺术方面的伟大成就,是我国建筑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