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通银行”由他所写,一个字1000大洋!人品遗臭万年,书法却流芳百世

 墨品书法网 2023-02-21 发布于北京

自古以来,“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就如凤毛麟角,正是这样,他们才值得大书特书、永远纪念,颜真卿、杜甫、陆游、文天祥是其中的代表。而那些“德”与“艺”极不相配者,也有独特的“魅力”,展现人之复杂。历史事实一再告诉我们“自如其人”“文如其人”并不是什么金科玉律,相反屡屡失灵。

上个世纪有一位名气极大、成就颇高的书法家,就因为人品差,而被世人唾弃,他就是郑孝胥。郑孝胥,字苏戡、太夷,号海藏,清咸丰时年(1860年)生于苏州,后举家回到福建。郑孝胥自幼跟随叔祖学习诗文书法,后东渡日本。他的思想并不开化,自始至终都极为守旧,拥护皇权。1932年出仕伪满洲国,让他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郑孝胥是中国诗歌、书法史上都无法绕过的人物,他的字极受追捧。1908年,交通银行请郑孝胥题写牌匾,郑孝胥要价一个字1000大洋,对方欣然接受。直到今天,交通银行仍然在使用郑孝胥的题字,并没有“因人废书”,想必也是因为别人写不出来更好的版本了。

1999年,《中国书法》杂志评选出“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郑孝胥落榜,很多网友表示他的书法胜过康有为、沈尹默、齐白石、沙孟海、林散之,他们既然能上榜,郑孝胥也应入选。毫无疑问,这是吃了“人品”的亏。

郑孝胥碑帖双修,吸纳何绍基、赵子昂、苏轼、颜真卿、柳公权以及北碑楷书的笔法,篆隶楷行草无所不能。郑孝胥留下了不少对联、书轴作品,其中有一帖书法轴极佳。

此轴完成于1923年,是郑孝胥晚年作品的代表,内容为一首七言律诗:“斑斑堕择开新筠,粉光璀璨香氛氲。我爱此君常默坐,胜见无限寻常人。”

民国书法家张谦认为郑的书法:“早年灵巧略有不足,并无出彩之处;中年雄浑壮丽,远超同代;晚年瑰玮雄奇,比肩秦汉。”这一书法轴举重若轻、大巧似拙,起笔藏锋,行笔中侧兼有,形成了“横肩外耸、折角内收”的个人风格,从“堕”“筠”二字中就能见出。

结字丰茂雄奇,多左轻右重,颇有欧阳询、颜真卿风格;左右开张、起收沉着,捺画颇有隶意。郑孝胥独具匠心,将帖学与碑学巧妙化合,作品中既有碑刻的厚重凝练,又有帖学的轻盈灵活。

将郑孝胥的政治经历与艺术分开来看,会发现他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大家,能在清末民初大家云集的书坛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也说明他是真有实力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