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风调雨顺”闹秧歌

 乐开xin 2023-02-21 发布于陕西

下了一夜雪,山峁梁坬都白成一片银色世界。积雪不厚正好一鞋底深,这给正月里“谒门子”的秧歌增加了行走难度。山坡上往日细麻绳般的小道,曲曲弯弯缠绕不住高原的臃肿,此刻静思默想的野兔都不敢跳弹了,它的爪子上粘了雪粒冻结,很可能被放羊人养的撵山狗逮住。天空在太阳的照射下泛蓝,冷风中鸟无痕迹,沟底里柳树杈上架些枯干的柳梢捆子,垛成蘑菇状,麻雀们藏在里边暖着身子。五六个学生娃拿着小马扎在薄冰上面戏耍,手和脸冻得通红。四山野地里,肿起来白白的一层棉絮,仿佛裸露的皮肤披上白羽毛做的大斗篷,松松垮垮地脱落在起伏的土地上,而一些草芽开始萌动了夜梦般的呓语。

最醒眼的是披红挂绿人声如沸的一班子秧歌队!男男女女在急促的锣鼓催促下,扭着碎步从雪道上漫下来了。唢呐闹醒了向阳洼上的窑洞,贴着福字的门扇打开了,贴着窗花的玻璃窗子打开了:看!快看!秧歌队来拜年了……陕北人闹秧歌,就是为了把乏困和憋屈扭碎了,把高兴和乐活扭开了,把盼头和渴求扭活了。

看吧——春天的风大约是扇子招摇来的:五彩绸扇,在扭秧歌的女人手里上下翻飞、左右摆动,好似吹绿柳丝的风,种子在柔情的地头撒下,怀前晃动的抓粪小筐有羊粪珠淌进犁沟,用耙子钩起的畦垄于脚下延伸。寒气混着青草味的风,将落枝的桃杏花吹到点种的女人头发里,晕染了香腮,添加了妩媚。扇子生风,弄醒了酥软的河畔,欲滴的汗顺眉梢滚落,禾苗在发芽的母土里浸润了养分,庄稼在日后的生长期显然有了风和水的孕育。扇子生风,闹腾了春天的鸟鸣,喜鹊会在庄户人家的门前停留,燕子会在房梁上垒起勤快的欢声笑语,在黄色的柠条花盛开时,扇子捎来的风将引来养蜂人的眼神。扇子筛过的柔风细尘,造化了许多农人的信仰,春雨洗淋过的山峁坡地,农耕日子里最传统的希冀,恐怕是“万物土中生”的远古之念在煽动……

听吧——动人的鼓声,从木槌把子里调动起后生们打击腰鼓的脚步,让汉子们跳弹起如簧的舞姿,踢踏起冲天的黄尘,将苦难碾压成最薄的冰片,消融在冲撞有力的阳光中。它调节着虎虎生威的粗喘气息,让东南风刮过山顶,聚积着饱含雨水的乌云淌下甘霖来。鼓劲的舞从后生的腰胯腿脚处扭出来,就如小麦在月亮下拔节,就如黄瓜架上长出的毛毛瓜,就如黑豆地里吊挂的豆角角,就如土豆在墒情好的土层中说了悄悄话。所有疯生猛长的力气,都难以掩住蛙的鸣叫、雄鸡的歌唱、牛哞马嘶和驴的悠长练声。轰隆隆的鼓声,敲击着正月秧歌闹起的焦躁和律动,院里的小狗逃也似的跑进树林,窗孔里跳出来的老花猫跃上树头,觅食在草垛边的母鸡钻进鸡窝,空气中有大挂的鞭炮,惊吓得爆裂了村庄久有的宁静。一班子秧歌扭过来,吸引了废弃石磨上坐着的几位晒阳阳的老年人,他们睁大眼睛,恨不得自己跳进秧歌队,再表演一番当年擂动腰鼓的“大缠腰”和“小缠腰”,那可是狂放年龄段最卖力的示范呀。因为擂鼓动作和跳跃转身的舞姿太美妙,才有邻村的姑娘被他吸引成婆姨的。

看吧——穿戴一新扮相特别的秧歌伞头,扭着杨柳细腰舞过来了。俗语戏谑地夸赞当好一个伞头一靠脚片子二靠嘴头子,缺一样也不行。伞头必定有高情商灵活思维,每走到一户院落,能够唱出不同内容的赞赏曲调,词是自编现卖,就地取材因人而异地巧妙编排。鼓点打起来,铜镲拍起来,红绸条子甩起来,软溜溜的舞步扭起来,后生们手里的伞盖转起来,伞头的嗓音吼起来,在红绿不一的挂鞭碎屑飘飞中,唢呐吹得如泣如诉,连跳带笑,满村里荡漾着长龙般的秧歌拜年人流,看得人心醉,听得人神往。神酥骨软之余,仿佛那伞头扭的“蛇盘九颗蛋”的队形,缠住村外的山头和老榆树,一起扭活起来。积雪会在“双过街”的舞步里融化,尘土会在“龙摆尾”的步伐里飞扬,那些酸楚和委屈,那些平素里吵舌拌嘴的争执和计较……都在此刻劲爆的闹腾旋转中消减成雨天的泥了。庄稼靠风吹云云生雨,雨露不滋润万物怎生长?细听细品,细看细想,伞头的腿伞头的嘴,正在吆风喝雨哇!

看!秧歌、腰鼓、踢场子、转九曲、跑驴、旱船,在一杆杆唢呐的引领下,闹得海海漫漫,扭得焰火乱窜,跳得天旋地转。

听!那是一绺腰带扯挂喜庆的丝绸声音,光滑顺溜地抖动,储存在耳朵的神圣动静,划破天际的挥舞神韵啊!系在腰间的红绸,翻然灵动、临空飞翔,在春风化雨里,和顺地淌成高天流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